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勺子课堂
中国餐饮人大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书  ·  人到中年,千万不要入戏太深 ·  3 小时前  
简单心理  ·  结婚10年依然深爱,看看这20%的人做对了什么 ·  13 小时前  
武志红  ·  你内心深处,有什么未解开的心结 ·  2 天前  
壹心理  ·  为什么你一和父母说话,戾气就很重?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勺子课堂

海底捞开校园食堂,背后隐藏的3大趋势...

勺子课堂  · 公众号  ·  · 2024-05-18 21:08

正文

文|小贝
本文原载于餐饮O2O

海底捞在高校市场又有新动作了!

近日,不少小红书博主发现,自家校园竟然开了家海底捞版的校园食堂,同样的大红配色,一样的装修风格,但产品更丰富,价格更实惠。为此,不少网友直呼:“太幸福了”、“我们学校啥时有呀?”。

从相关资料上看,这次海底捞与以往二次的版本大有不同,不论在定位上、产品上还是定价体系上都有大的改动。

海底捞再三盯上校园市场
争做大学生的首家食堂

那这次,海底捞第三版的校园餐厅,又有怎样的新模式?能带给餐饮人哪些启发?

去年10月开始,海底捞就开始盯上了高校市场,推出了首家校园店,把精简版的海底捞火锅和服务,“复制粘贴”进了高校;

今年3-4月,又以子品牌苗师兄的方式,在高校做起了香锅拌饭的生意,为此被网友调侃为:“校园版的米村拌饭”。

现在,海底捞继续在校园市场扩展版图,首次以食堂的形式和大学生“相处”。那这次海底捞“校园食堂”有何不同?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下。

1.定义上,聚焦食堂,争做大学生的首家食堂

在定位上,海底捞的目的很明确:“争做大学生的首家社餐食堂”。我认为它这样做,背后有三种考量:

一是,把 自己在校园外食堂的经验和模式复制到校园内再重做一遍 。2020年海底捞为“试水”食堂模式,推出子品牌五谷丰登,主打川菜现炒,还跨省开了8家店。这次海底捞意图也很明显:把五谷丰登积攒下的经验,在校园餐饮中再试一遍。

二是,以“食堂”名义,扩充品类,提升利润率。 众所周知,食堂最核心的卖点是:丰富的品类,性价比的产品。所以这次海底捞应该也是想以“食堂”的方式,汇聚更多的品类,丰富自己的产品线,扩充利润空间。

三是,以品牌名义填补社餐校园食堂的空白。 这些年,市场上出来了各种版本的食堂餐饮,但大多都开在社区,很少有餐饮品牌以社餐的名义在高校市场中试水食堂模式。这就给了海底捞机会:率先布局自己的校园食堂,争做大学生的首家食堂。

2.产品上,6款产品系列,近20个SKU

海底捞校园食堂贴心地推出了 6大产品系列,分别是油炸类、粉面类、甜品类、钵钵鸡类、成品类以及饮品类 。每种系列都包含了各种丰富的产品。
l成品系列,四种口味,以自热火锅为主,包括番茄牛腩味、麻辣嫩牛味、香辣素食味,以及脆爽牛肚味。

l粉面系列,两种口味,四款产品,包括肉质鲜美的红烧牛肉面/粉、酸甜可口的番茄面/粉。

l油炸系列,油条与炸肉共三款,包括咸香酥脆的炸酥肉、外酥内软的炸茴香小油条,以及肉质嫩滑的炸鸡排。

l钵钵鸡系列,8款串串,有肉有素,肉类有牛肉串、鸡肉串、掌中宝串、脆骨鱼、素类有木耳串、花生串、面筋小串以及豆腐串。

l甜品系列,两款慕斯,口味各异,如蜜瓜味的喜乐龙龙慕斯和橘子味的熊猫形卡曼橘冰慕斯。

l饮品系列,6款饮品,如海底捞椰汁、海底捞橙汁、海底捞小青柠复合果汁饮料、草莓生椰和在桃公主酸奶。

3、价格上,最贵25元,最低5.9元,符合大众需求

产品价格相当实惠,油炸类价格在5.9元至16元之间;粉面类价格在9.9元至13元;火锅类价格稍高,最低18元,最高28元;而甜品和饮品类则在5元至12元不等。

为了为了提升客单价,扩大利润率,降低大学生的决策成本,海底捞还精心地设置了5种套餐,包括15元的番茄面/粉搭配炸鸡排、25元的番茄面/粉搭配炸酥肉、18元的牛肉面/粉+炸鸡排、18元的红烧牛肉面+橙汁/椰汁,以及16元的钵钵鸡+龙龙慕斯/熊猫慕斯。

海底捞高校食堂
背后隐藏的三种趋势
除了海底捞持续深耕高校市场外,一些咖啡品牌亦不甘示弱,纷纷进军高校餐饮领域。
例如,肯约咖啡今年5月在苏州独墅湖高校区的林泉大学城开设了首家门店,毗邻肯德基,通过“咖啡+热食”的专属套餐和多款低至9.9元的饮品,成功吸引了众多学生目光。事实上,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瑞幸等餐饮巨头早已在高校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这一现象的背后,主要源于三大市场趋势的叠加效应
首先, 品牌正积极拓展门店网络 ,覆盖包括校园在内的多元化生活场景。
其次, 团餐市场的兴起 ,特别是结合社交餐饮的团餐模式,为品牌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助力海底捞等品牌顺利进入高校市场。
最后,随着消费者对便捷性需求的不断提升, 品牌更加注重靠近目标客群 ,以更直接的方式满足其需求。

1、开店趋势:餐企为争夺“稀缺点位”,开始把店延伸到各类消费场景中去

自从餐饮市场规模突破5亿大关以来,餐饮业已成为创业者眼中的热土,吸引了大量创业者的涌入。
企查查数据显示,仅2023年一年,与餐饮相关的企业新增数量就高达412万家,这标志着餐饮行业已进入一个高度竞争的新阶段。

面对市场压力,各餐饮品牌纷纷在各类场景中开设门店,旨在构建显著的规模优势,从而有效抵御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

如海底捞积极进军高校,就是通过布局高校市场,摸索单店模式,抢占稀缺位置,为未来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高校,其他消费场景也备受关注。今年3月,海底捞与华为合作,在西安华为研究院开设了首家企业餐厅,提供400平米的用餐空间及多种服务区域。

4月,Manner咖啡与链家上海远景总店合作,尝试“共享门店”模式。此前,蜜雪冰城与邮政合作,推出了以“邮政绿”为主题的门店和系列“邮政周边”产品。

近年来,餐饮品牌对新场景的探索愈发深入,涉及校园、企业、社区、写字楼、高速公路、高铁火车站等多个领域,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和商业模式。

例如,Manner咖啡的开店策略更是无边界,从社区到商场,从写字楼到校园,再到地铁站、超市、美术馆,甚至房产中介店,几乎覆盖了所有可能的场景。无论在哪个环境,Manner都占据了有利位置,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布局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瑞幸咖啡也开始尝试新的加盟模式,提供定点加盟的方式,即由瑞幸咖啡提供可进入的场所名单,加盟商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门店情况,选择可以覆盖的场景,如工作、学习、休闲、医疗、交通枢纽、景区等。

2、团餐趋势:“社餐+团餐”正在成为高校和企业食堂的主流

山东外国语职业大学食堂除了引进海底捞外、还陆续引入了瑞幸、肯德基等众多餐饮品牌,这反映了“团餐和社餐”模式在校园食堂正逐渐占据主流的地位。

所谓“团餐和社餐”,指的是团餐企业承包高校和企业食堂后,为提升客户用餐体验,引入众多社会餐饮品牌,从而扩大食堂的美食选择。这使得如今的高校和企业食堂更像是一个美食广场或小吃集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