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产品那些年(pmnaxienian)
本文作者:慕斯姑娘
数据显示,当前时代,30秒倒闭一家公司;10年前的职业现在已经消失60%;近5年内企业死亡率是93%;2019年计划裁员25%。说实话,这组数据,让人很有危机感。
很多人都讨论,作为产品经理年龄过了30或者35,出路在何方,其实,不止是产品经理,甚至整个互联网人都有过这种担忧,时代变迁,个体的崛起正在到来。
抛开前几年的互联网泡沫不谈,任何一个产品能在竞争中立足,一定有自己的核心亮点和优势,这是稳固自己一席之地的护城河。
做投资时会看该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竞争壁垒,是技术领先、还是资源驱动、亦或是名企名校的背景光环,有其中之一就代表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公司如此,产品如此,每个人亦如此。
看综艺节目《我和我的经纪人》,杨天真问下属,你觉得白宇是谁,他在什么地方是他有而其他人没有的,这就是其定位和方向;以及在朱亚文年度总结会时,大家也对他的定位很模糊,印象标签不计其数,如果你拥有所有标签,那么你就没有标签。所以杨老板才会问他:你想要的是什么。
大家可以看出,
个人的亮点和优势已经是你生而为人或者是社会立足的必需之本
,不论你是产品经理、互联网人、明星艺人,还是普通大众,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一个独特之处,如何打动面试官,如何争取到资源,如何在社会中生存下去。
明星艺人有其经纪公司在运作,也许人设就是其中一方面,以此吸引流量和粉丝。可在这之外的普通大众,需要的就是自己来经营和运作自己,如何凸显优势,如何让自己有一席之地。
理发师可以成为首席形象设计;写作者可以成立自己的新媒体公司;英语老师可以成为在线教育创始人,当今时代,一切皆有可能。我们也许不是最出色的那个,但只要你努力,终究还是能活下去。
抖音上充斥着各种Excel教程、摄影教程、美食教程等等,成为一个领域的达人,在当今是那么便捷,前提是你真的用心,就像你每天都用Excel,可为什么别人能专门就此写出一本教程书,而你还只是单纯的用用。
老一辈人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今状元依然在,只是在互联网时代,速度更快,数量更多。很多人接下来就会问,如何才能成为状元,或者,想要成才,如何去做。
关于勤奋努力的老生常谈我在此不必赘述,哪个成才的人,不是勤奋的。如果不是富二代,努力是必然的,可究竟该如何努力呢?
1 认知思维上转变
很多人觉得每天的生活被满满填充,上班时间占去了一多半,剩下的时间要对自己好一点,休闲娱乐,可几年过后看着身边人进步飞快,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所以,改变,要从认知开始。
心理学上有句话说“谁痛苦,谁改变”,其实究其根源是说改变要以意愿为前提,先从思想层面认识到,然后才是行动层面去实践。你究竟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和你想做出一个怎样的产品,本质上如出一辙。
结合自身实际以及兴趣所在,看看哪一方面是你喜欢并且愿意付出努力的,哪些方面又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拥有一定的资源支持你。打工心态不可有,这个时代,个体崛起已经到来。
2 有的放矢的尝试
有了目标和规划后,就可以行动起来,把刷微博的时间用来学习,追剧打游戏的时间用来看书,没事发呆的时间多去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你不选择封闭,整个世界都尽在眼前。
每天读一个笑话都可以成为喜马拉雅上的知名主播,一个广告可能就是一月工资。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新媒体起来之前,那些坚持写文章的也没想过自己会借势进入风口,如今的广告费哪个不是高价竞位的。
所以,行动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坚持。晚上想路千万条,早上起来走老路,
行动起来,你就不再是个光想青年
。
3 MVP般由小到大
做产品的人,对MVP再熟悉不过了,不论是研发一款新产品,还是创立一家公司,亦或是做一个小生意,对于资本少想快速试错和验证结果的人来说,MVP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就如那个旧书回购的创业项目多抓鱼,最开始的方式都是在微信群用Excel传递,验证可行后才一步步做大做强。
于个人而言,如何以MVP的方式打造自己,首先有安身立命之本,在有生活保障的前提下,多元化发展,探索新领域,前期不必在意形式,跑通可行之后,再逐步完善。
如果以后你真的不上班了,如果哪天你真的失业了,是否有一份永不退休的事情可以做,是否可以坦然面对改变。做了那么多年的产品经理,有没有好好打磨过自己?
新个体时代,你才是自己最好的产品。
一起加油,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