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默虹美海军学习小站(ID:USNavyStation),作者:默虹,本文获授权转载
被网友称为
055
的新型万吨驱逐舰下水后,大家都拿它跟另一款万吨驱逐舰
DDG 1000
比,其实是找错了对象,首先是关公战秦琼,其次是
DDG 1000
太科幻,最后说说应该跟谁比。
一、关公战秦琼,比不了
现代海军是岸海空天潜电的体系作战,每艘战舰都是自己海上作战体系的一份子,单独拉出两型战舰比较,没意义。
况且同样是万吨驱逐舰,从网络评价看,
055
的典型的航母编队“带刀侍卫”,在驱逐舰“防空、反潜、对陆、对海”四大本领中,高度强调大洋作战的防空和反潜能力。你看看那些板砖、导弹发射井就知道。
而
DDG 1000
,根据美军官方的介绍,则是“侧重濒海作战和对陆打击,提供独立的前沿存在和威胁,支持特种作战,也可以成为联合远征部队的成员”。
所以从作战环境上,一个大洋作战,一个濒海偷袭,一个是航母编队带刀侍卫,一个是濒海独行侠为主,一个是侧重防空反潜,一个是侧重对陆。
拿他们两个对比,看上去差不错其实差别很大,有点像航母和两栖攻击舰的差异。
二、
DDG 1000
太科幻,比不上
但如果但从二者所代表的驱逐舰技术水准来说,只能说
DDG 1000
超前太多,我们还要努力前行。
按照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大校透露的科技创新点来说
:
-
万吨级:吨位体现了总体设计水平和动力的充沛。
DDG 1000
已经
1
万
5
千吨,自然胜出一筹。
-
全燃动力:全燃动力在美军冷战时期的驱逐舰上都已经实现,而
DDG 1000
则更进一步,是全燃气轮机电力推进,
4
台燃气轮机,驱动
2
台
70
兆瓦电动机推进。更为全舰的电子设备和未来的电磁炮、激光炮,留下了充沛的电力。
-
-
射频综合:虽然
055
看上去实现了所有天线的“板砖”化,但还是基于传统的驱逐舰总体设计。而
DDG 1000
那个独一无二的一体化大脑袋,再加上上面的贴瓷砖水平,就知道后者有更进一步。
-
通用垂发:
055
应该还是常规的通用垂发。而
DDG1000
又更进一步,全球首创的舷侧垂发装置,不仅胜出了中部的宝贵空间,而且舷侧的垂发装置遇袭能冲击波外泄,不至于殃及全船,又革命了一步。况且
DDG 1000
的
80
个坑虽然小,但都很大,是全新的
28
英寸的
MK 57
型,能容纳直径
710
毫米,长度
7
米
19
的大导弹,或者一坑多弹,比现在美军主力的
MK 41
型
635
毫米直径大得多。
-
作战平台通信网络一体化集成:
DDG 1000
一开始就亮出了开放体系架构
OA
和全舰计算环境
TSCE
,不仅平台
/
通信
/
网络一体化,连计算机资源都一体化了。
除此以外,
DDG 1000
还有那些逆天的科技创新点呢?
-
隐身:看看外形就知道,
DDG1000
是较为彻底的隐身设计,当然也是为了濒海地区“独行侠”的角色;
-
穿浪船体:内倾穿浪船体也是全新设计,据说能提高濒海地区的行动能力;
-
高度自动化:有网友目测
055
下水的官兵又超过
300
人,这跟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300
多人的规模相当,说明还是常规战舰。而
DDG 1000
以一万五千吨的身板,只要
140
多人操作,可见舰上自动化程度之高,大量使用自动化设备,远程监控,无人机舱等。
-
集成
IUSW
反潜系统,海军首个双波段船壳声纳
+
多功能拖曳声纳;
-
首个服役的
DBR
双波段雷达;
-
2
座
155
毫米舰炮;
-
带尾滑道的大型坞舱能容纳
2
艘
RHIB
特战艇;
-
巨大的直升机甲板和机库,能容纳多加直升机和无人机
-
开放式体系架构,容易升级改造等等。
当然
DDG 1000
的定位就是“先进技术试验舰”,超前的科幻科技太多,一个容易坏,二个价格贵,所以
2008
年被奥巴马从
7
艘砍到
3
艘,服役后问题不断。
三、应该跟谁比?
那么新型万吨大驱应该跟谁比?采用现代可用的技术,做航母的贴身侍卫,强调大洋防空反导能力的,那当然是改进型
”
提康德罗加
”
级巡洋舰,或者建造中的阿利伯克
III
型驱逐舰咯。这两家伙,以前详细介绍过,请移步:
90艘盾舰的碾压:"伯克"级驱逐舰de现状与发展
美“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现状:靶船、拆零件和超期服役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
创新发展
:
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
热点专题
:
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预见未来
:
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
前沿科技
:
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先进武器
:
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
未来战争
:
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
领先国家
:
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
前沿机构
:
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
前沿人物
:
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
专家专
栏
:
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
铨 |
|
全文收录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