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律新V品
律新社创立于2015年8月,是法律服务业知名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致力通过新媒体、产业研究和品牌服务,推动产业价值提升。新媒体矩阵有“律新V品” “律新帮” “律新V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佛商业评论  ·  无论处在人生哪一站,成为自己永远来得及 ·  21 小时前  
哈佛商业评论  ·  职场大变局来了,你还在按部就班工作吗? ·  2 天前  
鹤城发布  ·  突然公告!他确认辞职 ·  2 天前  
鹤城发布  ·  突然公告!他确认辞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律新V品

用高质量发展传唱正义之歌!海普睿诚三十而励 筑梦百年丨律新观察

律新V品  · 公众号  ·  · 2023-12-22 18:43

正文

作者丨宋翔鸿

出品丨律新社品牌服务中心

三十而立,本立而道生。


30年前,仅有8名律师的陕西海普律师事务所本着“Help”之心,踏上了一条探索法治信仰的道路。30年后,经历重组合并的陕西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海普睿诚”)已发展成为拥有300余人的区域头部律所,明确了“专业立所、人才兴所、品牌铸所、文化强所”的基本方略。


30年来,海普睿诚人坚守服务利他和执着求真的精神,用专业服务和公益担当谱写了一曲“正义之歌”,这也成为律所发展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和行动准则。而立之年,承前启后之际,如何通过律所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海普睿诚人思考的新课题。


2023年12月20日,由海普睿诚主办的“三十而励 筑梦百年——区域经济创新建设及律师事务所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于西安隆重举行。 会议汇聚了行业内外优秀专家,通过解读国内外大势及行业发展趋势,探寻建设百年律所的文化之魂与创新之道。



会议得到陕西省法学会、陕西省律师协会、西安市律师协会、西安仲裁委员会、陕西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西北政法大学、西安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西北大学法学院的大力支持,陕西省人大、政协、省委政法委、省市司法行政机关相关领导,省市律协相关领导,高等院校相关领导学者,多位全国知名律师、省内外著名企业家、多家媒体记者等300余人出席会议,全国逾5万人通过多个平台观看了会议直播,“海普睿诚”成为刷屏热词。



三十而励

喜迎八方嘉宾祝贺


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在这个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区域里,也孕育着独特的律师业文化。

12月20日上午,位于西安市雁塔区CBD的海普睿诚高朋满座,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以及曾经参与过海普睿诚发展的老同事都赶来祝贺。


▲ 陕西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 赵黎明


陕西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赵黎明 喜迎八方老友和嘉宾,作为海普睿诚的创建者之一,他用三十年如一日的热爱彰显了律师职业精神。在海普睿诚三十周年纪录片中,大家看到了赵黎明从年轻小伙到律界大佬的成长之路,不变的是眼里的光和心里的热爱,以及身边越来越多的同行者, 从共建一家所到共铸一个魂。



抚今追昔,赵黎明在致辞中讲到,1993年海普刚成立时仅有8名律师,而仅用2年就打破了“陕西没有年收入过百万律所”的魔咒;2014年推动海普与睿诚重组后,成为陕西第一家百人所、第一家收入过亿的律所;2018年海普睿诚入驻迈科商业中心,经历了理念的优化提升,迈过了特殊的阵痛时期,目标依旧没有变,那就是“以奋斗者为本,建立百年强所”。以青春之歌书写恣意人生,海普睿诚可以负责任地宣称: 始终热爱律师职业,始终追求公平正义,始终竭力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始终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作为工作准则。

星海横流三十载,岁月成碑谱新篇。30年来海普睿诚成绩斐然,已成为西安律师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法治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赢得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赞誉。


当天下午,由海普睿诚主办的“三十而励 筑梦百年——区域经济创新建设及律师事务所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西安君悦酒店举行,现场嘉宾如云。陕西省司法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艾平,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西安市律师协会监事长刘云江,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孙昊亮先后致辞,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发来视频,均表达了对海普睿诚的祝贺之情,鼓励海普睿诚人继续发挥好法治护航人作用。


▲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王树国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 就“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变革与发展”作主题报告。王树国从国际局势变化、新的工业革命爆发切入,结合数字产业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及引起人们感知认知的飞跃,详细讲述了新技术革命的特点、影响及现阶段正在或将要进行的探索与实践。王树国强调,在科学技术大融合的浪潮下,科技与法治已经成为当下的重点议题。社会生产模式的变革导致的秩序重构呼唤着、也启发着法治变革。法,是文明的护航者,希望法律工作者能够利用好、把握好技术工具,撬动经济发展,建设法治社会。


高维认知

从未来高度看当下之路


律师事务所的高质量发展是保障区域经济健康合规发展的重要前提。如何理解并实现律所高质量发展? 桂客学院院长、《民主与法制》总编刘桂明主持“律师事务所高质量发展”研讨环节,五位专家分别从国际律所标准、文化建设、区域突围等方面进行分享。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律师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律师研究会副会长 王进喜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律师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律师研究会副会长王进喜 在“如何回应培育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的要求”主题演讲中表示,可以从四个维度判断一家律所是否是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首先,要有一定的规模和显著营收;其次,人力和产品要有专业化的能力;再次,要有治理结构;最后,要有独特的文化和社会责任。他还指出,国际一流律所的管理有更高要求,这不仅是商业管理,还涉及技术问题、法律问题和商业问题,是多维管理的集合。


▲ 著名文化学者、教授,哲理中国画创始人,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 王家春

著名文化学者、教授,哲理中国画创始人,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王家春 在“《道德经》高维智慧为律师赋能”演讲中指出,《道德经》最珍贵的地方是给人一种高维的思维方式,对于律师来说,可以借用《道德经》的思维方式指导、赋能自己的工作。如理解万物皆有正反合,即换个角度,从委托方看问题,可能会有全新的视角和解决之法。

▲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原秘书长 韩秀桃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原秘书长韩秀桃 在“人文精神与律所文化”演讲中指出,律师是组织化的品牌,律所是品牌化的组织,律所管理是基于一种组织的文化,是一种温和而持久的力量。一家律所如果没有管理,就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律所。未来的律所竞争一定要注意发挥组织优势,要深挖律所“护城河”。


▲ 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原副会长 章靖忠

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原副会长章靖忠 针对“律所文化建设”进行了分享,他指出,要用文化来提升组织力。因为律所是一个弱组织,要变成一个强组织,就要靠文化加持。在此过程中有三个路径:第一,用战略提升信心;第二,用人性化的制度吸引人;第三,有打造共同体的意识。他还强调,文化是管理背后的重要力量,它看似无形,其实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律所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是一个重要的生产链。


▲ 上海之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智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CEO 洪祖运


上海之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智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CEO洪祖运 在“区域律所的突围”主题分享中指出,区域律所面临着市场整体增速放缓、行业内卷严重、全国性规模大所争夺市场份额的三大困局;同时,他也从区域做大、跨区域布局、公司化运营、专业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给出了突围建议。

▲ 桂客学院院长、《民主与法制》总编 刘桂明


桂客学院院长、《民主与法制》总编刘桂明 用“向外的眼光、向上的力量、向内的修炼、向善的形象、向前的角度”对5位演讲者的分享进行了总结。他说,律师行业有一个普遍规律——3年看稳定,5年看发展,8年看提升,10年看创新,20年看转型,30年看传承。要看到管理规则中的文化内涵,这种内涵既有专业精神,又有职业精神,还有行业精神和事业精神。律师既是职业,也是专业和事业;而要让律师成为一项事业,就必须靠文化进行赋能。


落地实战

6家区域头部律所智慧融合


中国律师业正在迎来新一轮规模化浪潮,区域律所如何立足当地、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不仅需要专业实力,还需要智慧和定力。主旨分享环节的精彩内容提升了大家的认知维度,研讨会的圆桌讨论则围绕“律师行业发展与创新之道”展开,来自北京、浙江、四川、安徽、青海、陕西等地的大所和区域强所代表坐而论道。 律新社创始人、CEO王凤梅 主持了圆桌讨论。

▲ 从左到右依次为:律新社创始人、CEO王凤梅,陕西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党委委员杜娟,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晓健,青海树人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岩,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廉高波,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朱炜,四川明炬律师事务所党委委员、执委会委员霍子诗

陕西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党委委员杜娟 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区域律所和北上广大所的规模和人均创收都不同,除了利润率、人均创收等方面,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人才建设。2023年,海普睿诚管委会出台了一项人才引进方案,从软硬件上给予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在不断精进长板的同时,也对律所专业上的短板进行弥补。这项举措在提升律所整体专业化水平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同时,海普睿诚还通过多方举措加大对青年律师的培养,用灵活的利益分配制度激发律师之间的合作共享。


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晓健 认为,律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要有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定位;其次要有包括业务建设、人才建设、管理建设的支撑体系提供支持;最后还要有相对优势的服务能力。这三个要素共同沟通协助、共同配合,构成了律所高质量发展的闭环。在发展探索中,天禾逐渐在安徽找到了资本市场领域的服务优势,这也促进天禾在创新的法律服务产品和传统服务的产品精细化上都作了有益的探索。同时,结合安徽进入长三角的战略,天禾把自身的发展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结合起来,在长三角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和品牌认可度。

青海树人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岩 认为,律所的高质量发展可以概括为“三高”: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二要有高质量的业务,三要有高效率的管理。只有实现了这“三高”,才能说明律所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他进一步指出,选拔人才比培养人才更重要。在培养人才方面,树人设立了导师制,除了辅导业务,还给青年律师辅导心理和思想;在业务质量方面,在遇到客户的重大疑难复杂问题时,树人会集合各个专业的力量一起为项目服务,提供方方面面的法律咨询意见;在管理机制方面,树人让更加有管理能力和经验的人进行律所管理。

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廉高波 对律所高质量发展的理解是“三强”,即很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很强的专业服务能力和很强的创收能力。只有这三个能力同时具足,才能说明律所是高质量发展。他认为,律所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首先是要做大规模,而“做大做强”的“强”就是指高质量发展。如果没有规模优势,实际上就不具备“强”的基本条件。但“做大”也是适度发展规模,绝对不是盲目追求规模。比如康达在进行规模化发展时,只选择在省会城市或一线城市布局,对于新一线城市则不会再向下扩张。

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朱炜 认为,律所的高质量体现在业务高质量、人才高质量和管理高质量三个方面。具体在业务方面,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六和依托杭州特殊的数字经济发展特色,将业务聚焦在破产资本市场和涉税方面,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绩。六和还非常重视人才培养,通过青训营等模式培养符合六和文化和价值观的人才。他同时认为,在管理上一是要高效提升运转,二是要让事务所成为很好的资源交换平台,三是管理层要保持更新,要有新鲜的血液。


四川明炬律师事务所党委委员、执委会委员霍子诗 总结了凝聚律所高质量发展三个关键词:文化、组织和科技。据他介绍,明炬是在10年前重组成立的,当时成都法律服务市场中的30余家律所面对北上广大所的进入和竞争选择抱团取暖。明炬的底层逻辑是“一人一票”,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没有最后的否决权,140余名合伙人股份均等,明炬在10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文化和价值。由于拥有众多在各专业颇有成就和声望的优秀律师及其团队,明炬迅速发展成为一家专业精度高、业务门类产全、业务涵盖法律服务全领域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

除了对高质量发展的探讨之外,围绕应对数字化经济时代面临的挑战,大家还从 拥抱数字化、科技创新、思维创新、与第三方机构的契合和匹配等方面 进行了探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