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交四航局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四航局”)官微。四航局始创于1951年,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策划咨询、投资、设计、建造、运营管理等一揽子方案和一体化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交四航局

党建特色品牌案例 | 以“四抓四造”党建模式,打造“创新、安全、专业、高效”的一流船舶制造基地

中交四航局  · 公众号  ·  · 2025-03-23 18:1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导 读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明确基层党组织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中交四航局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引,各级党组织积极贯彻集团党委工作部署,深入开展“七抓”工程,持续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涌现出了一大批有特色、可推广的创新模式和做法,为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有益借鉴,现开设 “四航局党建特色品牌案例” 微信专栏, 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党建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以实际行动为四航局加快建设业界领先、富有活力、受人尊敬的国际一流工程公司贡献更大力量。


以“四抓四造”党建模式

打造“创新、 安全、专业、高效”的 一流船舶制造基地

四航局航通公司船舶制造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新发 展理念为指导,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中心工作, 立足船舶及装备研发制造业务,聚焦技术创新、安全管控、人才培养和管理质效,坚持以 “四抓四造”党建模式为工作准则,引领团队立足岗位业务,苦练本领, 着力打造一个 “创新、安全、专业、高效”的一流船舶制造基地,为广东省制造业当家战略贡献“四航航通”力量。


背景介绍



装备研发与制造业务是航通公司的三大业务之一,也是其基石所在。其中,船舶制造业务占据装备研发制造的核心地位。为进一步巩固与提升竞争力,航通公司船舶制造党支部深入总结经验,着力将新会管咀厂区打造成为集“创新、安全、专业、高效”于一体的行业领先一流研发制造生产基地,奋力擦亮高质量党建品牌,塑造制造业强省示范窗口。



抓技术,“智造”创新基地

航通公司承接了全球最大的江海两用半潜驳船“四航永兴”号的设计及建造。该船长164米、宽65米,总高度超过31米,甲板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一般情况下,造船是在船台上完成的,建造完成后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滑道下水或者侧向下水。然而,空船便重达24000吨的“四航永兴”号远超四航局航通公司自有的12000吨下水滑道承载力,这对建造团队的攻坚能力提出了重大考验。

面对难题,党支部以党员突击队为抓手,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着力提升全员攻坚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查阅大量资料,参考借鉴国内大型船舶建造经验,科技攻关小组最后决定采用“分段切割+水上合拢”的方案。结合船舶各分段下水能力,将主船体分成4个总段,进行模拟分割、对接,再在水上合拢。这样一来,几个总段能在最大建造能力内同时开工,建造进度也就有了保障,船台限制条件成功破除。此外,科技攻关小组还在零件制作阶段采用了双面X型剖口焊接工艺,优化调整焊接角度、电压、预留反变形量等,加强了船体结构的精度和结构强度,系统解决全球最大的江海两用半潜驳船“四航永兴”号焊接难题,彰显了“创新四航”的品牌竞争力。

9aff332b3031b2cd382a73b69edd246.jpg

▲全球最大的江海两用半潜驳船的“四航永兴”号

抓安全,筑造安全屏障

党支部始终坚持“严”的导向和“实”的作风,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推动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关口前移,把安全生产每项工作任务都落到实处。

利用“安全生产月”等重要时间节点,结合安全宣传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加大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知识技能的宣传力度,持续弘扬安全文化,创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根据党支部特点设计载体,开展主题党日、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岗位练兵、操作法推广等活动,集中围绕安全生产关键环节和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多措并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提升 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同时,制定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的岗位创建方案、创建目标、创建措施和创建考核评价标准,明确青年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安全生产月”应急演练


抓人才,打造专业班组


面对新增订单量爆发式增长,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党支部始终坚持为党培养专业后备人才,贯彻落实“人才强企”战略,一手促研发、一手抓制造,双管齐下,全力培养各类船舶及特色装备“研发+制造”双强专业人才。

焊接是工业制造业的关键工序,党支部与航通公司饶燃创新工作室深度绑定合作,打造“科研人员+产业工人”培育平台,为智慧制造赋能。饶燃创新工作室派出专门技术人员与焊工班组人员一对一、一对多进行常态化合作,帮助焊接工人学习新操作、使用新设备。在研究掌握新工艺的过程中,工人们碰到问题可直接对接指定技术人员,形成“知识-操作-反馈-技能”的良性循环,逐步打破一线产业工人“不愿学、不敢问、无处问”的技能发展难题,并协助指导工人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养成讨论思考的习惯,为打造高质量焊接工人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经过饶燃创新工作室培养的工人,在完成“四航永兴”号半潜驳船的生产实践后,对多丝埋弧焊、横焊机器人这两项新技术、新技能的运用显得更为熟练,从“技术新手”逐步成长为“技术能手”。在党支部的支持下,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这些技术能手也成为了“辅导 员”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也学习掌握了新的焊接技术,有效提升了广州之窗超深焊缝焊接等在建的及后续项目的 生产效率和品质标准,为其他项目履约交付提供了人才保障。

▲电焊工职业技能竞赛













抓管理,打造高效车间


为进一步提升工效,缓解快速增长的订单压力难题, 党支部在航通公司党委的支持和指导下积极寻求改变,开展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确定了坚持战略引领,高位推动;坚持精益管理,提质增效;坚持机制建设,常抓长效;坚持底线思维,强基固本;坚持考核评价,务求实效等五条工作原则,紧盯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症结,苦练内功、补齐短板,全面推动精细化管理,把提质效、稳增长、防风险和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深度结合,更加注重质量提升、效率提高和效能改善。

一方面,撤销原制造中心,成立3个船舶项目和船舶生产技术部,优化管理结构,突出生产职能和资源调度,减少管理层级和跨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投资建设航通公司二期生产基地,新建生产车间,扩充产能。另一方面,强化车间管理,优化生产流程。管理团队将船体车间划分为8个区96个胎架位,可满足不同分段的同期生产;将零件组装工序从车间内剥离,另设生产场地,形成流水线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党支部还组织开展船体车间产能提升专题研讨,提出了定额产能标准和产能超额交付激励办法,努力将车间年产能从16000吨提高至21000吨。

▲航通公司船舶制造基地














取得成效


四航局航通公司船舶制造党支部全面推进“四抓四造”党建工作模式,仅2022年、2023年已荣获多项荣誉称号和工作成果。其中包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广东省制造业企业500强、广东钢结构金奖“粤钢奖”(施工类)、广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百强项目、在粤央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中交集团专业领航企业(钢结构施工专业、机电施工专业、装备制造专业);四航局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等称号。产业工人刘增业荣获广州市第七届建筑工匠技能擂台赛电焊项目金奖、“羊城建筑工匠杯”电焊一等奖;文耀标荣获2022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交集团第五届职业技能竞赛起重工决赛两项第一名,并获评“中交集团2023-2024年度技术能手”称号;刘增业、祁玉辉、李存厚在2024年中交集团职业技能竞赛-四航局电焊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前三名,并获评“中交集团2023-2024年度技术能手”称号。



经验启示


四航局航通公司船舶制造党支部通过打造“四抓四造”党建模式,为如今贸易摩擦和市场波动加大等新形势下的国企党建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一是要抓技术,“智造”创新基地;要以智慧创新强化资源协调能力,优化施工组织,改进技术工艺,夯实党建品牌“硬实力”。二是要抓安全,筑造安全屏障;要多措并举完善安全生产体系机制,提升安全管理能力。三是要抓人才,打造专业班组;要培养关键工种“自建班组”,将核心竞争力牢牢握在手里。四是要抓管理,打造高效车间;要坚持以改革推动发展,向管理要效益,以党建引领管理精细化高效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 END / ————
源丨航通公司
编辑丨梁洁瑜
责编丨全宗杰
一审一校丨郭志滨
二审二校丨吕传龙
三审三校丨肖明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