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歪哥那里看到小红书竟然后续加多国语言翻译加出来bug,心疼小红书程序员三秒,哈哈。以下是正文:
最近最火的一个 APP 应该就是小红书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火,是全球范围内的那种火。
背景就是美国政府不让使用 TikTok 了,这使得大量 TikTok 用户急需寻找替代平台,小红书很荣幸的成为了这波巨大的外国流量的“接盘侠”。
而涌入的这波各个国家的外国人,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赛博难民。
我也算是小红书的老用户了,常常在上面看看姐妹们分享生活和美食,学习生活小技巧啥的。
所以完整的见证了赛博难民们入驻小红书的全过程。
一个“古老”的词汇,着实是通过屏幕真真切切的展示在了我的眼前:地球村。
甚至互联网都回到了最开始的样子,处处都是 peace and love。
最开始的时候,我也感受到了这是一波巨大的流量,当时我有一个想法:洋人们来了,我得想办法从他们身上挣点“刀乐”啊。
然而并没有想到可以落实的方法,急得我在地里团团转。
但是,当时根据我的观察,我分析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痛点:语言不通。
换句话说就是:翻译的问题。
美国人来了用的是英文。德国人来了用的是德文。日本人来了用的又是日文。
语言不通啊。这玩意,极大的影响了韭菜的收割进度啊。
我能看到这个痛点,别人也一定能看出来。所以真的有人去基于这个痛点,不眠不休的做了相关产品出来,准备接住这波流量,然而这些产品被官方速度直接扼杀在摇篮里。
大家都能看出来,那小红书官方肯定也能看出来这个痛点。
所以,小红书飞快的响应了这个需求,这波赛博难民大概是 1 月 14 日大量涌入的,而翻译功能 1 月 20 日正式上线,中间刚好 7 天时间。
这个迭代速度,我们都是搞开发的,你知道这有多恐怖。
另外,不是 7 天时间纯开发测试,前几天这事儿的舆论风向还不知道往哪儿吹,肯定还要花个两三天时间观察观察风向。
发现是顺风局,才下定决心要搞翻译功能。
7 天时间,估计是 3 天观望,4 天上线。虽然是对接大模型,但是这迭代速度,对于这样一个大体量的公司来说,还是很恐怖了。
感觉是回归了小公司创业模式,小步快跑,先上线,再迭代。
说回到这个翻译功能啊,就真的有点意思了。
像这种标准的翻译,这是正常功能,没啥说的:
这句话能翻译出来,我也觉得还算正常:
这中西结合的句话能翻译,我也能忍:
但是这个...
我向法官发誓,我绝对没笑这句话,我只是想起了一些开心的事情。
除了英文外,其他国家的也可以翻译:
甚至,它还可以翻这个:
你猜这玩意是什么?
摩斯电码,就问你服不服:
翻译功能大家用的挺爽的,甚至有点爽出了头。
因为很快就有人发现这个翻译功能是基于大模型做的,玩起了 Prompt 注入。
就像这样式的。
示例一:
示例二:
示例三:
示例四
:
示例五
:
示例六
:
示例七
:
我再次向法官发誓,我绝对没笑这句话,我只是想起了一些开心的事情。
除了上面这些外,还有很多千奇百怪的东西都能翻译,有很多我真的不懂的网络词汇,它都能帮忙翻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