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小助手
科研总是太无聊,文献天书亦乏味,实验也不要不要,paper之路总遥遥。科研小助手旨在解救广大同胞于此困扰。我们会每天分享实验心得,传递最新科研资讯,解读各类专业文献,总结各类科研方法与思路,希望我们能成为各位给力的科研小助手,科研助动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产宝  ·  专利 | ... ·  2 天前  
开平广播电视台  ·  以为是糖,结果放嘴里炸了……网友:真的很像! ·  昨天  
广东台今日关注  ·  突发!美国一飞机失联 ·  4 天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送别99岁黄旭华院士!我此生没有虚度,无怨无悔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小助手

双一流高校同寝室博士生连续三次打架,背后和科研压力大的环境密不可分

科研小助手  · 公众号  ·  · 2024-07-06 23:39

正文

来源: 李明阳 科学网博客  作者:李明阳

都读了博士,想必一定是高智商的人,怎么会做出打架斗殴这等幼儿园、小学生般的非常幼稚的事情?

开学伊始,从一位在双一流学校优势学科工作的朋友那里听到 同寝室博士生同室操戈、连续三次打架的奇闻。 “没办法, 科研 压力、 经济 压力、 婚姻 压力太大又无处释放, 价值观 生活习惯 作息制度 方面的一点点矛盾,就容易擦枪走火!”

近年来,随着双一流建设、学科评估等一项又一项工程的迅猛推进,无论是导师还是博士生, 科研压力都迅速上升。 经过层层压力传递,博士生自杀、杀人的事件偶有所闻。博士生抑郁、同寝室闹矛盾早已不是新闻。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然而,目前的象牙塔, 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都是压力越来越大的单向传导 ,“狠抓、落实”成了领导的口头禅,“弯道超车、百米冲刺”成了科研常态。在教学评估、双一流建设的双重压力下,“ 整个校园,好像是一个压力越来越大却没有减压阀的高压锅,不出事才会怪呢! ”一位负责学生工作的高校中层干部在朋友圈如是说。

其实,无论是导师还是博士生,走进了象牙塔,绝大部分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也发不了财),而是多多少少有点教书育人、科研报国的高尚情怀。薪资低、待遇差、压力大、工作996,大家也都能接受。然而,多年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经历告诉他们,在承受巨大压力、付出巨大心血、牺牲身心健康的时候,收获却是令人沮丧的。

衡量基础科研,无疑是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测度应用科研,则是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然而,目前的绝大部分科研,属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梁上君子”:基础理论无法突破、科研成果停留在纸上的论文而无法转化。

单以博士生培养而言,导师的财力、精力的付出可以用巨大来形容。从财力来说,开题报告、预答辩、学位论文答辩、论文版面费、国内外会议费、实验材料费、生活补助费,每个环节都需要不菲的支出。一个博士正常毕业,花费动辄数万。如果遇到博士生延毕被学校扫地出门、停发助学金,额外支出费用更是直线上升。


从精力来说,付出的心血更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从报考阶段的沟通答疑、专业知识辅导、开题讨论、大小论文修改、评委意见回复、预答辩策略、盲审注意事项、答辩后论文修改、毕业单位推荐,所有环节都需要导师把关,仅仅毕业答辩环节的填表、签字,导师都花去了不少时间。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博士生也付出了绝大的代价, 青春的付出、经济的拮据、科研的纠结、爱情的困惑、未来的迷茫

博士是科研的主力军,博士生的科研现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科研的现状。在那么多环节监控、那么多付出的同时, 无论导师还是博士生,收获却并不如人意。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成果,对于任何一个稍具科研常识的导师说,都清楚其真实的价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