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康
传播健康讯息,共享健康人生。中国第一健康养生信息平台,致力于提供最好的健康服务,随时随地享受健康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生活研究所  ·  这几种像奶茶的饮料,建议减肥控糖人常喝! ·  2 天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真心建议:睡前千万别把手机放床头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健康

年年体检,为何一查出癌就是晚期?医生曝光漏检这几项,等于白检

健康  · 公众号  · 养生  · 2019-12-29 09:02

正文


  编者按

生活中总能听到这样的感概:我的某位亲戚朋友每年都体检,都没发现问题,谁知道最近却查出癌症,还是晚期!因此,常有人发出疑问:体检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有些大病还是查不出来?


本文指导专家:

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 曾维根

北京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 张晏

1


为啥年年体检,还是会突然生大病?


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曾维根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普外科曾医生”曾谈到,正规的体检可以发现早期病变,可以防范于未然。然而,国内的体检确实存在一些不正规或者不规范的地方,可能会出现漏诊或者误诊。比如:


1)体检套餐千篇一律


很多单位的体检项目,不会根据我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家族史、既往疾病等情况,选择不同的体检项目,最多会根据我们的年龄,适当增减一些体检项目。


千篇一律的体检套餐,容易遗漏一些早期病变,有人说去年体检还一切正常,今年怎么就变成癌症晚期了,很有可能就是没有选对体检项目。例如你有一级亲属患胃癌,那么你属于胃癌高危人群,应该从40岁起开始接受胃镜的筛查。


2)忽视一些重要的体检项目


有一些体检项目,价格比较贵或者体检的过程不太舒服,被很多人拒之于千里之外。例如直肠指检,可以发现70%至80%的直肠癌,但是直肠指检需要暴露你的隐私部位,医生用手指深入你的直肠,会有一些不适感,很多人就会拒绝这一项检查。


还有胃镜和肠镜,是发现早期胃癌和大肠癌最重要的手段,但是因为有不适感,价格比较贵,很多人拒绝胃镜和肠镜检查。


3)没有重视异常的体检结果


做完体检之后,体检结果一般都会直接邮寄给患者本人,有一些异常的指标,会特别注明,还会有医学解释。


大家看到这些异常的结果之后,如果自己看不懂或者不太明白,应该去医院就诊,让专业的医生给你解释,还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采取一定的治疗。

2


每个年纪体检有侧重!


1)20~30岁重点关注:传染病

项目:肝功五项、血常规、胸部x光


20来岁,身体各项功能包括抵抗力最佳,不用体检?并不是!

出生的时候会注射多种疫苗,这些常规疫苗大多并非终身免疫。到了20多岁,人体内抗体很可能已经低于正常防御水平。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补种疫苗,身体就会处于无保护的危险状态。


此外,20多岁的年轻人刚毕业走上社会,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各种肝炎、消化道感染的几率就增加,再加上年轻人处于性活跃期,所以感染性病等各种传染病的机会也就大了。

专家建议:


建议20多岁的年轻人体检时,要注意传染病的筛查,比如肝功五项和血常规;


还要注重胸部X光的检查,因为肺结核在年轻人中也很多见。


推荐20~30岁的重点检查项目表:


女性

男性

身高、体重、腰臀围(每年)

身高、体重、腰臀围(每年)

腹部超声(每年)

腹部超声(每年)

胸部X光(每年,备孕已孕除外)

胸部X光(每年)

肝肾功能(每年)

肝肾功能(每年)

血压、胆固醇(每年)

血压、胆固醇(每年)

盆腔和宫颈检查(已婚女性每年)

宫颈涂片检查(每年)

睾丸检查(每年)

皮肤检查(每年)

皮肤检查(25岁后每年)



2)30~40岁重点关注:血糖、血脂、血压


项目:餐后血糖、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


30岁关注血糖是不是有点早了?


不早!现在人相比从前普遍“吃得多、动得少”,加上忙于事业,应酬多,压力大,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普遍提前,人在30几岁发病也不在少数,尤其是糖尿病前期人群检出率很高。

专家建议:


建议30岁以上的人群至少一年做一次血糖检查,而且不仅限于查一次空腹血糖,因为50%左右的糖尿病人空腹血糖不一定升高,但餐后血糖会明显升高。


大部分年轻人体检空腹时测血糖没问题,但餐后血糖却很高。所以应该同时查一次餐后血糖,或做一次糖耐量试验。


有条件的人也可以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更加准确。


推荐30~40岁需要增加的重点关注项目表:


女性

男性

身高、体重、腰臀围(每年)

身高、体重、腰臀围(每年)

血压检查(每3月到半年)

血压检查(每3月到半年)

血脂检查(每年)

血脂检查(每年)

血糖检查(每年)

血糖检查(每年)

腹部超声(每年)

腹部超声(每年)

乳腺检查(每年)



3)40~50岁重点关注:心血管病变


项目:心电图、血脂、血压、心脏检查、心血管检查


以前人们认为到了五六十岁再关注心脏健康也来得及,现在40岁就得开始关注心脏。


心脑血管病年轻化,40来岁的人英年早逝早已不是新闻。如果心脏问题不能早发现早诊治,突然出现急性心梗、冠心病时,其猝死率反而比习惯了防范未然的老年人更高。

专家建议:


人在四五十岁时,心脏和血管都会有一个明显的老化,弹性大不如前,特别是对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来说,定期检查很有必要。


建议该年龄段人群每年定期检查心血管健康,记好血脂、血压等指标。


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向量图检查、冠脉造影等具体筛查项目要根据不同病情来决定,可咨询专科医生。


推荐40~50岁需要增加的重点关注项目表:


女性

男性

乳腺检查(超声和(或)钼靶,40岁以上,每年)

前列腺检查(排尿困难者每年一次)

血压检查(经常)

血压检查(经常)

血糖、胆固醇、心脏检查、身高、体重、腰臀围(每年)

血糖、胆固醇、心脏检查、身高、体重、腰臀围(每年)

幽门螺旋杆菌呼气实验(每年)

幽门螺旋杆菌呼气实验(每年)

腹部超声(每年)

腹部超声(每年)

肺癌低剂量螺旋CT(家族史、吸烟史)

肺癌低剂量螺旋CT(尤其有家族史、吸烟史)

卵巢检查(有卵巢早衰或家族史,每3年一次)

结肠癌筛查(每2年一次)



4)50~60岁重点关注:骨密度和癌症早筛查


项目:骨密度检查、大便常规、肠镜、胃镜


到了50岁,女性一般刚刚绝经,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钙流失增加,因此患骨质疏松的女性要远远多于男性。50岁的人,如果出现浑身疼痛、易骨折等症状,就该考虑患有骨质疏松症了。


除了骨骼,50岁的人还应关注肠道健康。在做肠道体检时,要更加注意肠息肉、慢性溃疡等病变,防止这些小的病变发展成肿瘤。

专家建议:


这个年龄段的人一般都或多或少出现骨质疏松,建议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


普通人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大便常规检查,每两到三年做一次肠镜和胃镜检查;


而有既往病史等的高风险人群,则应该每年都进行一次胃镜和肠镜检查。


推荐50~60岁需要增加的重点关注项目表:


女性

男性

胃部疾病筛查(胃镜 每2年一次)

胃部疾病筛查(胃镜  每2年一次)

结肠癌筛查(每2年一次)

结肠癌筛查(每2年一次)

卵巢筛查(每年)

前列腺筛查(每年)

骨密度检查(绝经后每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