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国都市报
市民的需要第一!这里是南国都市报,欢迎投诉报料。报料热线966123,或直接给我们发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先睹为快!现场直击中国航展飞行训练 ·  4 天前  
新华社  ·  今冬“尔滨”新在哪儿? ·  5 天前  
新华社  ·  这个月,公历和农历日期重合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国都市报

揭秘!海口这家医院有个“卧底”,他冒着危险与医托进行“暗战”!

南国都市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27 11:35

正文


他熟悉医托的“演技”,看见过被骗病人的泪水

他年过花甲,面对恶语威胁依然勇敢举报

他只是清洁工,但一直在与医托“较劲”


是一名清洁工,他不敢告诉我们他的真实名字。因为,他“害怕医院的医托知道是他在给派出所报警、在给记者爆料”


然而,近3年来,他持续以“王先生”的名义,向《南国都市报》新闻热线966123举报流窜在医院的医托。征求他的同意后,我们姑且称呼他:王正

远远见到记者,他头轻轻一抬,眼睛往走廊尽头一撇,示意去角落里说话。在那里,他给我们讲述了他的坚持。他曾看到被骗的病人耽误治疗后,再次返回时的泪水;曾看到医托用熟练的“演技”行骗,让人真假难辨……他说:“每次看到医托骗人,我就难受,即便害怕,也想制止他们。”

这场清洁工与医托的“暗战”,源自于他心底最朴素的正义感


1


医院走廊上

有双“注视”医托的眼睛


医院的走廊,每天都可以看见生老病死在上演。每天在这里扫地的王正,似乎已经习惯。他甚至练就了一番特殊的本领:能从人们的脸上看出谁是病人、谁是家属、哪个家属跟病人感情深、哪个家属跟病人感情淡……可他也看出了另一种人:医托。

5年前,王正还不知道医托是什么人。直到有一次,一位女病人被骗去一个小诊所拿了一推草药,大约半个月后,这个病人又回到医院,找到了曾经骗她的“医托”,让他们退钱,双方吵了好久,女的大哭,最后却于事无补……“那女的说,拿回去的草药,村里的医生看了都惊讶,‘这药不能吃’。”王正的心被刺痛了,“从乡下来海口大医院看病那肯定是大病,吃错了药耽误了治疗,会死人的啊。”

从那时起,王正开始注意这群人。

有天一大早,医生还未上班,走廊上已经挤满了排队的人。那几个人又出现了。其中一个女医托走到一位穿着朴素的妇女跟前,攀谈了起来。“你看什么病啊?”女医托用海南话试探地问。对方随口回答了一句,女医托故意惊讶地说,“这个病可不好治……”说话间,一位穿白色制服的中年男子从走廊那边走了过来。

“医生来了。”女医托站起身,小步跑了过去。她旁边的妇女信以为真,也跟了过去。只见中年男子拿出了钥匙正要开门。看到有人过来,男子转过头说:“今天那个医生不来上班了,去外面诊所坐诊了……”“啊?这多麻烦啊!”女医托赶紧说,“走吧,我们一起过去,我知道那个地方,我也要找他看病,他医术可好了……”

这一幕,被走廊上手拿扫帚的王正看在眼里。趁医托“演戏”的间隙,王正来到了角落,用手机拨通了记者的电话。20分钟后,记者赶到。王正不露声色扫地,扫到医托身边时,他将扫帚在地上刻意一顿,一个眼神传来,记者立刻明白了一切……



2


曾被医托威胁

“再举报,有你好看”


每次举报,医托在记者的曝光、公安部门的打击下,总会归于沉寂。可这也让他惹上麻烦。年过花甲的他,获得这份工作并不容易;而来自医托的报复,可能让他失去一切。

医托的报复来得直接。一次下班后,王正去停车场取电动车。刚弯下腰打开锁,身后突然冒出一个大个子壮汉。“你以后别再打什么举报电话了。”大个子声音不大,表情严肃。“这人看着面熟”,大约一分钟,王正才猛然惊醒,这就是医托的同伙,在外围负责看人的那个。

“走开,你。”王正跨上电动车,想快点离开。对方一把握住车头,恶狠狠说:“老家伙,我知道是你打的举报电话,要是再打,有你好看。”王正装不明白:“松开,不懂你说什么。”对方用眼睛死死瞪着他,大约一分钟后,手松开了。王正调转了车头,将电动车开到最快,径直回家。

那晚,王正失眠了。他对老伴讲了这件事。还没听完,老伴忍不住埋怨起他,“你打什么举报电话,不要命了?你扫好地就行了。要是被打了,到哪找钱看病?”王正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以后再也不管了。”

可过了一段时间,医托又回来了。他们又待在走廊,开始分工“表演”,王正悄悄走到角落,又拨打了举报电话……

“我得更加小心。”在走廊的尽头,王正对南国都市报记者悄声说:“我年纪大了,打不过他们。要是我年轻,我就直接上前去制止他们了,就像那个南京的护士一样。可我还是老了。”说完,他又沉默了。



3


希望医托“绝迹”

不再有人上当受骗


“3年前,他便开始举报医托,希望我们曝光,引起社会关注,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医托。”曾多次跟王正有接触的南国都市报记者的同事说,“虽然害怕,可他一直在坚持。”对于心底的害怕,王正不讳言,“我确实怕。但看见他们,我心里就像有股气,不举报制止他们,这口气就憋着,憋得难受。”这股气或许就是正气,是“嫉恶如仇”的正气。这样的正气也感染了身边的人。


在打击医托这条路上,王正并不孤单。

今年,在王正工作的医院,有了另一位报料者。王正说:“我们碰到医托都会举报或提醒患者。私下里,我们还会互相鼓励。”

4月1日,《南国都市报》报道,海口大医院“医托”老面孔频现,抓了放,放了抓。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张琦对报道批示说:近年来许多地方“医托”猖獗,造成了很多医疗隐患。请海口市公安局牵头,卫生部门、工商部门、食药监等部门配合,严管重罚一批与“医托”相勾结的单位,严抓一批“医托”,净化海口市的医疗环境,为全省做表率。

那天,王正将消息认真看了好几遍。看完之后,王正笑了:“希望不再有人上当受骗了。”王正说:“医托骗的几乎都是老年人和农村人。村里人到海口大医院看病,都是在乡镇医院治不好、拖不下去了才来的。他们经济条件大多不好,甚至借钱来看病,如果被骗,那是多么伤心的事情。”

那天晚上,他睡了个好觉。第二天上班,看到走廊上聚集的医托不见了,一股莫名的成就感在他心底激荡。

“希望他们再也不要回来,那样我就不用举报了。”说完,王正又回到了走廊,拿起扫帚继续扫地。走廊里,他的身影,被夕阳淡黄色的光芒拉得很长很长。



记者手记

平凡的勇敢特殊的感动


他是如此普通,普通到从他身边走过时,你可能都不会留意到他。他是如此平凡,手握扫帚保持一条走廊的清洁,日复一日……但他的内心,有着满满的正义感。


说到勇敢,他有些不好意思。他说自己不是英雄,不敢光明正大上前阻止医托行骗,心里也有顾虑和害怕。可他没有视而不见。


孔子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这种勇气是大智大勇,是在一颗善心、正义心指引下的大勇。王正或许便是这样的仁者。仁者爱人,他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跟医托的“暗战”,何尝不是一种“爱人”的表现?


这位普通、平凡、勇敢的清洁工,带给我们的是一份特殊的感动。而这份感动让我们坚信,我们的社会充满正气,充满温暖。


来源:南国都市报

记者:敖坤

实习生:胡盼盼

编辑:跑出来玩的

坚信每个人一点点平凡的付出

定会让我们整个社会都充满正能量

为他的勇敢点Z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