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行家杂志
弹指一挥间,金融二三事。最前沿的行业资讯,最辛辣的时事点评,且看金融界风云变幻,尽在银行家盛宴独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工商银行  ·  新春走基层 | 金融送暖 “贷”动农贸市场欣欣向荣 ·  3 天前  
进出口银行  ·  进出口银行举办2025年迎新春联欢会 ·  昨天  
中国银行  ·  “中行红”辉映“中国红”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银行家杂志

封面人物 | 王金山:普惠金融是农商银行的责任担当

银行家杂志  · 公众号  · 银行  · 2019-10-15 14:42

正文

北京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金山


发展普惠金融是国家战略,是我国金融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路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农商银行作为我国支农支小的重要力量,发展普惠金融,既是坚守初心、坚持主业、回归本源的重要体现,又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长期以来,对民营小微企业、三农等客户的金融服务是短板和弱项,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集中的领域,亟须建立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解决这些社会难点痛点问题,通过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度、可得性和满意度,使普惠金融客户能够及时获取价格合理、操作便捷、使用安全的金融服务。


农商银行发展普惠金融意义重大


发展普惠金融是新时代农商银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政治任务,是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民生的责任担当,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也是农商银行自身未来战略转型、夯实业务基础的重要机遇。


发展普惠金融是农商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最直接体现。农商银行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自身的重要使命,通过发挥点多面广、覆盖城乡的优势,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小微、三农以及扶贫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消除社会隐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农商银行积极主动承担对社会和谐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社会责任,有助于增强员工、公众、政府和社会的认同感,为农商银行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发展普惠金融是农商银行推动自身业务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中国经济已由中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银行混业经营的加快等都使得银行业竞争越发激烈,企业的融资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银行利润空间不断收窄,传统的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农商银行的发展。未来,农商银行需要在维护好现有客户的同时,探索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借助外部数据资源,运用新思维和新技术,突破传统营销服务模式,深入分析和挖掘小微、三农、贫困人群等客户的价值潜力和巨大商机,提升服务长尾客户能力,优化客户结构,不断提高农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发展普惠金融是农商银行天然优势的延伸。农商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在市场定位、客户关系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一是从战略定位看,长期以来, 农商银行深耕本土,战略定位服务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金融客户。二是从客户关系看,农商银行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与当地客户接触机会更多,人缘地缘优势更有利于同三农、小微客户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三是从组织架构看,农商银行比大型银行的组织结构层级相对简单,决策链条较短,在制度和流程上更为灵活,可以更好地满足三农、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


北京农商银行

普惠金融实践取得积极成效

近年来,北京农商银行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上,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使命担当,深耕本土,专注主业,主动下沉服务重心,着力调整客户结构,创新产品和服务,以根植于心的热忱, 努力把发展普惠金融的国家战略落实到位。


进一步发挥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北京农商银行充分发挥自身网点覆盖面广、人缘地缘等优势,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和农民需求,制定与农村经济总量和产业特点相适应的发展方向、战略定位和经营重点,围绕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和优势产业集群,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和贷款授信方式。在金融支农实践中,北京农商银行针对京郊农户经营创业,开发“新农家”农户贷款系列产品。为配合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环境整治,推出集体产业、旧村改造、重点村改造、保障性农民回迁安置房建设、资产量化等新农村建设贷款产品体系。为盘活农村沉睡的资产,创新研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集体资产经营权质押等金融产品,促进了农村“三块地”改革,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全力推动民营和小微业务发展。北京农商银行积极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政策要求,强化责任担当,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特点,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建设,积极推动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目前,北京农商银行已设立普惠金融部,配置小微企业专项信贷规模,制定专属的服务方案、审批流程和考核机制, 适度提高小微企业风险容忍度,打造小微企业融资的“绿色通道”。开发“快捷贷”“租金贷”、首都职工创业小额贷款等小微企业特色产品,与首金所、北京市产权交易中心等单位合作,推进开展小微企业地区债等业务。成立文创金融服务中心和文创金融特色支行,大力发展文化金融和科技金融,打造文创特色银行,促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速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跨越式发展。


积极探索金融扶贫新模式。按照上级关于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北京农商银行围绕贫困乡村、贫困人口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金融需求,瞄准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贫困人口,发挥在渠道、资金、产品、科技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为了提高精准扶贫效果,北京农商银行与北京延庆区珍珠泉乡庙梁村等偏远贫困地区开展共建“一企一村”结对帮扶活动,通过派驻干部、党支部共建、产业帮扶、金融知识进村入户、支持当地产业发展等活动,带动贫困农民增收致富,促使扶贫工作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借助金融科技力量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辐射区域。北京农商银行顺应乡村振兴的新需求、新业态,积极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深度延伸村级服务渠道,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填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的空白、扩大金融辐射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扩大金融服务辐射区域,北京农商银行在偏远地区设立乡村自助店、乡村便利店、村村通服务点等金融服务点,大力推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智能银行等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电子服务渠道,开发 “银政惠民账户”“亲情速汇通”等特色支付产品,较好地解决了偏远地区农户金融服务难的问题,为促进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优化农商银行

普惠金融发展的保障措施


做好普惠金融服务是农商银行的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面对新形势,农商银行应坚定决心,增强信心,根据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普惠金融优惠扶持政策和差异化金融监管要求,配套建立与普惠金融发展新路径和新趋势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推进一体化经营、综合化服务和系统化管理,从战略发展、组织架构、创新服务、风险防控、资源配置等方面促进和保障普惠金融服务的持续发展。


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在农商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设立专门委员会,负责制定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战略规划、基本管理制度,协调、推进普惠金融业务的管理和发展。在总行层面成立普惠金融部,承担普惠金融业务的政策研究、规则制定、产品研发、风险管理等职责, 牵头协调、督促各部门及分支机构开展普惠金融工作。有条件的农商银行还可考虑在分支机构成立专门的业务团队,构建一整套自上而下的垂直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全面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发展、产品研发、客户拓展、渠道建设、风险管理等工作。


开展普惠金融创新服务。一是创新产品。全面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 全面加强和提升客户关系管理,针对普惠金融客户“短、小、频、急”以及抵押物少等融资特点,通过细分客户,细化产品,研发适合客户需求、风险可控的多元化、特色化金融产品。二是简化流程。整合归并优化业务流程和产品研发程序,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模式,简化办理手续,提高审批效率,满足普惠金融客户全方位、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三是加快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中的应用。以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为基础, 整合内外网数据资源,优化普惠金融服务平台,通过金融数据的采集、整合、挖掘及分析,为普惠金融客户画像,不断提高线上获客覆盖面和精准营销能力。四是通过移动终端为客户提供实时产品体验、客户信息及影像采集等实时办理服务,突破客户服务的时间和地域限制。


构建普惠金融风险控制体系。应从资信调查、贷款流程、贷款追踪、违约评估等多个方面重构全新的风险评估体系,以便适应普惠金融业务特点与产品特征。以科技开发和技术应用为手段,结合客户的融资需求、交易需求、应收账款管理、财务管理等,构建适合普惠金融服务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应用系统平台、前瞻性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和风险预警系统,从多维度、多角度判定普惠客户的信用风险状况,实现集约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智能化风险防控水平。同时,尝试引入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与商会、协会、当地政府、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单位合作, 共同承担业务风险。


建立专门的资源配置机制。一是在信贷资源配置方面,农商银行可对普惠金融的信贷规模、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及风险资产考核、经济资本等实行倾斜性配置措施。二是在考核和资源配置方面,综合考虑人员规模与结构、业务发展阶段以及经营目标实现等因素,建立与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情况相适应的人力费用管理机制,设立专门普惠金融考核指标,并给予普惠金融业务专项的绩效奖励、营销费用配置。加强对金融科技、数据分析和平台建设的投入,匹配专项预算。三是在流程建设方面,建立区别于普通业务的差异化授信审批机制,提高普惠金融业务授信审批效率。建立一体化客户服务流程,实现跨部门、跨条线合作。四是在容错纠错机制方面,结合区域信用环境、主要产品结构等因素实施差异化的风险容忍度,适度提高预留试错成本。根据普惠金融产品的风险构成、管理技术等特性,不断完善尽职免责机制,解除部分基层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恐贷症”。


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普惠金融健康协调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为农商银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建议政府部门尽快统一数据标准与格式, 打破数据资源部门间的“信息孤岛”格局,整合散落在金融机构、司法、工商、税务、公用事业单位、征信、互联网公司等部门的信用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普惠金融服务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完善扶持政策。在贷款规模、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存款准备金率核定、宏观审慎监管MPA、资本计量、不良贷款核销、再贷款、再贴现、发行债券等方面对农商银行进行差异化安排,引导农商银行加大对普惠金融的信贷支持。三是健全产权市场制度。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知识产权等财产的确权、评估、交易等操作规范,为产权抵质押处置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四是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深入推进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和诚信体系建设,解决贷款案件判决难、执行难等问题,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


作者系北京农商银行党委书记、

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