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憨爸在美国
硅谷工程师爸爸,分享美式教育理念和资源,专注于英语、数学、科学启蒙,一定让你脑洞大开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小的python学习社  ·  大伯过年老炫耀儿子是公务员,我就说自己年薪6 ... ·  2 天前  
海宁19楼  ·  【每日嘉宾推荐 · ... ·  4 天前  
海宁19楼  ·  【每日嘉宾推荐 · ... ·  4 天前  
掌中淄博  ·  就在明天!张店发布最新提醒 ·  4 天前  
掌中淄博  ·  就在明天!张店发布最新提醒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憨爸在美国

后劲太大,此书一出我们全家又坐不住了...

憨爸在美国  · 公众号  ·  · 2024-04-09 00:24

正文

01


3年前,我和妹妹特别痴迷一套书,就是下面这套《以科学之名破坏这本书》。


这套书里面是一个又一个的折纸手工,但是 跟着这些折纸,能带着孩子学习一个又一个的 数学、物理、科学、艺术 方面的知识。


记得有一次,女儿迷上了小刺豚,可以变大变小,超级可爱。


于是,我就翻出书里的折纸,有一个项目专门是关于刺豚的。


小丫头先涂色,然后把折纸出一只刺豚鱼出来。


接着对着她的小刺豚吹一口气。


结果,小刺豚一下子鼓了起来,鼓鼓囊囊的,大大的眼睛,撅着小嘴,好像生着闷气,超级可爱!


那个折纸,是在给孩子讲解生物里刺豚鱼的生理特征,但是不同于教室里老师讲课的方式,而是 用折纸的方式给孩子寓教于乐地进行。


我们还做 不倒翁的立体牛顿 ,这是给孩子 讲解物理里的“重心”原理。


还有这个 会开花的“水面魔法” ,其实是因为 纸张里的细小纤维发生了“毛细现象”:


这套书用 有趣的小手工给孩子科普 物理、数学还有科学知识 ,让娃“动手”去体验知识背后的原理


这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教学方式,太有意思了!


因此,这套书当时就特别受欢迎,一上架直接卖空了!


而过了3年多时间,《以科学之名破坏这本书》的第二辑终于问世了!


就是下面这套进阶版:


作者在之前那套书的基础上, 把更多更新的知识融入更有趣味的手工里,做了很多 进阶和全新的设计


比如同样是牛顿和重心这个知识点,这次我们会带娃做一个这样的不倒翁,来学习不倒翁 重心改变 的原理。


还有这个神奇的“猫咪”永远落地四脚朝下,是因为 空气阻力 的魔法:


他们还与时俱进地增加了许多 尖端科技内容 ,用 原理简单的小手工激发孩子对前沿科技的兴趣


比如有这种仿真小火箭、北斗卫星:

01

02


这些小实验都不难做,但是居然和科学原理融合得那么好! 很多在书上难懂的物理概念,娃在边“破坏”和边“创造”中,很轻松就能理解了


02


这套书很好玩,它 鼓励孩子动手去“破坏”书 ,然后再进行手工创造,这种学知识的方法特别新颖,也特别有效。


我特别喜欢这个“物理学家的聚会”,它会需要用到洗洁精和糖。


书上给我们展示了四个物理学家的小立牌,把它们放到水里就能看到表面张力带来的小魔法了。


这个小实验其实很简单,但是效果特别震撼。


在水面上看, 物理学家们都安静立起来


我们先往他们中间 滴洗洁精 ,因为 水面表面张力增大,他们会散开


如果再往水中 滴入糖水 ,因为 表面张力减小 ,那 分散的物理学家们又聚拢了


这叫 “麦圈效应”


真的好神奇!


我们还做了这个会自动攀爬的亚里士多德, 轻轻摇动两边的山,亚里士多德就蹭蹭蹭上山了


这个小魔术里藏着的是 摩擦力 的原理,亚里士多德背后藏着一个三角形,我们把它卡在两座山的缝隙之间:


慢慢搓动两边的山峰, 纸张会带着动摩擦力推着大科学家不断攀登 ,而这也是书里给孩子们的寄语:科学的路途,需要不断攀登。


书里给孩子们还设计了很多简单的小手工。


用剪刀剪、用手撕、用胶水和牙签组装……每一步怎么都这么有趣!涂红色、涂蓝色、涂渐变……孩子只需要开动想象力放飞自我就够了!


有这种简单的七巧板,上面根据几何形状做了涂色区:


剪下来之后就可以任意涂色了,我们涂好之后做出了好多可爱的造型。


稍微复杂一点的有这个太阳系模型,上面可爱的小模型是太阳系的行星,所以我们可以按照行星实际的颜色来涂色,像这样:


还有这个大飞龙风筝,乍一看好像平平无奇:


其实它需要孩子使出十八般手艺:


我们要 剪裁 龙身, 折叠 龙翅膀:


我们要 粘贴 龙骨,制作保持平衡的龙尾:


孩子还可以自由发挥给大飞龙涂色:涂上蓝色是水龙,涂上红色是火龙……


我们涂了一个橙色的,通体炫酷:


这个风筝真的可以飞,你看我们用绳子牵引它就能飘在空中了:


还有可以 无限翻转的四面环结构 ,这种神奇的数学结构就像开花一样漂亮:


书里藏着太多好看好玩的手工了,根本介绍不完!


03


这套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 把数学、物理、科学等 学科知识和折纸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让孩子 在实验中理解课本中的科学原理。


比如女儿做了一只毛毛虫,说给我表演一个魔术。


她朝着毛毛虫吹了一口气。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个毛毛虫“活”了,居然自己往前爬了起来。


我以为一张纸,被风一吹就会吹走,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只毛毛虫居然能向前爬动,这是怎么做到的?


看我不知道答案,女儿很得意,她指着书里的一段跟我解释,说是 吹气让前方纸袋伸展,这是推力,然后纸带回弹收缩,这是弹力


好家伙,一个简简单单的折纸,竟然延伸出物理里面的力学概念了!


弹力这个概念在课堂上要到初中才能学到,它的意思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听起来很抽象:


但是女儿在折毛毛虫的时候, 亲眼看见了被吹下去的毛毛虫又能弹起来,对于“弹力”这个概念一下子就理解了。


我更没想到的是,女儿在折纸中发现了新天地: 纸只要对折就会产生弹力,因为对折过的纸还会弹起来而不是完全瘪下去。


于是她冒出了一个想法:


“如果我把纸对折很多次,那它是不是就能跳得更高啦?”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我们做了一只青蛙。


“按青蛙的小屁屁试试呢?”,我让女儿试试,看看青蛙会有啥反应。


妹妹将信将疑地按了下去,没想到,青蛙竟然一蹦一跳地跳了起来!


我更加用力地按了下去,眼尖的女儿一眼就看出来了:“爸爸,你的小青蛙比我的跳得高!”


“小青蛙为什么能跳呢?”,我问女儿。


女儿超级大声地举手抢答:“ 因为它和毛毛虫一样,纸对折过所以产生了弹力!


“那我的小青蛙为什么能跳得比你的高呢?”我提出了一个有点难度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弹性势能,这是一个初二才学到的概念。


女儿看看书,又摸了摸小青蛙,试探着说:“因为爸爸你按的更用力。”


“答对了!”我大声给娃鼓掌,“你看书上说, 用手下压褶皱会产生弹性形变,于是小青蛙就具备了弹性势能,这个弹性势能就会把小青蛙‘反弹出去’。


你看,课本上关于“弹力”这两个最重要的物理知识点,女儿做两个手工就全理解了!


除了力学,书里的物理知识还涵盖了 声学,光学和热学。


我印象最深的物理实验有两个,一个是会自动旋转的飞碟,一个是小孔成像。


下面这个就是会自动旋转的飞碟:


这个飞碟上面是空心的,下面我们放的是热水。


飞碟能转动的原理是 下面的热水会加热空气 热空气密度比较小,它上升后就会使得飞碟内部产生浮力


其实这个小装置,就是热气球的缩小版!


你看教材中给孩子们展示空气浮力,用的就是热气球的例子:


借助这个会自动转起来的小飞碟,我们可以给孩子讲好几个物理知识: 空气的热胀冷缩,空气密度,还有浮力的原理。


书里要讲三个单元的内容,我们用一个小手工轻轻松松就展现出来了!


而如果 热水是源源不断加热 的话,这个问题就可以变成 经典热力学问题


为什么蒸汽能顶开水壶盖子?


热力学的启蒙,可以就此开始。


光学中最基础的概念是“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着直线传播 ”,课本上为了给孩子展现光的特性,给孩子们设计了一个实验:


小孔成像的实验 在这套书里也能找到,几乎是1:1还原的:


书里给我们的是字母“P”,当我们带着娃透过小孔和半透明膜望向发光的字母时,看到的却是颠倒的!


这套书里几乎讲到了大部分物理学启蒙的重要知识点,带娃亲手体验知识的力量!


04


这套书还吸引我的一个地方,在于它能够 极大地增加孩子对于数理化这些学科的兴趣,拓宽他们的认知


比如说数学里有个重要的概念,叫做“ 勾股定理 ”。


可是如果把勾股定理应用于艺术,又会怎么样呢?


于是,我们可以带着孩子画一棵树!


它上面 每一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 三条边延伸出正方形后,正方形的边又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继续延伸下去


这正是勾股定理的一个应用, 数学里冰冷的符号和定理,竟然在艺术中大放光彩


在几何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教学 “相似” ,书里的解决方是用一张纸化平面为立体。


你看下面这个“自适应贺卡”,只是 在平面上画几行线,剪出来就成了一个立体的贺卡 ,这里面藏着的就是 图形相似 的知识:


图形相似既有平面相似又有立体相似,书里 借助一张普通的白纸就把重要的几何概念给娃讲清楚了


书里还有很多 其他学科 的内容。


比如初高中生物的 “DNA的双螺旋结构”


按照书上的指示,我们 先裁剪,再涂色 ,最后扭一扭, 直接能把书上的重难点知识全部学完:


我们 整个涂色是两两配对 的,对应的是 四种碱基和他们两两配对的的原则


涂完之后,我们 把配对的碱基扭一扭 ,对应的是 DNA的双螺旋结构


你看, 小小一个涂色手工游戏,直接把 DNA的双螺旋结构、四种碱基类型、两两配对原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