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定义生活低谷的,在我的感受里,低谷往往是悄然而来,日子过着过着,会发现做什么事情都不得力,总是在关键节点掉链子,即便自己努力了,但总感觉毫无效果,甚至越做越错,那会儿很容易就焦躁不安愤怒,觉得暗处中总有一种无形力量在折腾自己,可自己总是抓不到它。
等自己意识到这些不对劲的时候,人已经差不多要到低谷的最低点了。最低潮的时候,已经不会有愤怒,也不会有焦虑,人已经没有任何的精力再去折腾了,只能剩下深深的沮丧绝望感,真的会觉得自己无论从哪个方向走,都看不到希望了。
怼人怼得最厉害的时候,其实就是我正在陷入低谷期的阶段,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那会人非常脆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尝试的事情总是适得其反,却找不到原因,理性思维已经完全无法找到答案,向人求助也毫无用处,要么别人无法理解自己的苦恼,站着说话不腰疼,要么别人误解自己的苦恼,乱出主意。这时候内心世界极其烦躁,对于自己的否定意识非常强。此时外界再来一点质疑或者指责,人很容易就崩溃了。
什么时候到达最低点呢,应该是挣扎的力气都用光了,觉得精疲力尽,只想躺下来歇歇,太累了,累倒不愿意再去想任何关于未来的东西,就希望时间停留在当下,不要再往前走,这样自己也不用爬起来去思考“那些问题该怎么办”。
我大概在最低点时期徘徊了三个月,外界的朋友其实是不太看出异样的,开心的状态完全是可以伪装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姿态也是可以包装的,但真正生活层面的停滞,只有自己最清楚。吃了睡,睡了吃,工作上的事情凑合着做,健身再也不去了,逛街也不逛了,就这么浑浑噩噩在上海沉溺了好久。
突然间有一天,我照镜子,看到一张特别浮肿的脸,当时吓了一大跳,心理OS是,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了?现在已经很糟糕,难道还要更糟糕下去吗?
虽然当时的我对于未来毫无头绪,但还仅存这一点对自己身体的期望值,毕竟我有过“健身很美好”的记忆。就是那一刻起,我开始去寻找健身工作室,去预约教练上课,开始了长达8个月的“走出低谷期”。
我站在2018年5月的节点回头看那个决定,真的还蛮感到幸运的。在低谷期的时候,大脑已经完全变成了乱麻,那会是真的没有一点点的可能性去理清思路。
健身一方面可以让注意力从乱麻里撤出来,另一方面可以敦促自己收拾下样貌。一个月下来,最大的改变是精气神好了许多,人感觉有了点力量,在看看家里屋子,又动了收拾屋子的念想,就这么一点点把生活往好的方面挪腾。
心理层面的烦心事还在,但那会我不再钻牛角尖了,我知道凭借自己的力量是参不透问题的,那么就去找老师吧,或许还能把自己救出泥潭。这个念想就支撑着我遇到了心理方面的老师,也支撑着我走过了漫长的内观自我痛苦期。
身体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双重求助,意味着我从那个时间点里,开始从低谷的最深处慢慢走了出来。8个月之后的今天,我不能说自己彻底走出了低谷期,但是北京好友以第三者的角度来看我的状态,他们都很震惊这种变化——我的模样并没有什么改变,但感觉却完全变了。
02
回头看过去的日子,我还有蛮多的感触的。
第一,情绪最沮丧的事情,别人任何积极的话都是反作用,会让当事人觉得说话人根本不理解自己的痛苦,别人口里的那些积极生活的方式,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第二,最难受的时候,其实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就安静的呆着。躺在家里发呆也好,无目的走路也好,能让情绪清空就尽量清空。
第三,如果可以,把脑子里乱成一锅粥的东西,一点点挪到纸面上,哪怕写得前言不搭后语都没有关系。混在脑子里的东西,越想越乱,落到纸面上的东西,总是可以整理的。
第四,越是低谷期,越不能用生活事业上的忙碌来掩盖,这只会适得其反,会做出很多错误的决定,也千万不要用各种网络上的鸡血鼓气,这只会让自己更加焦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让生活变得简单,时间多出来了就去收拾屋子,去收拾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经济能力的人可以找专业的老师吐槽。
第五,一定对低谷期心存感激。当我们走在顺境的时候,是看不清自己身上的那些毛病和缺点。只有在低谷期,做什么都不得所愿的时候,才会认真思考自己哪里做错了。这是老天爷给的机会,让我们必须往回走,重新审视自己。我们就把它当作是漫长的排毒期,扛过去了,这些毒素才不会影响未来的几十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