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苏宁易购
7
月
31
日发布
2018
半年度业绩快报:
预计上半年实现收入
1107.86
亿元,同比增长
32.29%
,利润总额
59.15
亿元,同比增长
1817%
,归母净利润
59.97
亿元,同比增长
1957%
,
EPS 0.65
元。
公司
2017
下半年以来执行力强化,
2018
年以来加速布局线下入口,迎来外部环境和自身改善下的成长新机遇。公司此次预告
2018
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59.97
亿元,扣除出售阿里股份带来的约
56
亿元投资收益影响,我们测算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约
4
亿元,同比增
35.85%
符合我们此前预期,也落于公司一季报所预告的业绩区间内,延续
2017
年以来高成长,且规模与利润结构均有优化,效率改善逐渐显现。
1. 2018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
32.29%
,
2Q
收入增速保持良好。
公司上半年总商品销售规模(线上线下合计)为
1513.19
亿元,同比增长
44.63%
,其中中国大陆同比增长
44.61%
,我们测算
1Q
、
2Q
各同比增长
47.45%
、
41.77%
。
上半年收入
1107.86
亿元,同比增长
32.29%
,其中一、二季度各同比增长
32.76%
、
31.91%
;上半年线下家电
3C
家居生活专业店同店增长
5.26%
,一、二季度各同比增
5.86%
、
4.66%
(表
2
),相比行业二季度增长显著走弱的状态,苏宁在
2018
年二季度的收入增速及其同店增长依然保持良好。
此外,苏宁易购直营店深耕三四级市场,经营模式日趋成熟,效益逐步体现,上半年可比店面收入同比增长
24.74%
。苏宁红孩子店经营模式逐步探索成熟,经营质量稳步提升,上半年可比门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49.08%
。
2. 2018
上半年线上
GMV
同比增长
76.51%
至
883.22
亿元,其中自营同比增
53.4%
至
634.53
亿元
,开放平台同比增长
186.71%
至
248.69
亿元。分季度,线上
GMV
二季度同比增长
72.62%
,虽较一季度的
81.5%
有所回落,但表现仍旧良好(表
2
)。
得益于公司在百货、超市、母婴、家居建材等垂直品类方面加大商户引进力度(该类新进商户占比上半年公司引进商户
71%
),以及进一步优化平台规则,加强商户管理和支持力度,加快物流、金融、售后等开放以赋能商户,降低其运营成本,开放平台上半年的
GMV
增速大幅提升,一、二季度各同比增
181.48%
、
192.52%
;自营业务保持良好增长,一、二季度自营
GMV
各同比增
55.15%
、
52.13%
。
公司持续发展移动端,进一步丰富家居生活、超市百货等品类,加强社交及内容营销,有效运用乐拼购、推客等营销工具产品,提升用户活跃度,提高转化率。截至
6
月底,零售体系注册会员数
3.57
亿,
6
月苏宁易购
APP
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
64.34%
,
2018
年
618
大促移动端订单数占比
92.86%
。
品类策略上,①公司继续巩固智能
3C
及大家电品类的优势,通过新品首发、买断包销、差异化单品等方式,提升销售规模及商品毛利率水平;结合消费升级,加大高端家电、中央集成产品以及美容健康、生活家居等类目的引进,完善供应链的同时推进双线融合的场景化营销;②大快消品类上,以超市生鲜、酒水、辅食、玩具、童车童床作为重点发展类目,以苏宁小店、苏宁红孩子店为载体,补强超市、母婴供应链建设;百货方面重点拓展男装和运动类目。
毛利率与费用率:(
A
)
综合毛利率基本持稳
:上半年加强差异化商品运作并积极推进开放平台、金融、物流业务的发展,相应带来增值服务收入增加。(
B
)
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
0.06
个百分点
:固定费用规模效应显现,抵消人员费用率上升及广告促销投入加大等影响,上半年运营费用率同比减少
0.11
个百分点;线上销售规模快速提升,带来支付手续费增加,财务费用率略增。
3.
门店方面,大陆地区净开
1670
家,香港净增
1
家,日本净关
3
家,各类门店总数
5578
家。
截至
2018
年上半年,公司在全球共计拥有包括云店、常规店、苏宁易购直营店、母婴和超市专卖店各类店面
5578
家,其中自营门店
4813
家,零售云加盟店
765
家。
(
1
)家店
3C
店:
2018
年上半年新开云店
21
家、升级改造云店
19
家、置换
/
关闭门店
31
家,新开常规店
47
家,净增门店
37
家;期末共拥有云店
363
家、常规店
1144
家(旗舰店
100
家、中心店
376
家、社区店
668
家)、苏宁易购县镇店
29
家,门店合计
1536
家。
(
2
)红孩子母婴店:上半年新开
25
家,关闭
1
家,截至期末共
77
家。
(
3
)超市店:苏鲜生超市,面积为
3000-5000
平米,打造“生鲜
+
餐饮
+
超市”模式,上半年新开
1
家,截至期末共
10
家。
(
4
)苏宁小店:定位于社区、城市
CBD
、交通站点的便利服务,面积
80-200
平方米,以便利店和独立
APP
组合,满足消费者购物、餐饮、本地生活服务等各类需求,上半年新开
709
家(不含拟收购的上海迪亚天天店面
308
家),截至期末共
732
家。公司计划下半年加快苏宁小店的网点布局,推进苏宁小店在全国范围的覆盖。
(
5
)易购直营店:面积
200-700
平方米,是公司加速下沉县镇市场的智慧零售端口,自营外公司还打造了“零售云”加盟平台,开放输出苏宁在供应链、仓储、金融、
IT
等方面的核心能力,赋能中小零售商。上半年新开易购直营店
349
家,升级置换
/
关闭直营店
172
家,期末苏宁易购直营店数量达
2392
家;上半年新开零售云加盟店
726
家,并储备了近
700
家加盟店资源,截至期末共有
765
家。
4.
物流加强仓储能力建设,
2018
年上半年物流社会化营收(不含天天快递)同比增
118.49%
。
上半年内公司新投入使用
4
个物流区域配送中心、
1
个自动化拣选中心项目,截至期末已在
8
个城市投入运营
8
个自动化拣选中心、
35
个城市投入运营
38
个区域配送中心,并在北京、上海、广州和南京等地投入使用
17
个生鲜冷链仓。
截至
2018
年
6
月底,苏宁物流及天天快递拥有仓储及相关配套总面积
735
万平米,快递网点
23416
个,公司物流网络覆盖全国
352
个地级城市、
2910
个区县城市
。
苏宁物流服务效率持续改善,现已形成了涵盖中心仓、平行仓、城市仓到门店仓、服务站、快递点等在内的完整仓储配送体系。“半日达”、“次日达”配送范围持续增加、“送装一体”服务范围扩展到全国
135
个城市、推出“代客检、准时装、如约送、
30
分响应、无忧收费”等服务承诺,不断完善配送服务网络的建设。
5.
金融聚焦核心业务发展,
1H18
苏宁生态圈内供应链金融总体交易规模同比增
29%
。(
A
)精耕苏宁生态圈,积极拓展外部客户资源,上半年新增绑卡会员数同比增长
48%
。(
B
)进一步丰富金融产品,在消费贷款、保险业务等方面,推出乐业贷、汽车金融、手机租赁、全保修产品等保险产品。(
C
)苏宁银行:存、贷、汇、投等基本业务全面上线,期末总资产较年初增长
28%
,客户数较期初显著增加。
我们对苏宁的判断。
当前看待苏宁投资机会的两个维度:成长与效率。
(
1
)成长提速:线上线下保持快速增长。
公司
2018
上半年分别实现
76.5%
的线上
GMV
同比增长和
32.3%
的收入同比增长,保持了
2018
年一季度的良好趋势,且均显著高于
2017
年同期及全年,同时继续实现主业利润增长。随着平台规模快速成长,我们预计公司有望通过佣金收入等提升增强变现能力,逐渐实现线上业务整体的规模化盈利。
(
2
)更高效率:双线新零售模型,效率更优。
参考亚马逊与京东历年费用率,纯线上的电商无论是从物流成本还是获客成本来看,均不具有规模效应;而线下门店以“仓
-
店
-
家”模式物流效率优于“仓
-
家”模式,且实体门店天然地自带流量与广告效应,有望摊薄线上日益上涨的物流与获客成本。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业绩弹性更多的是来自费用率下降,同时因为新零售模型的效率而具备更高效率和竞争力。
展望未来三年,我们认为,公司自身品类拓展、平台成长,线下门店快速且有效率扩张(计划未来
3
年互联网门店拓展至
2
万家),均有望强化公司在当前新零售格局下的竞争力。市场看待苏宁,正在从改善逻辑,向双线融合模型下的成长与效率逻辑切换,随着苏宁的运营和财务数据逐步验证其新零售新机遇下的成长,公司正在迎来越来越充分的关注和认可。
更新盈利预测。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018-2020
年归母净利润各
72
亿元、
28
亿元和
35
亿元。采用分部估值法,
2018
年线下业务
43
亿元归母净利润给以
18-20
倍
PE
,线上业务
2120
亿元
GMV
以
0.25-0.3
倍,所持阿里、中国联通、万达商业、江苏银行等股权市值约
305
亿元(其中阿里股权价值约
165
亿元),以及苏宁金服业务价值约
212
亿元,综合目标市值
1817-2008
亿元,合理价值区间
19.51-21.57
元,维持“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与阿里合作效果不佳;线下改善与线上减亏低于预期;竞争加剧等。
近期重点研究报告
延伸阅读
沉潜而跃,进入互联网零售新时代
预计
2018
年延续高成长,强化龙头竞争力
拟不超
10
亿元回购股份实施激励,彰显信心
拟
95
亿参股万达
3.9%,
智慧零售加速落地
公司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