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委婉的鱼
Photoshop极致爱好者,热爱阳光,热爱绿植,热爱分享。(微信:wxdynznl2016)加好友请注明来自简书。 转载请联系我的经纪人:天蝎座大象(微信:biubiubiu_91)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实验万事屋  ·  博士生就发了25.5分的免疫学SCI顶刊!这 ... ·  8 小时前  
NaturePortfolio  ·  是时候停止“push”了!批评越狠,要求越高 ... ·  3 天前  
募格学术  ·  新校区定了!理工大学,去省会 ·  2 天前  
募格学术  ·  接入!多所高校上线满血版DeepSeek!可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委婉的鱼

“偷懒”与“高效”二者不可兼得?

委婉的鱼  · 简书  ·  · 2017-10-20 18:58

正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学时,在宿舍有两个一起玩的很好的小伙伴,就叫小蚂蚁和小和尚吧,小蚂蚁典型的学霸,小和尚典型的学渣。

小蚂蚁每天的日程是,早上六点起床,一直在图书馆待到中午十一点半,然后吃午饭,午休,下午两点半到六点继续泡在图书馆不能自拔,最可恨的是晚上还要上两个小时的自习。

小和尚正好相反,他唯一做的一件事就是睡觉玩手机,他的至理名言是:“能躺着绝对不站着”,所以每次看见他,不是躺着玩手机,就是躺着正在准备玩手机。

后来英语考六级,小蚂蚁、我以及天天睡觉的小和尚都报了名,我和小蚂蚁就讽刺小和尚:“你说你花那报名费干嘛,还不如大家出去吃顿大盘鸡,这不是浪费钱嘛”,人家小和尚咧嘴一笑:“你们还别小瞧咱,昨晚我就梦到了考试答案”,我们三人相视哈哈大笑一通,本以为这件事就完了。

最后考试结果,学渣小和尚顺利过关,我以及学霸小蚂蚁被刷掉,后来就威胁小和尚请吃饭,不然就揍他。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小蚂蚁不禁感叹:“你他娘的运气实在是好,睡一学期都能过六级,我一天天图书馆腿都快跑断了,还是没过,天理何在。”

小和尚也不气恼,正了正衣襟问我们:“躺在床上是不是就没办法学习?坐在图书馆里是不是就一定在学习?”

空气安静了十几秒,小蚂蚁说:“这个不一定吧”。

小和尚举起手里的酒杯:“老朋友,你们看见的只是我在玩手机,只是我在睡觉,可是你们没看到我在学习,现在你们就可以看我的手机,我每天早上听的不是歌曲,是单词,是经典朗读,我每天追的不是泡沫剧,而是花钱买的新东方六级必过视频,晚上我也没有和朋友聊天,我在英语网站在线刷题。的确,我每天会睡觉,但是对我而言那是休息,我醒着的时间可没有浪费,我追求的是效率,况且我还会适当的偷懒,我会借鉴其他人的经验,现在你们还觉得我是运气好吗?”

自从来简书就一直在分享关于Photoshop的知识,从接触Photoshop到熟练掌握它,大概用了六年时间,但是正真有层次的提高还是在最近两年,归根结底是这两年学会了一些“偷懒”技巧,或者说更简洁的学习方式。

以前所有关于Photoshop的知识点都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摸索来掌握,我认为软件,尤其操作类的技术,必须经过上机实践,探索它的性质和用途,这让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截止目前,我也不否认操作类的技术,必须经过上机实践,探索它的性质和用途,但是上机实践,不一定非得自己去一点一点摸索,因为有一些很优秀的人已经很透彻的探索了关于Photoshop的上机实践,这个知识点该怎么操作,该注意哪些问题,他们已经毫无保留的分享了出来,你需要做的,是将他们的经验和技巧吸收内化,然后在实践中验证即可,如果在他们的基础上能有所突破这将是更好的。

比如在掌握一定Photoshop的基础知识之后,去看国内“高高手”网站的视频,去国外一些开放网站看真正的大师是如何操作,这比你自己一个人在电脑上探索学习,高效了不知多少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果子,摘到的肯定是更高处的。

其次,关于图像后期处理,有时候面对一个要求,会有好几种去实现它的途径,比如一张发灰的蓝天白云,要求让它天空变蓝,白云变白,如何操作?

第一种:分别做出蓝天白云的选区,然后用颜色模式直接上色。

第二种:采用色阶命令,提高图像的对比度,通过高对比度减缓图像中的灰色。

第三种:利用曲线工具,做出S形曲线,可控制的提高图像对比度,后期再对红绿蓝三条通道单独进行调节,提亮或者压暗图像相应的色彩部分,让天空变蓝,白云变白。

第四种:直接用可选颜色命令,调出蓝色,去掉蓝色里的黄色,蓝天里的灰色直接消失,然后调出白色,加白即可恢复白云的白。

上面的四种方法,都可以达到要求,但是相对来说,第四种最简单,并且效果最好,所以很多时候想要“偷懒”,你得学会找到捷径,选对方法,记住,有不止一百万条路可以通往罗马,但是这其中必定有最短的一条。

然后,因为工作需要,每天要处理大量的证件照,这个操作总体而言没有太大的技巧,但是过程比较繁琐,而且是毫无提升的重复,每天重复,后来发现Photoshop里有项功能叫“动作”,就是说你将自己对图像的操作按照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录制下来,等到下次要处理类似的图像时,只需单击一下已经录制好的“动作”,软件会自动对图像进行操作,并且输出结果。

生活中很多没有挑战的重复工作,会将你的热情消耗殆尽,试着找到那个可以高效“偷懒”的“动作”,用节约的时间提高自己,你的生活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毕业之后从事了教育培训,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员,有些人平时也不怎么突出,甚至有点吊儿郎当,但每每到关键时候总能脱颖而出,通过前期的观察和后期询问了解,这些“偷懒”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点。

比如:有选择的工作,不必事事躬亲、面面俱到,每天做好最重要的几件事即可。作者Steven Covey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介绍了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紧急又重要的、不紧急但重要的、紧急却不重要的以及不紧急也不重要的,而我们最应该花时间的,正是那些紧急又重要的事情,对于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情,我们应该有计划的去做,而对于紧急却不重要的事,一般交给别人去做即可,当然对于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尽量不去做就好了。

再比如:最先做,最不想但又不得不做的事。但凡让你一直拖延的事情都是你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面对这样的情况,前期强迫去做,等到后期有一定成效之后就会形成良性循环。我们都知道拖延会产生焦虑,而解决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做你一直在拖延的最不想但又不得不做的事。

再比如:一次只专注于一件事,将这件事分解成简单几个的工作,无关紧要的删掉,剩下的高效地完成。

再比如:将“要我做事”变为“我要做事”。

再比如:有针对性的反思和总结。

时常当我一个人忙的不知东南西北时,就想寻找一些既能“偷懒”又能高效完成工作的技巧,但其实根本就不存在躺在床上偷懒,而事半功倍的好事,如果一定要说有,其实只是更高效的工作方式和更好的学习方法。结合这些年学习和工作经验,总结了下面几点,希望对自己有个警醒,对其他也有所帮助。

第一:做好规划,从容不迫

在要做一件事之前,先做好规划,这是基础的基础。

比如要看一本书,你需要做那些规划:

(1)总的规划:这本书,怎么看,安排好各个板块的时间。

(2)短期(周)规划:这一周看哪些,怎么看,然后分成每天应该看哪些,怎么看。

(3)短期(天)计划:包括背诵笔记(早晚)、学习新的内容、看匹配视频、作息、休息和娱乐。

第二:给各项工作,分配好时间

(1)建立“每日工作列表”。

每天晚上,总结今当天工作情况,然后安排第二天工作列表,减少记忆,避免遗忘。

安排工作列表时,注意区分事情的重要程度和轻重缓急,先做最最重要的,然后次重要,而后一般的,最后就是可有可无的。

关于做事顺序,在《羊皮卷》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休息和娱乐应该放在一段有意义的事情之后”,对于休息和工作我们经常是这个样子,比如上午打算做两件事情,洗澡和记单词,那么你会想,我先去洗个澡然后清清爽爽的记单词,想法没错,但如果你不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等你洗完澡,也许你就不想去记单词了,或者被别的更有吸引力、更容易使人愉快的事情带过去,早都忘记了你还有一项工作叫记单词。

但是反过来,将它们两者换个顺序,先记单词,记住一部分也好,全部记住也好,然后再去洗澡,洗澡就是你记完单词的奖励,而且在洗澡的时候,你还可以继续回忆刚才的单词,加深你的记忆。

(2)利用好琐碎时间

生活里可以利用的琐碎时间实在太多了,等公交车的时间、坐公交车的时间、等上菜的时间、等朋友的时间等等,在高中争分夺秒的日子里,我们经常就在上厕所的时间记单词。

必须学会减少等待时间,同时也应该有效利用这段时间,通常我在这段时间听有声资料。

(3)学会舍弃

要有时间价值观念,要学会权衡和取舍,要想清楚什么事情才真正值得花时间去做,千万不要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花费太多的精力。

第三:寻求帮助、利用已有资源学会“偷懒”

有个笑话说,某人去到原始森林,用石块木材花费不少功夫,做了一个手推车,然后用它来运输东西。我们不能说这件事有没有意义,但是很明显有更简单的方式去完成这样的工作。

在现实生活里也一样,你可以依靠团队、学习前辈的经验、利用优秀的APP、利用已有资源学会“偷懒”。比如,你要记单词,象形记忆法就非常棒,再比如你的工作需要组织聚会、设计社团新会员申请表、招募志愿者、做销售统计、制作公众号粉丝意见调查表等等,也不用在Excel里绞尽脑汁,一个金数据分分钟搞定。

有时我们会面临一些难题,一个人孤军奋战,空耗时间,不如寻求帮助、利用已有资源学会“偷懒”。

第四:形式还是效率

是十二个小时勉强完成工作重要,还是三小时完美完成相同工作重要?是趴在图书馆睡觉重要,还是躺在床上记单词重要?是形式重要,还是效率重要?

很明显,形式是一定的基础,但是效率才是真正的王道。

我们说规划很重要,但相对来说实施要比规划更重要一些,规划再好不实施也没用,不过毫无目的实施和忙碌其实是更彻底的失败,呆在图书馆八个小时,睡了三个小时的觉,打了两个小时的游戏,接了十几个电话,最后顺带看了三页书,很明显这样的实施还是没有效果,所以看透形式,注重效率才是最重要的,过程和方式只是一种达到效率的路径而已,人家小和尚躺着不是也过了六级嘛。

第五:高效工作,追求完美

最后让我们以一个小寓言结尾。

故事男主角的名字叫米鲁,他是一只小小的青蛙,和自己的小伙伴生活在一口被遗弃的深井里,夜晚他们睡在井壁上大大小小的洞里,白天就在井底的泉水里游泳、嬉戏、吹牛或者打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一天当米鲁翘着二郎蛙腿,望着小小井口突发奇想,就问大家,谁知道井口为什么会发光,那里有什么,谁去过那里?然后小伙伴们就开始嚷嚷了,小甲说:“那是一只魔鬼的眼睛,没光时那是魔鬼在睡觉,有光时是他在盯着大家,他在等着谁跳上去他就一口吃掉。”小乙马上附和道:“的确是,十八年前,我的三叔就被他狠心吃掉了,连骨头都没吐出来”说完伤心的开始抽泣起来。到这时小丁就不服气了,他大声说到:“哪里有什么魔鬼,就在前天,我去井壁中间的大嘴家里讨蚊子吃,我就看见一只大鸟飞过,我还听见井口处有外国人的语言,好像是‘呦呦,切克闹,切克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