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对于银行来说绝不是平凡的一个月,先后有多个对行业长期发展影响巨大的重磅改革出炉。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落地到LPR贷款定价机制落地。本月银行的走势也是整体呈现回落走势。未来一个月,最大的看点在于9月美联储降息后,我国央行如何跟进,特别是如何利用LPR的方式跟进。按照大洋对岸的经济情况看,9月份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极大,而面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最新PMI为49.5),降息基本无悬念,剩下的只是降MLF和LPR还是降基准利率。从目前央行的表态看,基准利率调低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估计最可能是通过MLF下调带动LPR下调。当然,具体实施的时候可能顺序相反,美联储9月19日议息完以后,第二天中国公布9月份LPR,大概率是要下行的,关键是下行多少个基点,个人判断下行5-10个基点的概率较大。而LPR下行后,央行才会择机宣布下调MLF利率,较大概率为下调5个基点。而MLF利率的下调有可能会进一步带动同业拆借利率、逆回购利率和同业存单利率的下行。
而这一预期,似乎也对同业存单市场产生了一定的扰动。从2019年8月份的同业存单数据来看,在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的大格局下,长短端利率体现出市场资金偏好的变化,下面可以看一下最近3个月的同业存单发行情况:
表1.2019年6月份同业存单发行情况
表2.2019年7月份同业存单发行情况
表3.2019年8月份同业存单发行情况
1,8月份银行间同业存单利率呈现出短期利率持续上行,而长端利率保持稳定略有下行。3月存期的同业存单基本上保持了稳步上行的态势,在月初从2.6%起步,而后呈现稳步上行月底提升到2.77%左右。12月存期的同业存单在月初时基本开在3.05%,但是很快就下跳到3.03%并且保持稳定一直到月底。对于5家一行加权平均后的成本和上月持平。
2,在久期方面,各家银行的态度不尽相同。本月短端利率稳步上行和长端利率的缓慢下降,长短端之间的利差从7月底的46个基点进一步缩窄到26个基点。招行和浦发采取了近乎全长端发行的策略。但是,兴业银行采用了完全相反的策略,加大了1月和3月期同业存单的发行。这个现象值得注意。因为,经过1年半的跟踪,相对来说兴业银行的配置策略更符合利益最大化。招行的同业存单发行量较低,所以更多是拿它做存款的替代品,一向是坚定赌长短。而浦发是发行量超大,所以很多时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相对来说兴业银行由于长期钻营同业市场,再加上鲁政委这个顶级银行宏观策略大咖的存在,所以其策略更灵活,对市场的预期作用更强。显然,加大短期存单的配置是在赌央行可能要跟随美联储降息。而这也可能是一个潜在推高短期存单利率的供求因素。
3,在发行量方面,多数银行的同业存单发行量和上月比是持平或下跌的。其中浦发单月发行量高达1271亿。本月发行最少的是平安招行374.5亿。招商银行的发行量虽有所下降但是依然保持在400多亿。
图1. 同业存单发行情况
继7月份同业存单利率缓慢下行后,8月份利率的加权平均水平和上个月完全相等。7,8月份5家股份银行的加权平均利率为2.96比6月份的3.01%又下行了5个基点。从现在市场的普遍预期看,银行间市场利率会跟随联储下行,但是下行速度不会太快。由于LPR机制的推出,通过LPR降息已经很难避免。但是,根据我的测算,LPR降息对银行短期伤害的效果只有基准利率降息的1/4。应该说,LPR降息已经是经济下行阶段央行对银行的最大保护了。
图2. 同业存单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