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聊聊生命科学产业那些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红安  ·  正大量上市,有人吃进急诊! ·  昨天  
最红安  ·  正大量上市,有人吃进急诊! ·  昨天  
白银区市场监管  ·  开学季,这些传染病高发!注意!注意!注意! ·  昨天  
艾儿天空  ·  阅文2024年会将于2月28号在新加坡圣淘沙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诺禾致源股价跌至上市以来最低价,基因测序科研服务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8-27 13:25

正文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生命科学产业观察公众号的第1112-1期文章
来源:Genomix

来源:雪球

截至2024年8月26日收盘,诺禾致源(688315)报收于9.58元,股价一路下跌。


诺禾致源近来一直跌跌不休,我们不禁要问, 基因测序科研服务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诺禾致源由华大基因原高管李瑞强创立,主营业务为基因测序科研服务,换句高大上的话叫“依托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医学及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科研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


可以理解为来料加工,由科研单位(研究所、大学等)的研究人员提供经费和样本,诺禾致源进行基因测序并提供分析结果,有时候也会对结果进行合并整理,联合署名发表,从中获得一定的服务费。


上述业务模式由华大基因在业内首创,已经算是一门古老的手艺了。由于其中的主要服务内容 建库测序属于劳动密集型、市场门槛低、利润薄的行业,华大基因曾一度因此被称为“生物科技界的富士康”。


随着华大基因业务的多元化开展,其中的基因测序科研服务近年来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已经早已被诺禾致源取代。


因为该行业的的门槛不高,市场上一度出现了多家类似的公司(由于创始人大多来自华大基因,因此被戏称为“华小”),抢占国内科研经费(其中的测序部分)蛋糕,可想而知竞争有多惨烈。


即便现阶段诺禾致源已经成为龙头老大,但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首先是上游受制于人。测序仪器和试剂主要由美国illumina和华大智造提供,这一部分成本随市场波动,无法自主可控。


其次是服务人员众多,严重依赖人力资本。在人力资本不断高企的当下,利润势必会不断压缩。虽然诺禾致源近年来不断在建库和分析环节进行自动化的尝试,但压力依旧很大。


第三是基因测序科研服务的大环境在发生改变。早年间由于信息差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科研单位不得不依赖于基因测序平台公司,且议价能力有限。当下市场已经很清楚基因测序科研服务的本质,科研PI和研究生群体不断挤压服务公司的生存空间,无疑进一步加大了发展的难度。


面对困境,近些年来诺禾致源也在不断尝试转型。


第一便是提升自动化程度,减少了对于人力的依赖。


第二是向应用层加速转型, 基于前期的技术积累,尝试自主开发基因检测医疗器械。(也不过是走华大基因的老路)


第三是开拓海外市场。


应该说,上述努力还是有成效的,通过跟老东家华大基因的营收组成对比即可知端倪。


2024年一季报显示,诺禾致源主营收入4.68亿元,扣非净利润2128.27万元。


只是,资本都是逐利的,尤其是在国内的这片沃土上,大股东们可能并不单一指望通过分红获得资本的增值。从某种意义上讲,股价和市值或许才是他们的硬道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