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神农投资
关注神农投资,关注阳光私募基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梅森投研  ·  说撤,就撤! ·  12 小时前  
心禅道  ·  投资#788 ... ·  21 小时前  
心禅道  ·  投资#788 ... ·  21 小时前  
孤狼复盘  ·  咬住主线不放手 ·  昨天  
孤狼复盘  ·  咬住主线不放手 ·  昨天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本田想控制日产遭拒,全球第三大车企合并告吹 ·  2 天前  
兴证资产管理  ·  兴证资管 | 每周市场观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神农投资

天助与自助:小米成为最年轻世界500强的启示

神农投资  · 公众号  · 投资  · 2019-07-26 07:49

正文

· 这是第 2784 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4k+ ·

· 关注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小米与中国

2009 12 16 日夜里,北京一家酒廊。

IT行业公认的“劳模”雷军对身边的几个知心朋友说: “人是不能推着石头往山上走的,这样会很累,而且会被山上随时滚落的石头给打下去。 要做的是先爬到山顶。

这天是雷军的40岁生日。 两年前,他为之奋斗了16年的金山公司在香港上市,疲惫不堪的他在2007年底辞去CEO一职,成为一个财务自由的风险投资人。

四十不惑。 但当时的雷军却陷入过迷茫。 在内心深处,他不愿就此安安稳稳过一辈子,他想要一个大舞台,他想要开辟新事业。

雷军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山顶”。 他要冲冲看。 只不过那时,他还不清楚,即使看到了山顶,从山顶出发,仍会有无数坎坷与挣扎,仍要推着石头一步步向上爬。 当然,那是一块块的新石头。

眼光很重要,比眼光更重要的,是行动的决心。

“大家认为对互联网行业来说,40岁已经老了,应该退休了,还折腾什么? 我特地查了一下, 柳传志是40岁创业的,任正非是43岁创业的,我觉得40岁重新开始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我坚信人因梦想而伟大,只要有这么一个梦想,而且尝试过 ,就此生无憾。

2010 4 月小米成立,雷军在此后的演讲中曾不止一次这样说。

九年一瞬。

7月22日下午,《财富》发布2019年世界500强榜单,小米以2018年销售额1749亿元的销售收入首次上榜,排名第468位; 在全球“互联网服务和零售”公司中小米排名第7,也成为继京东、阿里巴巴、腾讯之后第4家上榜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再次创业的雷军,用 9 年时间将小米带入世界 500 强,小米也是 500 强中最年轻的一家,是截至目前上榜速度最快的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

“耶,世界500强! 虽然很想假装‘世界500强不算啥’,但按耐不住的激动……”榜单揭晓后,雷军迅速在微博中回应。

从四十出发的创业之年,到五十而知天命的收获之年,雷军实现的不只是个人的梦想,也是在一个创业创新的时代,有理想、有创新、有奋斗、有收获的中国梦想。

中国的山是高山,中国的路是大路,高山可攀,大路当行。 创新中国为小米提供了时代红利,小米为中国创造了创新标杆。

中国与世界

1995年,涵盖了工业类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的世界财富500强首次发布,中国有3家公司上榜,即中国银行、中化集团及中粮集团。 当时,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尚无一家公司上榜。 那一年,日本上榜公司有149家,和美国只有2家之差,而从上榜公司的总收入看,日本还比美国多28%,名列第一。 那是美日公司并驾齐驱的时代。

24年之后的今天,中国公司的数量(含台湾和香港)达到129家,超过美国的121家。 可以预计,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世界500强的中国公司将越来越多。

如果不含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区的这部分公司,仅就大陆 /内地 来看,可以看到一些很有标志性的时间节点(按发布之年):

  • 2002年: 中国公司达到11家,首次实现了两位数,当时是清一色的国家队(国家电力,两桶油,四大行,电信和移动,中化和中粮)。 这一年,美国上榜公司达到峰值的197家;

  • 2009年: 中国公司达到34家,超过英国(26家);

  • 2010年: 中国公司达到42家,超过德国(37家);

  • 2012年: 中国 公司达到69家,超过日本(68家),仅次于美国(132家)。 这之后的趋势是,美国公司数量总体保持不变,中国公司数量逐年增加。

1999年我到上海采访“财富全球论坛”,中国上榜的公司只有6家;2006年我写《20世纪看外商,21世纪看华商》一文时,中国公司也不过23家(包括台湾鸿海精密、香港和记黄埔、台湾国泰金控、台湾广达电脑)。此后我一直坚信中国公司在世界500强中的数量会快速增长,因为中国经济的地位和中国公司的体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最新的一次预测,是去年写的 从在本土挣钱到在全球赢得尊重: 21世纪的中国公司使命 ,“我的判断是,2020年左右,中国公司的上榜数量将超过美国”。

从今年的500强榜单看,美国上榜121家,中国内地/大陆112家,还差9家。 如果加上统计在香港地区口径下的华润、联想、招商局、太平保险(香港此外还有3家,怡和、长江实业和友邦保险),是116家,和美国还差5家。 从上榜数量上,中国和美国已经并驾齐驱。 再看一下中国台湾上榜的十家公司,分别是: 鸿海精密、和硕、台积电、广达、仁宝、中油、纬创、国泰人寿、富邦金控、台 塑,其中一半多是IT公司,它们的大部分工厂都设在中国大陆。

上述勾勒说明了什么? 说明中国因素是影响全球各种经济指标的最大变量,说明生在这个年代的中国公司和中国企业家在历史上足够幸运。

从2019年500强榜单上还可以看到,在作为全球创新经济最重要标志的互联网公司中,中国的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中国是京东、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美国是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Facebook,去年还是3:3,今年加上小米变成了4:3。 在所有这些互联网公司中,小米从创立到入榜的时间是最短的。

必须指出的是,这7家互联网公司,无一例外都是个人创业者的创造物。 这表明,在最前沿、最灵活、充满着试错和迭代的新兴产业领域,民营的、能充满调动人力资本作用的市场化机制,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无论从公司数量还是从创新高地来看,2019年都是《财富》世界500强历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年。 中国超越,继续向前。

小米与世界

在商业史上,有很多创造传奇、改变世界的公司,小米正在这个方向上努力,并很有机会成为其中的一员。

去年小米上市的招股书中写道,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采用独创的“铁人三项”商业模式: 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把设计精良、性能品质出众的产品紧贴硬件成本定价,通过高效的线上线下零售渠道将产品送到用户手中,并持续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互联网服务。

我在商业文明研究中,从微观角度最关注的是公司创新。 在我看来,小米的模式是只有到了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在社会分工高度专业化和消费者有明显的代际变化、从而能够重塑其心智的背景下,通过将软件、硬件、服务合而为一,才有可能实现。 这需 要巨大的创新勇气。

2019年500强榜单上的7家“互联网服务和零售”公司,小米是唯一制造自有品牌的实体性产品并进行销售和开展服务的公司。 别的基本都是高毛利的纯线上公司,或是平台型的电商公司。 由于涉及到实体产品的制造和线下服务,小米面临的挑战也为其他公司所不及。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其他公司找到聚焦点之后,江湖地位基本没有动摇过(如腾讯的社交和游戏,亚马逊、阿里的电商,Facebook的社交,谷歌的搜索),而小米前进的每一步都强手环伺。

2011年小米1发布一炮走红,2013年小米布局物联网建设生态链,2014年小米手机排名国内第一,但此后由于供应链和线下销售的不足,2016年进入低谷期,雷军亲自接手后才触底反弹。 直到今天,小米在多个产品线上都在和众多强手竞争,这种力战“多角群雄”的格局在历史上似乎没有过。

小米的成绩单是: 在自有品牌的主战场上名列前茅,在物联网生态方面一马当先。 截至2019年3月31日,小米物联网平台链接设备数超过1.71亿台(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居全球第一,小米也是500强榜单中具有互联网-AIoT属性的中国科技公司。

小米是造物的公司,是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公司,也是一家零售公司。 在IT和互联网产品的营销与销售历史上,戴尔电脑的直销是一次革命。 1965年出生的迈克尔·戴尔在大学一年级就注册了一家PC有限公司,在地方报纸上打广告,不经经销商,直接把印有自己名字的成品组装机卖给用户。

戴尔模式(DELL MODEL)曾被认为是过去几十年世界上最好的商业模式之一, 也是PC时代的经 创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比戴尔小4岁的雷军同样进行了巨大的创新,包括一开始的互联网直销平台“小米商城”和用户参与式营销,后来基于“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理念的多品类的电商零售平台“小米有品”,以及线下的新零售“小米之家”和小米之家授权店,等等。 小米的产品跨度和零售的多样性远远超过了戴尔,这背后的关键是互联网+的思维,即通过极致的用户体验和高效运作,实现全渠道多品类的营销与服务。

所以说,小米既是一种产品创新方式,带动了智能化的中国新制造的发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