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元月25号,星期五,农历腊月二十。观察、关注与观点,《现代财经-早读早分享》,一个有思想的财经早分享。
每日晨语
人生如圆,终点亦是起点。不要奢望太多,得到的终归要失去;不要敬畏太甚,能够主宰你的,永远只有你自己。
周五,早安!
以下内容是由《现代财经》编辑部根据国内外财经类门户网站相关资讯编辑整理而成(总第1147期)。原创不易,敬请尊重。谢谢鼓励。
一、早读分享
1、统计局解释出生人口下降,专家呼吁生育友好政策。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比2017年减少20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1月23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该局人口司司长李希如的分析指出,2018年从生育孩次看,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出生人数和比重明显高于一孩。总的出生人口下降,是因为育龄妇女持续减少等因素影响。(21世纪经济报道)
2、市场监管总局部署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工作:鼓励内部知情人举报。
1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落实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19年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孙梅君出席会议。会议指出,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系社会大局稳定。2018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切,坚持问题导向,严守安全底线,保持了食品安全形势的总体稳定,但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存在差距,人民群众还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下更大力气解决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努力让人民群众少一点担心、多一点放心。(央广网)
3、交通运输部新民生任务清单出炉,260城交通卡将互联互通。
交通运输部24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19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今年实现高速公路人工收费车道手机移动支付全覆盖,实现260个地级以上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等等。交通运输部每年都会推出一批高质量的民生实事。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表示,2019年,交通运输部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列出了12件民生实事任务清单,推动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新闻网)
4、中国新药首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创新药出海仍前路多艰。
日前,美国FDA授予一款在研的BTK抑制剂zanubrutinib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先前接受至少一次疗法的成年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这款药物Zanubrutinib是由中国创新药企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新型BTK抑制剂,也是第一个在FDA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的中国自主研发抗癌新药,中国新药迈出了更加国际化的一步。国内的新药研发起步较晚,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在多个领域如PD-1、CAR-T大大缩小了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差距。(21世纪经济报道)
5、棚改变局来了!多地2019年目标“腰斩”, 专项债或独木难支。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收集整理了部分省市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近期公布的2019年棚改工作计划,发现尽管全国住房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严格把握棚改范围和标准,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全年任务。但受限于各方面原因,一些省份相比2018年,大幅下调了2019年的棚改任务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6、两部门深化会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增设正高级会计师职称。
财政部网站消息,为深化会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完善符合会计工作职业特点的评价机制,提高会计人员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会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改革后的会计人员职称层级分为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与改革前相比,改革后的会计人员职称层级增设了正高级会计师职称,为会计人员打通了进一步向上晋升和提高的渠道,拓展了会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证券时报网)
7、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的深意远不止科创板。
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市场焦点或许集中在科创板上。确实,会议对科创板提出明确要求,提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要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着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华尔街见闻)
8、全年冲出3万亿GDP,北京“减量”发展获得重大腾挪空间。
1月23日,北京市统计局官网公布,2018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30320亿元,成为继上海后第二个GDP过三万亿的城市,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实现了6.5%左右的年度预期目标。作为全国第一个提出实施减量发展的城市,北京市2018年的减量发展成绩单也颇值得关注。2018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关停搬迁361家,其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占83.4%。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京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均表示,3万亿意味着北京市经济规模上了新台阶,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
9、火币李林:2018火币全球交易量同比增100%,手续费翻倍至5亿美元。
1月24日上午,火币创始人李林发出题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火币全员信。他在信中表示,火币OTC日均交易额超过1亿美金,火币云合作伙伴已经突破100家,日交易额已经突破3000万美元。此外,他也坦言,2019年会比2018更艰难,甚至有可能比过去六年的任何一年面临更多挑战。(华尔街见闻)
10、国家网信办集中清理7873款恶意移动应用程序。
e公司讯,2018年9月以来,国家网信办会同工信部、公安部等有关部门针对社会反映强烈、侵害用户权益的恶意移动应用程序开展专项整治,发现并清理7873款存在恶意扣费、信息窃取等高危恶意行为的移动应用程序。有关负责人表示,恶意程序制作成本低、发现难、危害大,已成为窃取网民个人信息与钱财的网络工具,严重损害网民合法权益,破坏移动互联网发展环境,必须依法从严整治。(证券时报·e公司)
11、部分保险猛推保单质押贷款,最高可贷保单8成额度。
今年初,万能险结算利率普遍走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逐渐回升,各险企在银行推出的银保产品普遍强化宣传“保单质押贷款”这一功能,以增强产品的流动性。日前,从记者走访银行网点获取的多家险企产品数据来看,今年年初各险企银保渠道产品绝大多数有“保单质押贷款”功能。在贷款比例方面,多数产品可贷出保单现金价值80%的额度;在利息方面,多数险企半年贷款利率在5.5%上下浮动,最高可达6.5%,最低达3.1%。(证券日报)
12、转型当陪练,开会务车,清退潮下的网约车司机百态。
易到公开发声表示,在截至2018年12月18日的4个月时间里,公司已完成清退存量不合规驾驶员逾50万人。即使这50万的数据对于专车平台而言也还只是九牛一毛,但专车司机们已经到了不得不做决定的关键档口。如果说早两三年前专车司机们的抱怨更多的是补贴锐减开专车不赚钱了,而当下这批司机在合规化的政策红线前面对的是去还是留的问题,当然有的人还得感叹一句,“想留不能留。”(第一财经日报)
13、年货战开打:一瓶进口葡萄酒价格不如一杯星巴克。
要了解一个行业的竞争程度,春节前夕是最好的观察窗口。尤其是在快消领域,节前这段时间,是企业使出浑身解数的年度最重要战役。尽管葡萄酒行业近年来一直萎靡不振,但是今年的春节比往年可能更为尴尬一些。因为在激烈的打折促销之下,某些品牌的葡萄酒价格,还抵不上一杯咖啡。相比之下,白酒品牌的价格战显然要温柔很多。对于股市投资者而言,这些价格战中的细节,不可不察。(证券日报(北京))
14、华为发布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
华为24日在北京发布了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致力打造极简5G,助推全球5G大规模快速部署。目前,华为已经获得30个5G商用合同,25000多个5G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华为常务董事、运营商BG总裁丁耘表示:“华为长期致力于基础科技和技术投入,率先突破5G规模商用的关键技术;以全面领先的5G端到端能力,实现5G的极简网络和极简运维,推动5G大规模商业应用和生态成熟。”(中国经济网)
15、港交所李小加回应“新股频繁破发”质疑:考虑改革新股T+5定价机制。
截至2018年12月18日,包括小米、美团在内的28家新经济公司在香港上市,融资额累计约1360亿港元,占2018年募集资金总额的近一半。然而这些明星公司上市后大部分都破发了,其中一些股价还出现大幅下跌。李小加表示,港交所正在考虑将新股定价到交易的时间缩短,以让定价更接近市场。业内人士认为,缩短2日已是极限,将直接令承销商和保荐人受益,对散户也没坏处。(华尔街见闻)
16、股市收评:创指大涨逾1%,沪指涨0.41%,芯片概念股崛起。
1月24日消息,今日两市小幅高开后,早盘在芯片概念股走强带动下,三大股指全面上攻,沪指再度向2600点整数关口发起冲击,创指大逾1%,午后养殖业、5G板块的轮番表现下,各大股指维持高位震荡整理走势,两市个股涨多跌少,资金做多意愿明显增强,截止收盘,沪指报2591.69点,涨0.41%,深成指报7573.52点,涨0.66%,创指报1265.16点,涨1.12%。从盘面上看,芯片、软件、人工智能、券商等位居板块涨幅榜前列,黄金、化工、有色、煤炭等居板块跌幅榜前列。(新浪财经)
2018~2019蔡子微评《话题关注》2月份即将发布
问题、话题与选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选题集锦
你还在为选题发愁吗?你还在为学术问题凝练困扰吗?你还在为课题申报找不到话题和素材烦恼吗?
不用急, 2018~2019蔡子微评《话题关注》即将发布,内容涵盖问题、选题、话题与研究素材,是蔡子团队从2016~2018三年发布的500万文字材料,16000个选题中精心选出的代表性选题、话题和素材,可用于学术问题凝练、现实问题理论思考、课题申报和论文选题以及研究素材的现实证据。观察、关注与观点,是蔡子团队秉承的研究风格;趋势性、思想性、前沿性是蔡子团队关注的焦点,思想高度、理论深度与创新发展是蔡子团队的追求的高度。
今天是1147期,3年来,365天每天坚持0点准时推送,风雨无阻。我们目睹了中国经济的日新月异,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风风雨雨,2月份,就把这三年的观察倾心推出,期望用我们小小的思想火花,点燃中国学术繁荣的燎原之火;期望用我们的微薄之力推动中国学术理论和现实的深度融合。
2019年2月28前,敬请关注!
二、今日财经关注
中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 这在全球处于怎样的水平?
作者:
何立峰
来源:求实杂志
2019年将是中国进入中等收入的第18个年头。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如果在接下来两三年间实现经济再次加速,就有望跻身高收入行列,一如上世纪的日韩新三国。
1月16日周三,《求是》杂志刊发了发改委主任何立峰的文章,其中提到,预计201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接近1万美元。
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中国已经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地区。截至2017年,1万美元的人均GDP略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地区的GDP均值。
世行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人均GDP为8827美元,略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地区的平均GDP水平,位列第72位。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华尔街见闻制图
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银行2007年提出的概念。不少世行标准下的中等收入经济体长期停留在这一阶段,原有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矛盾显露,原有发展优势渐渐消失,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
日本、韩国和新加坡被认为是三个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进入了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典例:
-
1984年,日本开始了近二十年的强劲增长,顺利摆脱二战阴影,抓住机遇成为了高收入国家;
-
1970年代,韩国启动城市化,逐渐由农业转向工业,并大力发展制造业、航运业;
-
新加坡在80年代开始推动人才计划,培养中产阶级并扩大对海外人才的吸引,为持续的高收入奠定了基础。
按照世界银行对中等收入的标准,我们对比了中日韩新跨入中等收入国家以来,人均GNI(国民总收入,以购买力平价衡量)的增长轨迹。可以看到,中国目前还对应较为早期的发展阶段,要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还需要有更强劲的提速增长策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