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我可以说,你想多了,真的想多了。刚入学一年级的时候,第一个月老师一般都是每个孩子都照顾到,提高一下孩子的积极性,但到一二个月后,只有两类孩子会被叫来回答问题,第一种是,问题比较难,老师会叫平时感觉成绩就好,或者说是老师感觉可以答上来的孩子来回答,一方面加强上课效率,另一方面同时拓展了不太思考或者是可能答不上来的孩子的思路。第二种就是,某个孩子在做小动作,讲话,神游什么的,老师为了提醒他注意,也会忽然叫她回答问题。
成绩中等的乖巧小孩,回答问题的次数会越来越少。
想太多,这种一般都是需要真的有能力的,一年级我们班都没选,老师弄了多个岗位,多人轮换,因为不确定谁可以做好,怕定下了,就先入为主,改不了了,以后,万一做不了,老师肯定自己辛苦或者吃挂落的。
所以重要岗位都是凭实力的,你不要想太多,如果家委孩子占多数,也不是巧合,就是因为家长够重视,孩子才会比较出色。
现在有学校,班主任的事情好多的.8-9个都忙不过来。
我们就是10个的配备:
一个固定的负责卫生,一年级的时候负责建卫生群,号召有时间的家长,每周定期进教室做卫生,为没时间的家长省了多少事情。
一个固定的帮助老师发通知(全为了爱瞎表现的家长),收集学校需要收集的资料,汇总发老师,管理 网络空间,定期整理,班级活动的照片与资料。
一个财务,负责管理班费,各种支出和图书角专用资金,以及图书购买。
2个专门负责图书角,选书,列书目,购回书后需要贴标签,送进教室。定期上传与整理班级娃们的阅读记录卡。
1个建故事妈妈群,负责发动班级有特长的爸爸妈妈,定期每周一次进教室,一般是讲一个主题,目 前做过的有,昆虫的世界(介绍昆虫)爱的水桶(多赞扬,多理解,好好管理负面情绪)还有爸爸进去讲过,公交司机是怎么工作的,警察每天都做些什么?医生爸爸进来讲过细菌怎么引起疾病啥的。
3个组队,负责班级布置,一般一个学年4次,开年搬教室一次,美术评比一次,图书角展示 周一次,六一一次。一年级元旦有做班级活动,也布置了一次。
我们还有义工妈妈群,有一个家委负责组织,班级活动的时候拍照,化妆,春游的时候协助老师看孩子。
………
我就想问,8-9个,不多吧,毕竟不是第次活动,每个家委都有空的。
然后看到过一个
评论:“收班费、餐费、发通知这种事就是应该班主任干的!而且每班设2人校家委会,若干人班家委会,要这么多人干吗?真是官僚作风也在学校盛行!我们小时候哪有家委会一说?”
我就想说:1.教委规定只能自愿原则收班费,现在那个班主任吃多了,冒着丢工作风险收班费,餐费。
2.
发通知是班主任的事情的,谁叫你们一堆人,瞎献殷勤一直刷屏,你是刷一个,她刷一下,
50
多个人,全来刷,班主任一个通知,贴
20-30
遍,人家不要下班,不要生活了?
3.
你看不到的东西,不见得是不存在的,人家家委出力为班级做事,你还说人家官僚,不然你来做家委,你一人包了。你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