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第一次进入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荷兰国立博物馆,看到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伦勃朗的《夜巡》真迹时,
一定会被人类历史上
这些
恒久、伟大的杰作所震颤。
“怎么会,这么美?”
观众在作品《夜巡》前
伦勃朗, 1642
“自然只给了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
连有点小傲娇的梵高,第一次看到伦勃朗的《犹太新娘》真迹时,都忍不住感慨:
“我愿用我10年的生命,换取在此画前坐上两个星期。”
但显然,
对一幅画加以恰当的审视
与探索,需要全神投入、潜心冥想。
这种
慢节奏的静思,与我们今天“打卡”、浮光掠影
式
的观看抵牾。
艾萨克和瑞贝卡,又名“犹太新娘”
伦勃朗,1665-1669
今天时时处处,快捷、急促的信息和广告轰炸,让我们
面对一幅几百岁的名画时,也希望能同样高效、快速地看懂它。
但匆忙一瞥
收获的无疑只是纯粹的视觉感受。
要从几秒钟的直接感知,抵达真正的理解和创造阶段
——
理解一件艺术品的真正微妙之处,并进入艺术家呈现的强有力的想象世界
——
其实是件高难度、没有捷径可走的事情。
梵高于参观《犹太新娘》3年后
创作的传世画作《夜间咖啡馆》
在这个阶段,笔者见过许多声称“喜欢艺术”的人,却没有再往里走,去读点艺术通史。
所以经常在看完一次展、逛一次博物馆后,为自己没能更好理解某件艺术品,而捶胸顿足。
也见过不少从事创意工作的人
(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剧作家)
,因为偷懒没系统地读艺术史,就开始创作,
而酿成了乌龙甚至被同行群嘲。
2020中国十大最丑建筑评选中
斥资120亿、却被网友戏称“大花
棉被”的广州融创大剧院
在通往好的审美、优秀创作风格的路上,艺术史学习也像一道“窄门”,找着的人没那么多。
但通过了这窄门,你就会了解到
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灿烂的人工遗迹,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又是如何不断影响着今天我们生活的。
而且,一个人艺术史的
学习,开始得
越早,TA往往就会
越
早
形成自己的观看和思考方式。
小到一件灯饰、一块地毯的选择,
大到工作中一个Big idea的诞生,一个新兴产品的孕育……
这些知识都将无时无刻不渗透、启发我们。
风靡国内近20年、豆瓣评分9.6……
央美给2020级新生列书单、重点推荐的书;
首版上市以来,全球已有二十五种语言译本;
全系列累计销售上百万册,亚马逊、Goodreads读者均给出四星半好评……
这部被《星期日
泰晤士报》、《书商》、《RA》杂志公认为,
“不可或缺的艺术入门百科全书”,“
艺术爱好者可信赖的艺术鉴赏向导”的
《艺术通史》
(升级修订版);
连知名艺术博主顾爷也说:“《艺术通史》是我书架上常会随手查阅的一本书。
”
究竟好在了哪?
传统艺术史,都是靠作者一己之力写成的。
而这部《艺术通史》,却是
由英国画家史蒂芬•法辛牵头,
与41位
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艺术史学者、艺术评论家、博物馆学者、作家等
,
一起历时数年,最终
呈现在读者眼前的。
史蒂芬·法辛,
自1977年开始,就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
曾任牛津大学罗斯金绘画学院院长、纽约艺术学院常务董事、伦敦艺术大学绘画研究教授等
每一位编者都术业有专攻
,致力于将其具体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毫无保留地反映
在书中
。
比如
中国艺术史
这部分的执笔者,是罗丝·柯尔
(伦敦当地博物馆中国陶瓷远东收藏部荣誉退休研究员)。
她用“古代中国艺术”、“唐宋元”、“明代”、“清朝”四个小节,如数家珍地列举了大量国宝,商朝象形酒樽、三星堆青铜面具、曾侯乙编钟、西汉兽衔玉璧、汉代帛画、金缕玉衣……
并把兵马俑、郭熙的《早春图》、明代青花瓷罐和清代雕漆龙椅做了重点介绍。
文字部分,更是面面俱到地提及周昉、韩幹、董源、巨然、荆浩、关仝、张择端、赵孟頫、徐渭、八大山人,龙门石窟、汝窑、大报恩寺、十三陵,甚至犀牛角雕、葫芦器和玉雕……
“史蒂芬·法辛做了一项伟大的工作,
这本厚实的读物是对世界艺术史的全面概述。”
其次,它被百万人激赏的另一大理由,是它对
画作的分析,
比其他通史都
更深入、
细致
。
传统的艺术史,通常是文字配以一张作品的高清大图。
画作的
很多
细微、精彩的信息,会在传达中流失掉。读这类书总像在囫囵吞枣。
传统艺术史中,《夜巡》通常的呈现
而在《艺术通史》中,
作品的介绍
都会用一整个对页来详尽展示。
每一页有三个部分——
【聚焦】、【作者传略】和【图像局部】
。
《艺术通史》中,对
《
夜
巡
》的分析
尤其是【聚焦】,会将一个画作中5~6个精彩细节“放大”,进行罕见的、细致入微的解说,
让人读完后重新认识这幅画、大呼
“过瘾!”
不放过艺术作品中,任何一个精彩的细节
此外,在综述一个
风格流派
时,还会在底部附该流派的
【大事记】年表。
通过【大事记】,你将更直观地看到,在时间长河里某一流派的发展。
比如洛可可风格章节,你会看到两个对开页
以作品为线索,讲述洛可可风格的历史以及作品中的特征
如果说从《艺术的故事》开始,艺术史具备了全球视野,《艺术通史》则是彻底地
将
其
发扬光大了——全书内容不仅要考虑风格、流派、大师和经典,
还要从政治正确的角度
平衡五大洲的多个灿烂文明,比贡氏更富于“打通”的雄心。
在书中,你不仅可以读到对
东亚
(中国、日本、朝鲜等)
艺术
发展的叙述,拉丁美洲、澳大利亚、
非洲、
印度
等的
原住民文化艺术
也
各有专章论述
。
作
者
去中心化的全球视野,和文化人类学关怀,
在此展露无遗。
同时,
和十年前的版本相比,修订升级版中,
还进一步结合了当前的艺术发展态势,增加了
对最新的影响力作品和新锐艺术家的论述。
全书563页的主要内容里,有209页在讲述
现、当代艺术——这些
深深影响了今天我们审美、品位的流派——
波普艺术、达达主义、
行为艺术
、数码艺术、城市艺术、录像艺术,
等等。
一如《书商》对本书的评价:
这是一部信息量充沛的新作,势必成为经典。
在正文的一般陈述之外,
最为精彩的
是,升级修订版还设计、新增了
许多【链接】式小知识。
比如,告诉你
艺术品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向你重申很多
艺术方面的常识,
比如:
艺术上的挪用、抄袭
怎么鉴定,
为社会冲突立像
的传统又因何而起。
以及艺术品背后,
许多不为人知的轶事、故事:
比如,赫赫有名的大理石雕塑《掷铁饼者》,其实是复制品,头部角度还有错误;《蒙娜丽莎》的眉毛、睫毛,通过扫描分析,曾经是有的;
大卫的《苏格拉底之死》有“穿越”嫌疑……
这些“小彩蛋”引诱着你,一页页向下翻,欲罢不能。
初拿到书的人,都会被它
3.7斤重
的分量吓一跳。
16开大开精装,四色全彩、128g重铜版纸印刷,是一部值得收藏、可以反复翻阅的书。
1100多张高清插图,加上
对很多名作的局部小图分解。
让重点更加突出,细节表达周到准确……
这些心思,
揭示了一种真正的艺术阐释的可能。
新版的外封方面,多加了一层
PVC保护套,
防水耐磨,能有效保护书籍,怎么翻都不心疼了。
为避免被这书高昂的售价吓跑,
三联中读决定发起一个活动,
让每个人都可以,与人类历史上数不清的艺术作品以及艺术家来一场“热恋”。
即日起,前500位
从本活动页
开通/续费中读年会员的朋友
我们
免费送你价值268元的
艺术百科全书:
《艺术通史》
升级修订版
(1100张
全彩
高清大图,128g重铜版纸印刷)
点击海报二维码,先人一步抢购👇️
① 中读VIP年卡为虚拟电子卡,无需物流,以您在有赞下单时的手机号,
下载并登录中读App,即刻生效!
②《艺术通史》升级修订版,共76.8万字,
将在下单2个工作日内为您发货。
成为三联生活周刊的官方APP会员,你会发现这储存了太多艺术、美学的养分,实在太多了:
你不仅可以免费阅读周刊过去几年,
《看懂卢浮宫》、《看懂大都会》、《最美敦煌》等艺术主题封面
的所有文章。
中央美术学院的
李建群教授,
在中读开设的
专栏《看懂艺术,从学习艺术史开始》
(价值199元)
;
巫鸿、李军、张敢等13位资深学者主讲人,鉴赏
13座顶
级博物馆的100件珍宝的
精品课《博物馆观看之道》
(价值19
9元)
……
开通了年
卡后都可以免费听~
同时,中读APP上的《艺术巨匠伦勃朗》、《最美敦煌》、《包豪斯100年》等
100+个与艺术主题的名家小课,
对年卡会员也是
全部免费
的。
中读部分艺术类精品小课
此外,你还可以免费听多部艺术经典著作的解读,邓晓芒解读
《美学史》
、穆爽解读
《现代艺术的源代码》
、翁昕
《如何看懂艺术2》
……
艺术不会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从哪来,到哪去——这也不是艺术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是他会告诉我们:
人是什么样子的、是怎么一路从无知走来的。
点击下图,先人一步抢购👇️
1)为你省下一年购买
人文类好课
的钱
许倬云、李零、葛剑雄、韩昇、西川、戴锦华
等顶级学者都在三联中读开设了不少好课。
成为年卡会员,你能
免费解锁
平台
所有
精品大师课
(音频课+文稿)
,
历史
系列的《我们为什么爱唐朝》《宋朝美学十讲》,
考古
系列的《了不起的文明现场》《了不起的世界文明》,
文学
系列的《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谁在书写我们的时代》《重返文学的正典时代》……
部分精品课
还有《张大春·细说三国》《骨董时光·全球顶级博物馆的另一种打开方式》等经典专栏……
这些口碑好课,如果单独购买,需要5373元。
2)为你省下一年解锁
兴趣爱好
的钱
超过150套兴趣好课,
专为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你打磨制作
。定期上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