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壹心理
壹心理官微 | 关注心理公开课,每周听心理大咖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51好读  ›  专栏  ›  壹心理

一个讨好型妻子的独白:“我牺牲一切做全职妈妈,却换来老公出轨。”

壹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12-25 10:56

正文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

当有同事或朋友找自己帮忙,即便内心一百个不愿意,嘴上却依旧是“好的好的”?

每次在微信上回复别人,消息发送前都要反复思考反复修改,勉强回复后又各种心神不宁?

跟别人在一起吃饭时,明明有自己想吃的菜,却不敢主动点,最后都是“随便”?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感受,说明你很有可能,在人际关系中是“讨好型模式”。

问题来了。

我们最想讨好的那个人,到底是谁?

为什么这个人这么难以讨好?

为什么我们花了几十年还是没能讨好他呢?



一般情况下,讨好型模式是这样形成的——

童年阶段,如果家长缺少对孩子的情感回应,忽视、批评、指责甚至打骂比较多;

或者小时候跟父母有长时间的分离、频繁换学校、变换生活环境等,孩子内心就会形成一个虚假的自我。

他们在内心深处会觉得:

我是不好的,我是不被人喜欢的,我是不会被爱的,我的需要不会被满足,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受只会给别人添麻烦。

那么当我们内心深信自己不好时,怎么才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肯定呢?

讨好。

我们会下意识地变得非常乖、听话、懂事、不让父母操心,最终长成了父母期望的样子。

慢慢地,“讨好”成为了根深蒂固的模式,在日后的关系中不断重复。

可见,我们看似在讨好现在的父母、伴侣、朋友、同事。

但其实,真正想讨好的,是内心深处感受到的那个不认可自己的父母。


习惯于讨好模式的人,即使之后找了一个非常包容的伴侣,刚开始觉得非常幸福,好像一切都好了。

但时间一长,内心的模式仍会在各种关系中不断重复。

近水解不了远渴,同样现在的爱也缓解不了当年内心的匮乏。那些创伤和压抑的情绪,如果不通过心理咨询慢慢疗愈,就会影响到现在的生活。

一方面,我们由于缺乏爱和关注,所以渴望建立好的关系,不惜压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通过讨好去维持关系;

另一方面,一旦在关系中走得比较近,我们会变得焦虑、担心,甚至主动拉开距离。

因为你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信念:别人不会真的喜欢我。

最后,当关系真的变得越来越远,我们单方面验证了别人不喜欢自己的预设,这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于是,恶性循环形成了。

一方面,由于童年缺乏好的养育,我们内心会非常渴望爱和关注,通过讨好获得温暖。

但同时,我们又会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不自觉推开真正对我们好的人,从而毁掉彼此的关系。



生活在讨好模式中的人,往往会被三种情况困扰——

• 内耗比较大、总是很累

内心总是非常纠结,担心自己做不好,试图照顾所有人的情绪,在意别人评价。

这样的担心、纠结,会耗费大量的心理能量,导致精神内耗,经常疲惫不堪。

• 职业发展困难

在职场中容易吃亏,有苦劳,没有功劳。做事时,别人总是会想到我们,升职加薪却无缘。

即使有的人能力出众,成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也会因为与领导的沟通、跨部门合作、部门内部的工作安排等,让自己焦头烂额、不堪重负。

• 很难有非常亲密的关系

有讨好模式的人,非常希望有好的关系,但往往事与愿违,我们越是在关系中讨好,越难拥有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关系比较远的关系,如普通朋友、同事,通过讨好还基本可以维持一个好的关系。

一旦关系更近一些,我们就会更加在意对方的感受,主动付出很多,但这些付出往往得不到我们期望的理解和回应,我们会觉得委曲、伤害,关系渐渐变得疏远。

总的来说,有讨好模式的人,在朋友、伴侣、夫妻、亲子关系中都较难有真实的情感链接。

以我的一名来访小敏举例。

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孩子已经上高中,小的孩子上初中。当初跟丈夫结婚时,跟他一起白手起家创业,后来事业渐渐有了起色,为了照顾孩子,小敏便全职在家带孩子。

每天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起居,学校、课外班的接送,包括丈夫的生活,小敏独自一人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这一切有时让小敏很累,但也很充实,她一直是别人嘴里的好妈妈、好妻子。

一切都非常美好。

直到有一天,她无意中看了丈夫的手机,发现丈夫出轨。

这无疑像是一个晴天霹雳,把小敏美好的生活炸得粉碎。

她开始彻夜失眠,掉了10多斤,情绪决堤,极度痛苦。

咨询刚开始,小敏大多数时间都在哭。她无法理解为什么好好的一个家会变成这样。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付出了一切,丈夫却会出轨,她想知道该不该离婚,离婚后孩子怎么办。

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她内心无法承受的痛苦情绪。

一方面,她内心是不想离婚的,接受丈夫的道歉,以及不再出轨的承诺。

另一方面,她再也无法相信丈夫的承诺,她会控制不住去想象丈夫出轨的细节,让她感觉恶心。


这也是婚姻咨询中经常遇到的情况。

如果一方出轨,另一方坚决要离婚,那么情况就要简单一些,可能不需要咨询。

如果要咨询,我们会去讨论背后各种未觉察到的情绪,以及未来会面对的情况;

而如果双方都愿意修复婚姻,但出现了信任问题,这时候靠夫妻双方是很难走出困境的,需要咨询师的辅助和干预才会更有效。

之所以靠夫妻双方自己很难走出来,是因为当事人期待的是回到以前的状态,回到出轨未发生的那样。但现实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不可以装成没发生。

通过系统家庭咨询,我们会去分析原来夫妻关系模式怎么维持平衡的,现在如何建立一个新的平衡。

新的平衡不是回到以前,而是信任危机发生后,如何让双方在关系中重视体验到被爱、被重视的感觉。

我们不会因为理性上想要维持婚姻,或想要原谅对方,就能放下;我们只有在关系中感受到被爱、被重视后,才能渐渐消化出轨等问题带来的一系列不好的情绪。

在系统家庭咨询中,咨询师一般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通过新的改变的尝试,让夫妻双方在新模式中体验到另一种可能性。

小敏和丈夫通过咨询,基本重建了信任,很好地缓解夫妻关系,达到新的平衡。

同时,小敏也在咨询中渐渐意识到自己一直有讨好模式。

小时候讨好父母、老师、同学;

长大在与丈夫、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她也尽量去照顾他们的情绪和需要,只有把他们照顾好了,自己才有价值和存在感。

但这个过程中,她会有很多压抑的情绪,比如觉得委曲,觉得丈夫和孩子都不理解自己,这也会让孩子和丈夫在享受小敏照顾的同时,产生内疚感。

这是因为关系是一个系统,而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平衡。

比如夫妻关系作为一个系统,会同时有“亲密”和“独立”的需求。

在小敏的夫妻关系中,小敏基本承担了表达夫妻关系中“亲密”的需求,而丈夫表达了夫妻关系中需要“独立”那一部分的需要。

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后,小敏渐渐有了明显的变化,她以前总是通过讨好别人从而感觉自己很好,现在她会尝试主动去照顾和满足自己。

她慢慢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中。空闲时,开始健身、美容,和朋友聚会。

她第一次感受不用讨好别人,自己反而活得更轻松,更有能量。


曾经她付出所有,让自己成为一个好妻子、好妈妈,以为这样丈夫就会更顾家,但结果却恰恰相反。

如今,她把精力更多放到自己身上,丈夫反而比以前更早回家,更关心孩子的学习,参与到孩子的养育中。

发现了吗?

当新的平衡中,小敏既表达了“亲密”,也表达了一部分“独立”需求。
 
丈夫的位置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通过参与到家庭活动中表达“亲密”的需求。

而这,就是修复关系的开始。



第一,讨好模式需要的不是改变,而是理解。

当我们还是一个孩子,被父母忽视时,我们能够获得父母关注的方法很少,所以讨好模式在当年能让我们获得多一点的关注和爱,对成长是有帮助的。

只是这种模式无法适应成年后的生活、工作环境,且代价很大。它压抑了我们内心的感受和需要,阻碍了幸福。

一般在咨询中,我会和来访者讨论童年经历如何形成讨好模式。

比如小敏四岁前在外婆家长大。当她回忆到妈妈来外婆家看她要离开时,她抱着妈妈的腿不让她走,周围的人还在笑她不懂事时,她哭得泣不成声。

回到父母身边后,妈妈对她很严格,她总感觉自己不管怎么做,妈妈都不会喜欢自己。

渐渐地,她变得听话,懂事,通过讨好来获得父母的认可,但跟父母始终不亲近。

小敏回忆起这些时,嘴角挂着凄然的笑容。

她说,这些年都刻意不去回想这些经历,觉得父母不容易,自己也长大了,过去的事都过去了。

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情绪,一直在影响着自己。

第二,改变不是懂得一个道理,而是一种体验。

在咨询中,我们可以学会怎么觉察到内心的情绪和感受,体验到我们可以被人理解、值得被人理解。

渐渐地,这种体验也会内化成为我们内心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也从而发生变化。

当我们体验到可以做自己,“讨好”自己更舒服、更放松、更踏实、更有魅力时,我们自然不太会去讨好别人了。

就像小敏,当童年那些压抑的情绪,失望、痛苦、羞耻,都被看见、被理解,她终于收获了一个机会。

一个重写自己人生剧本的机会。

希望,你也可以。

赵军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动力催眠师,从业超12年,服务时长4500小时+,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

赵老师擅长以心理动力取向、催眠治疗、家庭治疗、短期焦点治疗帮助来访者解决婚姻家庭、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等议题。

为鼓励求助意愿,赵老师特地开启3个半价咨询名额,原价700元/的咨询,现价350元

学会讨好自己
↓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如果,你也难以走出“有毒关系”,在感情中患得患失,希望找回自己的安全感,又想查看、选择更多不同风格的咨询师,不妨试试壹心理的「半价咨询」,找到更合适你的那一位咨询师↓


↓点击查看更多半价咨询优惠↓


作者:心理咨询师赵军 
编辑:Lilith
图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