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赛文交通网
有观点的交通财经类交流平台;关注创新,支持创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应急管理  ·  生产再忙,安全不忘,这几类企业尤其要注意! ·  14 小时前  
江玉燕  ·  【Shopee】商品上新内容! ·  昨天  
江玉燕  ·  【Shopee】商品上新内容! ·  昨天  
电动中国  ·  贝特瑞2024年度盘点 ·  3 天前  
电动中国  ·  贝特瑞2024年度盘点 ·  3 天前  
笛扬新闻  ·  今天起,柯桥人请步行1小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赛文交通网

公安交管部门主导下的交通影响评价方法

赛文交通网  · 公众号  ·  · 2024-08-03 09:00

正文

徐伟 | 作者

可琦饼 | 编辑

包图网 | 头图来源

随着智能交通发展,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由过去重点分析评价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对周边交通产生影响,转变为分析提升道路交通承载力、细化项目交通设计、改善交通安全设施布置,以满足市民出行随机化、多元化需求。

本文以宿州市为例,通过公安交警主导管理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搭建建设项目交通数据模型,模拟多场景交通方式下交通影响评价,优化新建项目开发方案,促进项目周边交通流分配更均衡,凸显公安交警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交通安全服务职能,营造有序安全畅通的城市交通环境。



通影响评价历程
2022年以前,宿州市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与国内其他城市一样,由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主导,公安、交通等部门参与审查,主要是评价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量对周边道路交通系统运行的影响,并根据交通影响程度提出交通系统的优化改善意见。
该方式在实践运行中存在一定管控盲区,即建设单位编制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对交通流影响关键参数可进行调控篡改,导致交通影响评价改善意见不准确不真实,未能充分发挥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对项目周边交通提升的作用。
同时,交通影响评价是“一次性”通过部门审查和专家审查,缺少相应监督部门的后期“现场再校核”,具体提出的优化改善措施,用地范围以内的都是由建设单位开发商具体落实建设任务,用地范围以外的道路改造、公交优化、交通安全设施更新由市政、公安交警等相关单位负责,具体建设完善程度缺少有效监督监管,改善方案得不到真正的落地,交通影响评价成为建设项目报批的纸上程序,流于形式。
2022年,根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要求,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宿州市明确公安交警是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
公安交警组织开展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负责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查和管理,积极与自然资源和规划、财政、发展和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人民防空、城市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
其他职能部门审查交通影响评价报告,提出优化新建设项目交通设计方案路径,共同推进交通影响评价基础数据信息共享,确保新建项目开发方案更合理、更科学,项目建设方案设计的交通设施更智能、更绿色。
项目建设期,各部门各司其职,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能共同督促建设单位落实交通改善措施,均衡交通需求矛盾,优化新建项目周边的交通环境,做到全流程跟进建设单位(见项目建设监管流程图),为城市健康绿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交通影响评价方法
(一)系统优化项目自身交通设计
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很多内容是协调交通规划、土地开发、交通组织和交通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而降低土地开发利用对项目周边道路交通的影响,促进城市建设和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确保土地开发合理利用。
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主导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明确要求新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要通过AI大数据模拟建设项目周边道路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特性和交通环境,分析新建项目建筑设计方案是否满足《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等交通方面的法律规范要求,量化分析交通元素,用建筑师可以看得懂的图纸文字,系统优化建设项目交通设计,以便建筑师在方案修改过程中将交通优化设计融入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建筑设计方案,成为建筑设计一部分,以达到建设项目交通设计建设施工一体化要求。
弥补项目规委会审查建筑方案仅审查建筑方案是否符合《民用建筑通用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建筑法律规范要求,以达到建筑设计方案的实用、经济、美观和交通安全畅通的要求。
(二)提升项目道路交通承载力
传统交通影响评价对道路交通承载力的分析直接套用研究区域主次干道围合区内各道路的交通承载力,仅讨论自身建设项目与现状交通的关系,对提高路网密度、提高支路比例、优化交通信号设置、完善配建路网、增设智能交通设备等提升区域道路交通承载力未提出明确要求。
目前,宿州市交通影响评价分析要求编制单位,首先要从公安交通综合运用平台提取研究范围各道路实时交通量和对应服务水平等级最大交通承载力,对研究范围内各道路交通承载力均进行交通容量适应性分析评价,再通过AI大数据模拟不同交通形式下交通状态,多次评估和反复校核研究区域现有道路服务水平交通承载力,以解决项目建成生成交通量与相邻道路交通承载能力的匹配问题,重点对现有道路系统、绿色交通系统的动态交通承载力、停车泊位配比和非机动车便捷性等影响新建项目交通功能进行校核。
对不满足交通承载力评价的情况,采取绿色优先、慢行友好、人车协同、智慧交通服务等城市交通方式,因地制宜对各项目自身及周边道路进行优化完善提升,拿出共建共享绿色交通出行、增设智能交通服务设备等综合系统优化交通方式,提升道路通行力,促成安全高效便捷道路通行环境,解决新时代都市生活的大范围、高频次出行需求。
(三)统筹片区开发研究
交通影响评价研究范围选定是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前提条件,也是进行建设项目交通调查、交通生成、交通分布等工作的基础。
公安交警的巡逻处警工作,决定公安交警对各自辖区路网交通组织、停车设施、公共交通设施等情况有系统性认识,在对辖区大宗地块(甚至大宗地块的一部分地块)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审查过程中,对项目研究范围是基于大脑的“肌肉记忆”,对片区开发过程中各建设项目开发生成交通流有统筹区域交通分配的意识,自然形成了统筹分析考虑片区交通思维。
在新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审查中自然会更多的综合考虑多地块、多头开发与片区路网结构、路口交通组织、静态停车、交通安全设施等关系,突破单个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对象与力度的限制。
特别是针对交通问题较为复杂的片区,更是从解决片区道路交通整体系统问题的角度进行统筹研究,提出包括路网调整、路网组织优化、公交场站设施配置、停车位配置等规划建设方案优化,为片区内各开发项目提供交通改善意见和可实施路径,为各项目开发范围内道路交通设施布局、优化新建项目开发提供必要支撑,解决项目建设交通可持续发展问题,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
(四)高效运用交通实时数据
公安交警每天的现场疏导交通、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与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对道路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受益感完全不同。
实时掌握城市交通数据的公安交警作为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主审部门,特别是辖区交警大队对各自辖区的新建项目周边道路交通数据变化有切身感受,先是在项目建设过程要深入现场指导项目施工临时出入口周边交通设施布设,安排警力做好施工期间交通指挥疏导,规划项目开发过程中大型工程车等交通流线,降低工程车对原道路交通影响。
项目建成使用后,要随时根据交通数据变化形势调整项目周边道路交通组织方案,时刻关注入驻人员交通流对周边交通影响,真正做到了项目的开发立项、工程建设、建成入驻运营的全流程服务、全流程监管、全流程跟进,做到了将城市交通数据服务到城市开发,实现了城市开发过程城市交通形势变化控制的精准化和数字化,改变了过去公安交警缺少源头管理的抓手问题。
(五)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规划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要求和目的是相辅相成的。
宿州市的道路交通影响评价机制,在道路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审查过程中提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目标和具体策略,通过核查新建项目周边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全周期过程中,综合考虑区域发展特征、路网特征、出行特征、交通组织、车流特征、道路状况、车辆状况、驾驶行为等各种安全影响因素,全面考虑新建项目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系统的主要矛盾,集合汇聚现有科技资源、促进交通安全科技成果在交通安全治理中的应用推广,做好交通安全管理顶层设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一完善新建项目周边道路配套体系,推动各项改善方案落地生根,从源头上、运营中降低周边道路事故潜在危险,解决制约道路交通安全的深层次、根源性、瓶颈性突出问题,全力防范化解道路交通重大安全风险,从根本上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提升新建项目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回应市民对美好交通出行的向往和追求,从而逐一落实远景、长期、短期道路交通安全规划任务目标。


交通影响评价应用实例
下选取宿州市静颐园住宅小区为例,通过综合运用宿州市运用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系统解决片区道路交通问题,为城市发展提供必要支撑。
(一)项目概况
宿州静颐园项目,地块用地面积98.58 亩,位于宿州市主城区京沪铁路以东片区,项目周边配套基本成熟,区位较优,宿州市未来潜力发展方向,项目西临港口路、北靠凤鸣路,南侧为在建住宅小区珑悦兰庭和墨香雅苑,用地面积分别为67.53亩和68.46亩,东侧为新建的埇桥区沱北消防站,占地37.23亩。
根据《宿州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综合考虑该项目的开发规模及周边现状道路网络的交通状况,确定研究范围是东至韩池子路,南至银河一路,西至港口中路,北至宿州大道。
研究范围内,银河一路和港口路需进一步提升改造(银河一路双向六车道,现仅半幅通车;港口路东侧辅道、人行道未建设完成),韩池子双向四车道机非分离正在建设,其他主次干道已建设完成,根据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实时交通数据显示,现状各道路交通流流量较大,服务水平基本为B级,其中港口路与银河一路交叉口服务水平为C级。
(二)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过程分析
编制单位的交通工程师,首先要从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调取项目范围内各主次干道交通流量,根据项目研究范围内主次干道交通流量、道路布局、交通组织、各项目出入口设置、慢行设施、停车位配置及其公交站站点布设、道路基础设施、道路智慧化系统等交通情况,搭建交通模型分析研究范围内各道路交通形势,测算研究范围内现有道路服务水平交通余量。
其次是根据研究范围内道路交通余量情况和待开发地块可产生的交通量,提出优化出行环境方案,供居民智能多元出行选择,同时降低新建项目对研究范围内现有市政道路交通影响。
诸如逐个加入优化待建项目:非机动车地上地下停车空间和通行环境,以提高居民非机动车出行比例;增设凤鸣路两处公交站点、设置共享单车停靠点、调整29路等公交线路,以提高绿色公共出行比例;调整项目出入口为港湾式项目出入口,方便出租车落客接客,减少因乘客上下车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调整待建道路绿化、休憩座椅等道路街区设计细节,营造步行友好、商业汇聚的道路交通环境;调整待建道路交通监控覆盖面、道路临时停车泊位设置位置,全面提高待建道路运营能力;调整开发商待建支路与周边市政道路交通组织方式,明确开发商待建规划支路采用斜切方式接入港口路、银河一路、凤鸣路,右进右出交通组织方式,以提高市政道路通行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优化提升设计,再次复核研究范围道路交通形势,确保研究范围内各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基本维持不变,杜绝“开发一片拥堵一片”窘象出现,做到数字精准优化项目建设方案。
(三)项目交通影响评价闭环监管
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无事故,辖区公安交警大队是最大受益方,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市交警支队组织市级交通、自规和辖区交警大队等多部门参与的技术审查保证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优化改善措施技术方案可行。
交警大队依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督促建设单位、市政部门保质保量实施交通影响评价报告改善措施的闭环管理机制,保障交通影响评价提出的改善措施特别是必要性改善措施能按时、保质落地。
同时,每年年底,根据《宿州市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工作计划,结合市级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的“道路交通流量分析、道路交通拥堵监测预警分析、交通事故警情分析”,交警支队全面评判城市交通拥堵指数、运行速度和新建项目周边道路高峰拥堵路段,整理已完成交通影响评价中改善措施落实情况,并对未完成的改善措施重新梳理汇总后,依据《宿州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办法》、《宿州市道路设计审核、施工审批、安全监管、验收移交工作操作指南》,进一步明确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改善措施完成实施时限要求及责任主体,形成年度工作报告报市城乡建设指挥部,市城乡建设指挥部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未落实交通影响评价报告情况进行不定期调度和检查,以使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中所提出的方案措施得以落实,进一步保障交通影响评价改善措施落地的严肃性、规范性。

结束语
新时代在面对交通管理工作新形势下,公安交警要采取科技赋能、源头治理,事前预防、主动防控,追本溯源的新技术新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畅通城市发展空间。
目前,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设计运行的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管理操作流程,得到了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数据资源管理等市规委会成员单位和项目开发单位的大力支持,完善了交通安全科技运用的顶层设计,推动了公安科技创新,均衡了城市开发与交通系统的关系,提升了公安交警执法能力,发挥了公安交警工作在现代交通管理工作新动能。
作者简介:徐伟,安徽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级技术主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江玉燕  ·  【Shopee】商品上新内容!
昨天
江玉燕  ·  【Shopee】商品上新内容!
昨天
电动中国  ·  贝特瑞2024年度盘点
3 天前
电动中国  ·  贝特瑞2024年度盘点
3 天前
笛扬新闻  ·  今天起,柯桥人请步行1小时!
3 天前
乐趣微生活  ·  如何对付熊孩子【NO7】
8 年前
笑点研究所  ·  作死的方式千万种,但我就服这一种!
7 年前
青年文摘  ·  滴水藏海|那些从未被击败过的人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