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津藏品阁
艺术品投资 · 我们更专业! 建立客户交流平台,方便与客户及时交流,发布最新藏品信息、公布热门收藏品、宣传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让更多的客户获得更多的升值财富!
51好读  ›  专栏  ›  天津藏品阁

老太太80块卖掉的喂鸡碗竟是无价国宝!全球仅3件!

天津藏品阁  · 公众号  ·  · 2019-06-07 09:36

正文



这只大碗就是小藏今天要和您说的故事的主角啦,您别看如今它舒舒服服地躺在首都博物馆作为“国宝”接受着大家的顶礼膜拜,当年在被发现之前,它可没少受“委屈”……


老太太的喂鸡碗


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北京 文物商店。 故事从这里开始。

那天,商店里来了一位老太太, 进屋后直接从布包里拿出一个瓷碗——

“我要把它卖了换钱”。

工作人员一看,老太太拿来的 是一只蓝色大碗,胎体厚重,釉色浓淡均匀

不过碗的内部有一些磨痕,而且还有一些污垢。

于是工作人员向老太太询问这个碗原本的用途,得到了“原本是装盐的,但后来觉得不好用所以用来喂鸡了”的答案。

怪不得碗里有污垢呢!

老太太说这只碗在家里很多年了,应该是古物,不过 蓝色中还有白点, 估计 不是什么太好的东西。

最后工作人员以80元人民币买下了碗,老太太很高兴。

后来,工作人员清洗了碗,这才发现碗底有六个字—— 大明宣德年制 ”。字体 纤细规整,是 青花年款。如果这是真的,这只碗可 得有五六百年的历史


罕见洒蓝釉碗

全球仅存三件


通常瓷器落款都在器物 外底部,但这个大碗的落款却在内心,十分罕见,可见并不一般。工作人员汇报领导后,当天,几位瓷器专家就赶了过来。 当这只蓝碗上了桌,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器形、材质、工艺……一番研究后, 专家们一致认定这就是一件烧制于明朝宣德年间景德镇的瓷器 ,根据其点,专家把它命名为“ 景德镇窑洒蓝釉钵 ”。

大碗最珍贵的是老太太曾经以为的“瑕疵”,就是 碗上的“白点”。 洒蓝釉碗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要 二次烧制,成功率相当低。 做工的精细程度不同,故而 瓷器效果也不同。

有一种叫“ 雪盖蓝 ”,就是 器物满身吹釉,但不均匀,深浅不一;而 真正的洒蓝釉需要吹釉时 均匀地密布于瓷柸上,形成星星点点,就是上面说的“白点”……


精致典雅 昙花一现


明宣德期间的 洒蓝釉制品极为罕见,目前所知, 全世界传世仅仅三件

其中一件就是我们刚刚说的,藏于北京博物馆的这个;另外一件在咱们天津博物馆,有朋友最近打算参观的话可以去找一找哦!

最后一件被大收藏家 仇焱之先生收藏,直到1980年香港苏富比上 370万港币成交,买家是香港赵氏。

明宣德 洒蓝釉暗刻龙纹钵


明代的洒蓝釉瓷器之所以少见,是因为 洒蓝釉工艺从出现到消亡只存在了10年时间 ,这又是为什么呢?

据说当年宣德皇帝迷上了掷色子,旋即下旨要求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一种专门玩色子用的瓷器。御窑厂的工人不敢怠慢,艰苦研制后创新地烧制出了洒蓝釉碗,1435年,宣德皇帝驾崩,掷骰的游戏不再流行,洒蓝釉瓷的出品量便逐渐减少。

明宣德蓝釉暗刻龙纹骰子碗


再之后的皇帝虽也曾下令烧制过这种的洒蓝釉瓷器,但由于工艺极为复杂,成功率又极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渐渐地,洒蓝釉就停烧了,直至走向了消亡……

最后,我们再一起仔细欣赏一下这只大碗吧——

高11.5cm,底12cm,口径25.3cm,造型端庄,器内为白釉,色泽纯净,器物外部施洒蓝釉,浓重处釉层较厚,薄处露出白地,使釉面仿佛蒙上一层雪花,色彩鲜艳却透着典雅。 内底有“大明宣德年制”青花款,笔画纤细规整且在内底心,为其他器物所不曾见。



往期

推荐

· 一篇文章带您读懂人民币冠号!

· 动图!新版第五套人民币防伪大揭秘!

· 懂点“冠号收藏”,自然价值不菲!

· 2元纸币为何停止发行?关门币该怎么藏?

· 第四套人民币正确收藏“姿势”你知道吗?

· 40年身价翻25万倍,它因何成就神话?

· 摇曳的诗意:中国扇文化

· 传家宝,传的到底是什么?


藏家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