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版的《明月几时有》,希望大家喜欢~
中秋美食的头牌,自然是螃蟹,家乡有青蟹,膏黄如金,肉白胜雪。手剥牙咬,大鳌在手,便可忘却世俗的烦恼。
与河蟹的清淡之鲜不同,海里的螃蟹肉质弹牙,是一种非常浓郁的甜鲜。
而膏蟹里的极品是黄油蟹,它们出生很普通,但在漫长成长的过程中,却突然经历了生死考验,或是被搁浅在礁石上被暴晒很久却侥幸逃亡,或是被鲨鱼大乌贼穷追不舍最后艰难求生。
虽然幸运地活了下来,但却被吓得心胆俱裂,蟹膏爆破,膏腴渗到了蟹肉里,使得原来雪白的蟹肉,变得金黄香溢,口感自然不必多说了。
所以膏蟹里的黄油蟹,百里挑一,可遇不可求,是周星驰《食神》电影里那种令人黯然销魂的美味。
要问南方沿海的秋天,最值得吃的美味是什么,我都会流着口水说,当然是杂鱼汤啊。
休渔期刚结束的海边,海产丰盛。杂鱼汤用料普通,就是各种浅海的小杂鱼,混在一起煮个汤,什么调料都没有,只有盐,不能加姜葱,会影响鱼的鲜味。
但杂鱼汤又是最讲究的,鱼捕上来马上下锅,汤鲜得让人魂牵梦绕,但若过了三四个小时之后,汤就会变腥,最诱人的鲜味也会随之消失,不管怎么保鲜都无济于事。
这个对新鲜程度的要求,说起来简单,其实极难,所以一锅完美的杂鱼汤总是可遇不可求。
除了鲜得不可方物的汤,杂鱼吃起来也很有趣,有些肉质嫩滑如豆腐,有些坚韧似牛肉,有些细滑如丝绸,有些粗糙似豆沙,口感各异,口味不一,一碗汤里包罗万有,总的来说就是:鲜鲜鲜。
明人笔记里记载:
“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
这是最早关于月饼的说法。
清代袁枚的《随园笔记》里说到酥皮月饼:
“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
所以说起来,五仁才是最怀旧的月饼呢。
传统月饼由于过分甜腻,其实已是不太受欢迎的食品。
于是商家们各出奇谋,冰皮的,鲜肉的,海鲜的,抹茶的,什么口味都有。
最奇葩的是前两天吃的咖喱味月饼,简直是挑战人生观,吃那个咖喱月饼的时候,好想再来一碗白饭……
五仁之所以大家说难吃,主要还是用料问题,小林乡下吴川的五仁月饼,大至一只七八斤,用料亦相当讲究,五仁之外,又加了肉松、板油等等,号称中国最好吃的五仁月饼。
中秋时节,正是各种水果成熟的季节。
其中的橙、柑、橘、柚最受中秋欢迎,不过这类水果,也是最挑战味蕾的,因为从酸到甜,简直毫无规律可循,只能碰运气。
这里还要科普一下的,柑橘类水果,是最喜欢互相杂交的。
比如说,橙子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柚子和橘子杂交出来的。
然后橙子和柚子杂交,生出来了葡萄柚;橙子和
橘子又杂交,生出来了柑。
而大家最喜闻乐见的柠檬,则是由橙子和香橼杂交出来的。
对此,我只能说,贵圈真乱……
云南的友人,寄来鸡枞油。
油汪汪的鸡枞菌,越嚼越香,欲罢不能。
泡鸡枞的油,也带着菌子的异香,拌饭拌面都美味。
每次吃鸡枞油,都带着浓浓的罪恶感。
但凭自己本事吃的这么胖,为什么要减肥。
所有人的乡愁,怕是都少不了小时候家养的土鸡。
小时逢年过节,等得最着急的是那只金黄滴油的拜神用鸡,母亲总是把鸡腿砍得很大一只,一口咬下,满嘴是油。
那一瞬间,是想象不到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好吃的食物的。
或许,关于那时饿肚子的种种回忆,才是最大的乡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