自1979年中国颁发第一张个体工商户执照,开启市场经济的序幕以来,中国餐饮业已走过四十余载波澜壮阔的历程。
周期性波动,本就是餐饮业发展的inherent特征。
但近年来,叠加疫情冲击、消费习惯变迁等多重因素,餐饮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市场增速显著放缓、盈利空间持续收窄、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应变能力的企业被加速出清。
根据天眼查数据,仅2024年上半年,我国注销和吊销的餐饮企业数量大幅增加,逼近甚至超过2023年全年总数,诸多昔日风光无限的餐饮品牌亦难逃生存压力。
放眼全球,能够穿越经济周期,实现长期稳健发展的餐饮品牌实属凤毛麟角。
国际餐饮巨头如星巴克、麦当劳,堪称穿越周期的典范;本土品牌中,海底捞亦凭借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展现出穿越周期的强大韧性。
这些企业究竟凭借什么秘诀,得以在市场的浪潮中屹立不倒?2025年的开篇,和大家聊聊这些穿越周期的餐饮连锁品牌。
餐饮供应链,堪称餐饮企业的生命线,更是连锁品牌穿越经济周期的坚实基石。
往细了讲,一套高效、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不仅是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根本,更是企业降本增效、灵活应变的关键所在。
首
先
,
严格的供应链管理能够确保食材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可控,
最大限度地降低食安风险,维护品牌声誉。
其次,
强大的供应链能够助力企业有效控制运营成本。
比如通过规模化采购,企业可以获得更具竞争力的原材料价格;通过优化物流配送,则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耗,提高效率,最终提升盈利能力。
再者,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供应链,
能帮助企业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和供应策略,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可以说,
对于连锁餐饮企业而言,标准化的供应链是实现快速扩张、维持品质一致性的重要保障。
反之将面临食材断供、质量波动、成本失控等诸多风险,严重制约自身发展,甚至可能导致经营失败。
以星巴克为例,在传统咖啡产业中,咖啡豆的流通过程冗长而复杂,通常需要经过种植者、收购商、加工商、批发商等多重环节,才能最终到达零售商手中。
同时,每个环节伴随着价格谈判、质量监控、合同履约等繁琐的交易活动,并由此产生高昂的交易成本。
早在仅拥有十几家门店的小企业时期,星巴克便已前瞻性地思考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做出了一个极具战略眼光的选择——
建立垂直整合的供应链体系。
具体来讲,星巴克决定直接与咖啡种植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设立了C.A.F.E.(Coffee and Farmer Equity)认证体系。该体系不仅从源头确保了咖啡豆的卓越品质,更涵盖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多个维度的高标准要求。
乍看之下,似乎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但从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这一制度安排实则带来了三大关键优势:
①降低信息搜寻成本:
星巴克无需在市场上费力寻觅合适的供应商,而是通过C.A.F.E.体系建立起了稳定可靠的供应商网络。
②减少谈判成本:
通过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能够形成稳定的价格预期,有效避免了反复议价带来的时间与资源损耗。
③显著降低履约成本:
C.A.F.E.体系实际上构建了一种自我执行的契约机制。为了维持认证资格,供应商会自觉遵守相关标准,从而大大降低了合同执行和监督的成本。这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既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良性的约束。
质价比,顾名思义,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
而卓越的质价比并非简单的低价策略,而是一种在品质与价格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的经营哲学。
能够穿越周期的餐饮品牌,无一例外都深谙此道——它们往往能够提供超越行业平均水准的产品,虽然并非定位最高端市场,但正是凭借其更具亲和力的大众化价格,赢得了更广阔的消费群体,构筑起穿越周期的坚实壁垒。
以麦当劳为例,
其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便是对质价比的极致追求。
麦当劳并非以提供最精致的食材或顶级的烹饪技法著称,但始终坚持使用标准化的优质原料,并通过严格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一份产品品质的稳定可靠。
更重要的是,
麦当劳通过其庞大的规模效应和高效的运营管理,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从而能够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产品。
例如经典的“巨无霸”汉堡,在全球范围内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价格,甚至成为衡量各地物价水平的“巨无霸指数”。
此外,麦当劳还不断推出各种优惠套餐和促销活动,如“随心配1+1”等,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性价比,吸引了大量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尤其在经济下行期,这种高性价比的优势会更加凸显,
帮助麦当劳有效抵御了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
这种策略不仅稳固了麦当劳在大众快餐市场的领导地位,更使其在面对经济周期波动时,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正是这种对质价比的长期坚持,是麦当劳能够穿越多个经济周期的重要原因之一。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商业箴言在餐饮行业同样适用。
在竞争惨烈的餐饮市场中,
精准的赛道选择,也就是选择市场潜力巨大、生命周期长久的品类,是企业实现长期稳健发展的先决条件。
那些昙花一现的“网红”品类,往往难以经受时间考验,最终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唯有那些真正经过市场长期检验,并具备成瘾性、社交属性等特质的品类,方能孕育出穿越周期的卓越品牌。
以海底捞为例,其成功关键就在于精准地选择了“火锅”这一极具生命力的品类。火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极高的复购率,这为海底捞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用户基础。
不过,仅仅选择热门品类并不足以确保成功。
海底捞深谙此道,并没有简单复制传统的火锅模式,而是通过提供极致的顾客服务和独特的就餐体验,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火锅市场中脱颖而出。
比如标志性的“等位服务(如免费美甲、擦鞋等)”、“贴心服务(如捞面表演、生日祝福等)”以及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响应等,都极大地提升了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并形成了强大的口碑效应。
这种基于优质服务和独特体验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不仅帮助海底捞在火锅赛道中站稳脚跟,更使其在面对市场周期波动时,
能够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粘性,有效抵御外部冲击,实现持续增长。
总结而言,
精准的赛道选择,叠加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共同成就了海底捞穿越周期的传奇。
无论是稳固的供应链体系、卓越的质价比策略,还是精准的赛道选择,都是餐饮品牌穿越经济周期、实现长期发展的关键要素。
不过,以上文提及的星巴克、麦当劳、海底捞等标杆企业为例,它们之所以能够在市场浪潮中屹立不倒,绝非仅在上述“必答题”上表现出色,更在于其在人才引进与培养、高效资本运作,以及精准品牌营销等多个维度,均展现出卓越实力。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彼此支撑,共同构筑起了企业穿越周期的强大护城河。
展望未来,餐饮行业的竞争格局必将更加复杂多变,市场洗牌也将更加频繁。
因此,唯有那些能够洞悉市场趋势、持续进行自我革新,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的企业,方能真正穿越周期,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中稳坐牌桌,最终成就基业长青,成为真正值得长期投资的卓越企业。
*本
文来源于菁财资本
,作者葛贤通
。
欢迎加首席交流官白帆微信(fan_062400),围观新浪潮朋友圈,深度交流资源对接,加入行业创始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