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几年里,日产汽车的造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的日产式设计,从入门级的玛驰到中高级端天籁,从逍客到楼兰,总是给人一种居家的形象。不仅是外观居家化,内饰方面也是如此,曾经日产系列也大多以暖色调作为内饰设计的主基调,内饰风格也多以柔和的线条来过度,标准的居家气息。还有业界都公认的舒适性,这些加在一起,轻松地俘虏那么多消费者的芳心。
然而,随着日产新一代全球设计语言“Emotional Geometry”的逐渐落实,日产的新车设计开始越来越年轻化,造型也越来越激进,与此前的居家风格大相径庭。
面对变化,日产的新一代家族化设计在市场上也有了不同的声音。站在一位设计师的角度,我们该怎么看待日产的变化呢?
概念的设计我个人很推崇。
一般来说,企业的家族化造型设计都是从某一款概念车开始的。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眼下的新一代日产家族化设计,第一次以概念车形象出现是在2013年北美国际车展上亮相的Resonance概念车。在这辆概念车上,日产第一次提出了双V型进气格栅、回旋镖大灯以及断裂式C柱的设计。
作为一款SUV,Resonance概念车通过大量的小倒角特征和反“R”面的运用,来巧妙的构成了多层次的车身光影,将曾经在二维平面上考虑的型面设计提升到了三维平面上。至于断裂式的C柱设计则有效的弱化了这一级别车型尾部的臃肿感,将整车的层次感全面的提升了出来。作为一款SUV,这样的设计很新鲜,但还没有彻底突破传统。
时隔一年,依旧是北美国际车展,日产推出的Sport Sedan概念车,已算得上惊为天人了。在Resonance概念车上出现的几大元素在Sport Sedan概念车上悉数出现,并进行了深化。作为一款三厢车,Sport Sedan概念车第一次采用了分割的概念,对A柱、C柱以及车顶进行了分割。
三厢车的设计不同于两厢车,整车姿态的设计更多的是讲究轮廓线条的连续性,由于有一个额外的后备箱,所以三厢车的线性本身就会呈现出修长而低矮的一面,不需要在侧面的层次感上做太多的文章。最保守的方法就是在轮廓线条上做文章,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大众CC就是这样的选手。
而日产Sport Sedan概念车这样的设计可以说极为大胆。至于前脸的设计,双V型的特征也要更加的主次分明,大面积镀铬亮条的运用,将原本一个六边形的大嘴设计营造出了发散式的效果,并且有效的降低了车头的视觉高度,强化了Sport Sedan概念车的运动感。这种双V形的设计也实现了日产家族化的V型进气格栅的传承,这种家族化设计的演变也同样是从一个单一特征到形体特征的转变。
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也是目前造型设计升级的一个重要变化。事实上,从日产的细节车型中就可以看到这种变化。举个例子,十三年前的日产帕拉丁所采用了V型进气格栅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2013款日产帕拉丁
还有随后进行升级的老款骐达
▲老款骐达
然后是新楼兰
▲新楼兰
再到现在的西马
▲西马
可以看到,V型家族化设计的主线一直都是没有断过的。至于Sport Sedan概念车的回旋镖式大灯,融合度也非常不错。
在2014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日产推出了蓝鸟概念车,也同样是基于悬浮车顶的设计理念打造的一款紧凑型轿车。在2015年的日内瓦国际车展上,日产又推出了Sway概念车。而这些概念车都有个统一的特点:设计都极为大胆。
以前瞻性的目光来看,日产的全新设计语言是值得推敲的。以Resonance概念车上出现的断裂式C柱为例,由此刻画出来的悬浮式车顶设计,在最近几年里这一设计俨然成为了当下SUV领域的设计潮流。
不过,概念车到量产车转换缺乏过渡
相比于设计师而言,市场对于前瞻性设计的认知相对要落后,所以这其中需要有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另外,从概念到量产的元素转换还涉及到造型的进一步优化。从这一点上来看,日产的年轻化设计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过渡。
以蓝鸟为例,从概念车到量产车的转化,日产似乎并没有用多长时间。仅从造型的角度上看,蓝鸟概念车的造型厚重而饱满,虽然有些离经叛道,但本质上还是一款非常不错的概念车。而量产之后的新蓝鸟虽然保留了概念车的主体设计,但是由于量产之后的实用性限制以及平台的限制,使得新蓝鸟的整车姿态相比于概念车有了较大幅度的变化,比如,轮眉的尺寸在量产车上明显有所缩小,前肩高度增加,轮胎尺寸缩小,离地间隙更高。
这些变化就使得概念车上的厚重感并没有在量产车上得到体现。简单点说,就是把概念车直接转换到量产车上的设计有些太过于唐突了。其实量产车还可以继续优化。这一点西玛可以作为一个正面的例子。
AL频道小结
日产的家族化设计之路倒是让我想起了雷克萨斯,当纺锤形的进气格栅第一次出现在雷克萨斯的车型上时,同样经历了不少非议。但是,随着雷克萨斯家族化设计的逐渐优化,现在的纺锤形进气格栅已经成为了雷克萨斯上最亮眼的配置。同样的,对于日产的家族化设计而言,再经历几款新车的积累,可能就更顺眼一些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