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TFT小组
XDF土鳖,CMU码农, 分享口语学习经验, 分享北美留学感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41212-2 ·  4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福布斯中国推出留学行业系列评选,遴选中国优秀 ... ·  4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猥亵女子的外籍留学生被限期出境,受害女子发声 ... ·  4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花600万读了个假的上纽大,机构的水太深了... ·  5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全美震惊!藤校学霸帅哥枪杀巨头CEO,还成了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TFT小组

怎样提高英语听力

TFT小组  · 公众号  · 留学  · 2017-04-26 21:21

正文


我大学期间,在两个月的刻意练习下,完成了听力战五渣到偶尔开五杀的逆袭,就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吧。


当时,虽然英语四级优秀、能读简版的英文原著,但答主真的是个听力渣:CCTV-9(现在好像改叫CCTV International了,真是暴露年龄...)的英语新闻基本听不懂。自诩为英语能力不错的我顿时感受到了英语世界深深的恶意,决心迎难而上,攻克听力。


那是流行魔兽争霸的时代,寝室的室友们或是安静地研究着地图,然后突然爆一句“回程位置选的不好,不然他半点机会都没有”,或是聚众开起“线下版直播”:看顶尖高手打游戏的吃瓜群众从大神的宿舍堵到整个走廊。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播着光盘,戴着耳机听听力的。为什么不去教室或者图书馆?那时,教室里真的没有那么多接口。而且,作为一个夜猫子,我更愿意夜晚在宿舍里做爱做的事。



(图片来自网络)


晚十点开始,我就拿出Crazy English的合集光盘(英语杂志 不是某阳那个疯狂英语),开启随机播放模式,全身心投入听耳机里说的英语,不管懂还是不懂,我都泡在这个英语的小环境里。当然,大学宿舍你懂的,我期待的完全安静、专心练英语的环境并不会持续多久,因为室友时不时会叫起来:“九点钟方向!”、“剑圣红血”、“人家都出蜘蛛了你还出飞龙啊,你个%……&*”。多年以后,我发现自己练就了高于常人的抗干扰、抗噪声能力,我觉得我得感谢那些“神一样的室友”。


(图片来自网络)


从十点钟听到子夜时分,在某个时间我会盯不住,迷迷糊糊地睡着。迷糊的睡梦里还都是灌着耳音的英语(还有室友鏖战魔兽的叫喊……)。第二天我会找到第一天的听到的内容,快速过一遍。就这样坚持了两个月。现在回头想想,这过程还真有些自虐,夜里睡不实,满耳朵都是鸟语,那种体验真是:虐并快乐。


两个月后的某一天,某室友的魔兽刚达到了Hard难度虐电脑的程度,一个开(任)心(性)就说要请大家一起出去搓一顿。那正是我以为自己痛苦的自虐没有尽头的日子,自然没有心情与他们强颜欢笑。等菜的时候,我拿起遥控器,漫不经心地调着台,只想屏蔽一些耳边的游戏话题。指尖一动,无意间切换到了与我相爱相杀的CCTV-9。就在那样一个嘈杂的环境,我听了不到1分钟的英语新闻。竟然基本都听懂了?!我以为这是幻觉,又听了5分钟,竟然还能听懂,并且这些信息都自动转码过滤,以“汉语释义”的形式留在了我的脑子里。那天晚上,我和那个晋了级的室友一样开心,但当然不只是因为蹭了这么一顿饭了。从那天起,我便爱上了听英语新闻,开启了一个我与听力的正反馈循环。


再后来我因为英语底子好,大学毕业的时候没有像别的同学那样跑招聘会、找本专业的工作,而是走上了教英语的路。除了大学考六级,之后陆续考了托福、雅思,结果发现我的听力都非常争气:和同期考试的同学比,我能用比他们短得多的练习时间,取得和他们持平,甚至比他们高的分数。一切都得益于那两个月每日听到忘我的练习。用专业术语来说,这叫“泛听”练习。从“渣”到“不渣”,我没有做过很多人说的“听写”,也没有刻意背过“听力单词”,而是通过“泛听”成长的。成长到今天,成为了一名托福+雅思教师,带领并帮助更多学生们突破他们的听力难关。


以上是我自己走通的一条道路。但是,成为英语培训者后,我回头再来看,我不会鼓励别人仅仅通过“泛听”来突破英语听力。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于:

(1)有一定的基础(词汇量达标,语法没有问题)

(2)长时间的听力练习

(3)有合适的材料

这么来看,当时我的那种自虐式练习方式,在我身上成功了,只是恰好碰对了条件的一种偶然。


那么,能不能让提高听力成为一种必然,让付出获得应有的回报?


我的回答是:能。关键在于,有反馈的重复。


我们先说说“重复”意味着什么。


根据发展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人对语言的学习存在“敏感期”。从出生到六个月大,婴儿能分清所有语言中的声音差别。过了这个时期,小孩仅能识别出母语中的声音,对其他语言的声音就不那么敏感。已故神经外科专家Wilder Penfield的研究表明:婴儿的大脑皮层就像一张白纸,可以往上面写任何语言。而到10岁或12岁之后,孩子大脑中关于语言的连接已经基本定型。




credit: http://www.writeopinions.com/critical-period

图中: 横轴是岁数;纵轴是学习容易度。



对于学习英语的成年人而言,这意味着你在学习新语言方面可能永远无法企及一些小时候善用敏感期的“语言天才”。但是,如果以学会一门语言到日常应用、通过考试的程度,却是可以做到的。


如何实现?我们需要练到小孩在“敏感期”重复练习的语言数量,并且要加量重复,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敏感期”红利。


小孩子听到妈妈跟她说一些简单的话,比如“宝宝”、“妈妈”,大脑处于一种接收的状态,而由于妈妈每天都会重复很多次“宝宝”、“妈妈”,孩子的大脑皮层就会因此而改变,最终更清楚地听到。再结合情境,就会逐渐知道“宝宝”指谁,“妈妈”指谁。


Credit: https://vocabularystickers.com/

图中:蓝线为重复不够时的学习曲线;

橙线为重复充分时的学习曲线。


所以我们在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时,一定要重视听力词汇的掌握,重视听力词汇的重复、复习。比如说听觉上“baby”、“mom”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当然,这只是两个特别简单的词,别的更难的词可以类推)是否能直接在我们心中唤起对应的图景?这种唤起是很快就能实现、还是要等一会才实现?我们能不能像孩子一样听懂?我们对语音的敏感度退化了,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来强化对生词的感知和理解。


所以,要提高听力水平,就一定要:

◆   精听,同样的内容重复听。

◆   生词要搞懂意思。(通过情境学习自然是最理想的,但并不是所有生词你都可以很方便地找到适合它的情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工具:字典。)

◆   听力词汇要耳朵认识(嘴巴能说就更好)。


上面说了词汇层面上的重复,那么句子层面上的重复是怎样的?


小孩在听妈妈说话的时候,不光是在听单个的词汇,同时也是在听一句话的语调,进而听一句话的结构(虽然小孩不懂什么叫“语法”,但其实正在通过体验式学习了解一句话的语法)。语调、句子结构,都是句子中包含的比词汇更好级别的信息。小孩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怎样同时听清楚词汇、语调、句子结构各级信息。学习的过程也离不开“重复”。


回到我们自己提高听力这件事上。听到一句话的时候能不能听出句子的语调、句子结构?我们可以怎么提高自己对语调、句子结构的敏感度?


我们是否可以重复听一句话十几遍、几十遍,从而对其中的语调(intonation)更清楚?是否可以再听十几遍、几十遍,对句子中如何分意群(chunking)听得更清楚,从而在听觉上了解句子结构?就好像是我们拿到一首自己很喜欢的新歌,听了很多很多遍,对歌词、旋律、节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熟悉,最后自己能唱出来。当然,不同的人,由于基因遗传和成长环境的不同,从新歌到自己会唱,需要重复的次数不尽相同,有人重复几遍就会唱,有人需要重复更多遍。



Credit: https://www.quora.com/

图示:英文的“分意群”(chunking)


另外,单个的词汇在句子中出现的时候,有可能出现连读(liaison)。这种连读在小孩子听起来会很快接受,但是成年人的大脑因为过于执着于单个词汇而常常对词汇组合产生的连读“充耳不闻”。如何适应、识别连读的词汇是哪些词汇?仍然离不开重复。


所以,要提高听力水平,就一定要:

◆   听一句话的语调,不断重复,直到听出来为止。

◆   听一句话的意群,不断重复,直到听出来为止。

◆   听一句话的连读,不断重复,直到听出来为止。

◆   在模仿语调、意群、连读的基础上做跟读,重复做。(这是比基础要求更高的要求,有能力、有时间尽量做。)


以上说了这么多“重复”的好处,那么是不是只需要“重复”就够了。重复词汇、句子足够多的遍数,是不是就可以把我们送上听力水平的高峰?


一个很好的问题是:重复对了固然很好,但如果重复过程中出了错,那么一次次重复岂不是变成了“一错再错”?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有反馈的重复”。


“反馈”是什么?


一个小孩子学站立的时候,英语国家的一个妈妈会说“stand”。如果小孩保持站立,妈妈会很高兴。如果小孩不站着,妈妈会继续说“stand”,直到小孩能站立。在小孩子做出期待的行为(站立)或没做出期待的行为(不站立)时,妈妈会给出不同的反馈(显得高兴,或者,继续说“stand”)。借助妈妈的反馈,小孩会更快地理解“stand”,在这个词和站立的动作之间建立联系。


在我们学习听力时,有没有像这样的“妈妈的反馈”?还是说,我们像是被妈妈遗忘的小孩,完全靠自己的猜测和摸索,来了解世界?


学习听力时,如果有母语者作为交流的伙伴,就会给你很多的反馈。你是否听懂了、说对了一句话,从对方的反应能知道答案。但是,找到母语者来一起练习语言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只能靠自己。


在自己独自练习听力时,有没有什么能给予我们直接、准确、长久、稳定的反馈?


有。听力的原文。



我们听到的词、句、段,我们理解的意思,是不是理解对了,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对照原文来获得反馈。理解对了,获得正反馈,可以坚定我们的信念,就像前面说的“妈妈看起来高兴”。理解错了,获得负反馈,可以更快地改正,就像前面说的“妈妈继续说‘stand’”。


所以,要提高听力水平,就一定要:

◆   听完之后对照原文,找到听错的地方,再结合词典理解。(听写之后也需要。)

◆   考试类听力材料,做错的题、不确定的题,一定要结合原文分析错因。

◆   确认原文的靠谱性,不要用不准确的原文。


小结一下,有反馈的重复,是提升听力的核心关键。甚至推广到语言学习这个大的领域也没有什么错,不管你练听力、阅读、口语、写作,核心都是有反馈的重复。


最后再说一点实际操作层面的,提升听力选用什么样的材料,能让前面说的“有反馈的重复”收到最好的效果。


选材料的原则,简单来说就是:选择跳一跳够得着的难度。

好比说你现在已经能跳1米那么高,那么选择1米1的高度来挑战,就比较合适。如果一下子挑战2米的高度,很可能会失败、沮丧。如果目标定在0.9米,那么毫无挑战性,也不会帮助你成长。在这个例子中,1米高度对应下图蓝色的“舒适区”,1米1高度对应黄色的“学习区”(Magic Zone)。2米高度对应红色“恐慌区”。绝大部分人没有找到学习的感觉,是因为没有置身于适合学习的“学习区”,“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而是躺在舒适区或进入了恐慌区。


Credit: http://www.satdharma.com/beyondego/verify.php

标为黄色的“学习区”是自我成长的关键区域。



所以,听力材料的选择能否落在适合我们提升的“学习区”,也会极大影响我们的提升进度。我推荐大家在自己能胜任的材料基础上,选择高1-2个级别的材料来练。


我心目中的听力材料难易度排序

(从0起点到语言专家)

1.    新概念1

2.    新概念2

3.    四级听力

4.    VOA慢速

5.    新概念3  六级听力 考研听力

6.    雅思听力

7.    新概念4

8.    托福听力

9.    六十秒科学美国人(SSS)

10.   Discovery

11.    BBC / VOA

12.   English Talk Show




最后,再回来说说大学里那个让我听得要死要活的CCTV 9节目的难度,我认定它跟六十秒科学美国人SSS相当,相当于上表中的9级,确实蛮难的。我着实碰到了一个够“虐”的对手。不知道题主现在到哪一级了?祝您使用学习区的材料、通过有反馈的重复,早日实现听力五杀:)


Referen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nguage_acquisition#Sensitive_period

http://www.writeopinions.com/critical-period

https://vocabularystickers.com/

https://www.quora.com/What-is-the-chunking-in-resume-parsing

http://www.satdharma.com/beyondego/verify.php






虽然端午节还没到!但是劳动节也可以放(虐)三天呀~是时候打通你的任督二脉了!!


五一三天狂听 

4.29~5.1

上午上课+下午作业,共10.5小时课时

狂听小组任务量与十天听力小组相同,

三天浓缩十天的作业及课程 



同时我们还有超棒的预热福利活动在四月五月试听群里进行!
4.24~4.28  小组作业提前体验,TPO笔记练习+还有丁爷线上答疑~找到听力拿不了高分的真正问题,从笔记入手对症下药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