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鲸新闻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解析财经要闻,记录时代变局,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VC/PE/MA金融圈  ·  哪吒2票房破105亿,成都赢了 ·  22 小时前  
七厘居  ·  中国股市: ... ·  昨天  
七厘居  ·  中国股市: ... ·  昨天  
法询金融固收组  ·  债市: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交通银行总行2025校园招聘公告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蓝鲸新闻

货币基金收益率低位徘徊,管理费率居高难降,券商管理人“吃相难看”

蓝鲸新闻  · 公众号  · 金融  · 2025-02-14 18:13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关注券商货币基金费率问题。投资人赚取的收益远低于管理人的管理费,导致收益雪上加霜。市场利率下行,货币基金收益集体进入“1字头”,全市场货币基金加权平均7日年化收益降至1.2%。券商货币基金收益更是远低于平均水平,加权的7日平均年化仅有0.87%,主要因为券商收取高额管理费。部分券商货币基金的管理费率高达0.9%,而投资人实际收益却低于这一数字。市场最大的券商货币基金收取高额管理费,但为客户赚取的收益与之相比显得较少。随着货币基金收益被压缩,如果管理费依然高企,后续机构赚取的利润可能会超过股民。尽管券商货币基金前身保证金产品曾经对股民有利,但现在管理费高昂却不再合理。保证金理财具有无感的特点,投资者和管理者对此缺乏关注,费率调整未能及时跟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高额管理费侵蚀券商货币基金收益。

券商货币基金收取高额管理费,导致投资人实际收益较低。

关键观点2: 市场利率下行影响货币基金收益。

由于市场利率持续下行,货币基金的收益集体进入“1字头”,使得投资人的收益更加微薄。

关键观点3: 券商货币基金费率高于公募货币基金。

券商货币基金加权平均费率为0.68%,远高于公募货币基金的0.25%。

关键观点4: 保证金理财的特点及历史背景。

券商货币基金前身是保证金产品,主要承载的是股民股票账户中闲置的资金。早期产品有超额收益支撑高定价,但现在市场环境和规则变化,费率仍然高企不再合理。

关键观点5: 费率调整缺乏关注。

由于保证金理财具有无感的特点,投资者和管理者对其缺乏关注,费率调整未能及时跟进。


正文

图片

蓝鲸新闻2月14日讯(记者 敖玉连) 投资人赚0.7%,管理人赚0.9%,券商的货币基金在费率上迟迟未与公募对齐,这让本就微薄的收益,雪上加霜。

市场利率持续下行,货币基金的收益集体进入“1字头”。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共370只货币基金,加权平均7日年化收益,已经跌至1.20%。其中,券商管理的货币基金收益远低于平均,49只券商货币基金,加权的7日平均年化仅有0.87%。

而这主要受累于券商提取了高额管理费。

货基的7日年化是费后收益,也就是扣除管理费、托管费的到手收益。目前,券商管理的49只货币基金,管理费率区间在0.9%-0.2%,其中,20只管理费都在0.9%的高位,高费率规模高达4157亿元。横向对比,券商的货币基金加权平均费率为0.68%,而公募货币基金仅有0.25%。

20只高费率券商货币基金

在低收益面前,高费率的侵蚀性更明显,且悄无声息。

券商的货币基金已有近半数出现收益倒挂:21只券商货基的7日年化收益,已经低于管理费率。例如,招商资管智远天添利、银河水星现金添利最新7日年化0.71%,而管理费都是0.9%。这意味着投资人收益0.71%,管理人收益0.9%,代人理财的背后,管理人赚得比投资人还多。

从到手资金来看更直观,全市场最大的券商货币基金,华泰紫金天天发,2024年上半年收取管理费2.84亿元,为客户赚了3.60亿元。相似的,招商资管水晶收取管理费1.76亿元,为客户赚了2.24亿元,也就是说客户和管理人利润接近六四开。

而随着货基收益被压缩,如果管理费仍然在0.9%高位,后续机构或赚得比股民还多。

券商货币基金的前身是保证金产品,主要承载的是股民股票账户中闲置的资金,用于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事实上,与公募货币基金相比,券商货币基金主要是站内股民的闲钱,股票账户一次签约后便自动划存,通常不在其他三方代销,省去了客户维护费。

2012年,券商保证金产品面世。国泰君安、华泰等都入局自研产品,部分则是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例如国金证券和腾讯做了佣金宝,一时间,券商的闲钱管理如雨后春笋快速涌现。

“在此之前,闲钱投资和活期利率之间的利差,都是券商自己拿去了。2012,各券商推出保证金货币基金,才分利给股民。”一位参与设计佣金宝的腾讯人士向记者回忆,这是一件券商让利的好事儿。

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监管要求券商资管大集合产品开始公募化改造,保证金产品也在改造名单中。2021年11月,保证金理财陆续转型成公募基金,产品的投资范围更严格,例如投资的企业债应该是最高信用评级、不能再投资ABS等。此外,信息披露、流动性要求等都向公募靠拢,以更透明、规范的方式运行。

其实,参公后管理费也有变动。例如华泰紫金天天发,之前会收业绩报酬,转公后费用固定为管理费+托管费。

从浮动变成固定,并不意味着从贵变得便宜。目前,大部分券商保证金理财是这样收费的:如果7日年化高于2倍活期存款利率,则收0.2%-0.3%,否则收0.9%。事实上,要超越2倍活期利率非常简单,常年收取0.9%是常态,这一高费率在货币基金中非常扎眼。

据中基协年报,券商保证金产品转为货币基金后,全市场货基平均费率骤升:2020年平均费率0.23%,2021年飙至0.90%,2022年为0.86%。

而对于券商货币基金畸高的费率,多方各执一词。

有券商资管人士称,高费率是存在合理性的,券商货币基金属于保证金理财,与公募货基相比,投资门槛更高、投资标的不同,定价标准和定位都不一样。

一位利益无涉的理财子高管则记者表示,高收费有历史合理性,早期券商货基是可以投资ABS等资产,能够提供高于其他活钱理财的收益(早期预期收益在4%-5%之间),超额收益支撑了高定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