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看独家原创视频
“高中时有一个特别喜欢的男朋友,
第一次发生关系的时候,
他质问我为什么没有流血?
然后他就走了,把我留在那个房间里面....."
这是电影导演黄骥,
在谈到电影《笨鸟》创作动机时的回答。
黄骥小时候是一个留守儿童。
8岁那年,年幼的她遭遇了亲戚的性骚扰,
这段经历一直被压抑在黄骥的心中。
而在高中时期,
被男友质问为何第一次没有落红,
让她一度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也不愿再相信男人。
直到后来遇到了丈夫大塚龙治,
黄骥才鼓起勇气面对自己的过去。
她把自己这些独特的经历,
通过电影的方式讲述出来。
《笨鸟》剧照
黄骥(左)与丈夫大塚龙治(右)在柏林电影节
她的处女作《鸡蛋和石头》,
一举拿下荷兰鹿特丹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金老虎奖。
这也是她“农村女性三部曲”系列的第一部。
前段时间,第二部《笨鸟》,
在柏林电影节拿下新生代单元评委会特别奖。
有人说,她拍出了近十年来中国最好的女性电影。
点击视频,观看一个留守女孩与她的电影故事。
对于很多人来说,
黄骥这个名字并不熟悉。
但是,当你翻开她的履历表,
就会发现,鹿特丹电影节,
多伦多亚洲国际电影节,柏林电影节,
这些殿堂级的电影节上,
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笨鸟》剧照
黄骥本身就是一个留守儿童。
1984年,她出生于湖南益阳的一个偏远小镇。
从初一开始就没有跟父母生活在一起,
而是和爷爷奶奶一起住。
妈妈在广东打工,八年都没怎么回过家。
她不知道黄骥穿多大的衣服,
所以每次回家给女儿买的衣服都太小。
作为留守儿童的她,亲情缺失了,
更加渴望从异性身上得到关爱。
上初中以后,她交了好几个男朋友。
“因为我是女孩,他们会关心我,
我也希望得到他们的保护。”
黄骥学生时代短片《橘子皮的温度》剧照
孤单的留守少女,
还爱上了看书和拍照。
镇上的老人们对拍摄遗照都十分看重,
隆重的仪式感给黄骥留下了巨大的冲击,
而影像,从此也成为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凭着对影像的热爱,
黄骥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
黄骥与大塚龙治在拍摄现场
2004年,刚上大二的黄骥回到家乡,
拍摄了关于六合彩现状的独立纪录片《地下》,
作品问世便被香港中文大学收藏。
也正是因为这部片子,
黄骥与当时的摄影师,现在的丈夫大塚龙治,
相识、相知、相爱。
大塚龙治是日本人,来北京之前,
就已经在日本电视台工作了七年。
《鸡蛋和石头》剧照
在丈夫的鼓励下,
黄骥拍出了《鸡蛋和石头》,
讲述青春期的留守少女红贵,
被性侵犯之后的故事。
这是黄骥的第一部剧情长片。
为了保持影片的本真,
黄骥坚持使用非职业演员出演电影。
在家乡奔走了4、5所学校,
才找到主演姚红贵。
黄骥在青海湖边拍下的姚红贵
她第一眼就相中了这个沉默又漂亮的女孩,
可能是同样拥有留守儿童的经历,
姚红贵虽然没有学过表演,
诠释起这个角色却浑然天成。
“农村女性三部曲”第二部《笨鸟》,
讲述17岁的高中留守少女,
无依无靠的她,
忍受着学校同学无端地霸凌。
她迷茫,想逃离,也渴望得到爱情,
受好友教唆,
她偷手机卖给不认识的男人,
冒险却让她遭遇了最残酷的第一次……
《笨鸟》剧照
缺乏父母关爱,缺乏知识的留守少女,
对于世界充满了懵懂和无知。
只能笨拙地利用着自己的身体,
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于是,在追求自由的路上,
她们孤独地成长为一只又一只笨鸟。
《笨鸟》拍摄现场
在拍摄的时候,
黄骥继续选择了姚红贵。
“我就像她的姐姐,
有的时候又像她的妈妈,
我们会像闺蜜一样讨论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也会讨论性方面的一些事情,比如自慰等等。”
为了拍《笨鸟》,
黄骥走到小镇上的学校,
坐在那些女孩儿中间,
跟她们像朋友一样对话。
6个月的时间,6个月的生活,
这才一点一点磨出了《笨鸟》的剧本,
磨出了《笨鸟》细腻的视角。
《笨鸟》剧照
丈夫大塚龙治甚至陪着黄骥,
去和之前的男朋友见面,
询问当初对方为什么是那样的态度。
前男友的回答让黄骥很意外,
他说周围的朋友都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女朋友的。
“那个时期,女孩子想从异性身上获得宠爱,
而男性正是荷尔蒙旺盛时期,
他们更多想要获得身体上的接触。”
多年后,黄骥这样总结。
这种极度不平等的关系也在《笨鸟》中呈现出来了。
《笨鸟》剧照
很多的女性都会向黄骥倾诉性方面的困惑与痛苦。
“只要有男人和女人的地方,
都可能存在性压迫。”
黄骥说,在对“性”从来都遮遮掩掩的地方,
女孩们,尤其农村女孩们,
对于“性”,是无知的,愚昧的。
“我在女孩们的身上,
看到了那个在无知中被伤害的自己。”
《鸡蛋和石头》剧照
2015年的时候,
我国青少年发生初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5.9岁。
在15到17岁的青少年中,
城镇留守青少年的性行为发生率最高,为7.6%。
性行为年龄不断提前的情况下,
我国很多地区青少年的性启蒙,
尤其是农村城镇地区的青少年的性启蒙,
依然是以一种近乎原始的方式进行着。
承受最多痛苦的,
就是处于权力最末端的农村女性。
《笨鸟》剧照
“她们可能是最没有能力,
或者最没有意识去反抗的一个群体,
很多社会情况最后都会归落到她们身上,
这也是我觉得我们一直想拍农村女性的原因。
因为真的没有人为她们发出声音,
也没有人仔细地去描绘她们的遭遇和痛苦。”
黄骥和姚红贵在青海湖边
黄骥拍摄“农村女性三部曲”的脉络十分清晰:
《鸡蛋和石头》拍的是14岁的女孩,
《笨鸟》拍的是17岁的女孩,
下一部,她希望拍22岁到23岁的女孩。
目前,她正在创作第三部的剧本。
“如果没有做电影的话,
我的背上可能就背着很多沉重的石头。”
这些电影也成了中国少有的,
关注农村女性生存空间的作品。
除了为农村女性发声,
黄骥也希望把这一系列片子,
送给自己的女儿。
“她总有一天也要变成一个少女,
我不希望她再有和我一样的青春和伤痛。”
这大概不仅仅是黄骥对自己女儿的期望,
也是对所有还在成长中的女孩的期望。
今年的第11届First青年电影节,
《笨鸟》获得了最佳艺术探索奖。
有人说,中国电影这几年最大的惊喜,
就是这批青年独立导演,
他们的作品总是新鲜、锋利,
用原始生猛的力量去探索我们的生活。
我们去西宁采访了一批中国青年独立导演,
接下来会陆续播出,欢迎大家关注。
返回顶部,点击视频观看中国青年独立导演专访第一集。
(撰文鸣谢 张妍)
▼
| 留言有奖 |
青少年时期有没有什么不愉快的经历,给你留下阴影?欢迎留言!
我们将选取2位诚意留言者,送出下图原价280元的《认识电影》一本。
这本书在一条生活馆也有销售,喜欢的话也可以点击图片直接购买。
▼
▼
一条生活馆周年庆 进行中
▼
▼ 点这儿,直达一条生活馆周年庆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