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爱卡汽车
爱卡汽车官方微信,从此您可以在微信上找车型、看热帖、读资讯,还能参加各种好玩的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汽车最前线  ·  集体刹车失灵!电动车还是信不过? ·  4 天前  
大家车言论  ·  她说出的话,令场面一度失控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爱卡汽车

【推荐】风来霾走 疾风少年SLC VS 刀锋战士TTS

爱卡汽车  · 公众号  · 汽车  · 2017-01-12 18:07

正文

大PK

虽然同样只是风,但为灭霾而产生的风力,便会被赋予更加丰富的意义。正如在跳入驾驶席后,那伴随动力输出,让车辆与空气发生相对运动,所产生出的空气动力,让驾驶的纯粹感,不仅仅只是停留在了代步工具上。那种由内而外蔓延出的使命感,也正是基因序列的体现。




同出德系之门的奔驰SLC与奥迪TTS,便是茫茫车海中极具操控代表性的佼佼者。或许,它们不如保时捷911所拥有的赛道血统纯正,但仍然不是凡夫俗子们所能匹敌的。一款为SLK的继任者,一款为TT的运动版本,其所能代表的意义,毋庸置疑。当然,在随着慢慢与它们进行深入了解之后,你就会发现,它们的气质真的不尽相同。


外观均彰显运动气质


哑光白铅矿灰车漆,实在使得这台SLC令人着迷,进而也为这台硬顶敞篷跑车注入了成熟的品质感。或许,它那令人过目难忘的前脸造型有些凶狠,可细看之下,它仍然继承了奔驰这一代优雅的外观气质。




TTS则是一副因为年轻,所以嚣张的样子。丰富的车身线条,硬朗且犀利,全新奥迪家族化的造型,也足以虏获年轻消费者的芳心。位于中网的TTS铭牌,进而彰显出它不俗的运动版身份。




让诸多姑娘们为之变身迷妹的奔驰星空中网,让SLC增添了不少的时尚气息。而TTS的横向多幅进气格栅造型,在增大中网尺寸后,则彰显出了霸气的一面。




既然奥迪有着“灯厂”之称,那TTS自然不会输在灯体造型上。相对于SLC中规中矩的点亮效果,类似横置F字样的大灯造型,让TTS在前大灯上略胜一筹。




配备双五辐花瓣造型轮圈的TTS,明显更易虏获姑娘的芳心;采用多辐轮圈造型的SLC,则力量感十足。SLC前胎尺寸为225/40 R18,后胎为245/35 R18;而TTS前后轮胎尺寸均为245/40 R18。




AMG高性能部门一直都是奔驰立足于性能车型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位于轮辐之间的AMG 标识,也赋予了SLC尊贵的性能身份。




而自适应升降尾翼的配备,为TTS在高速行驶时提供了更多的下压力,同时提升了运动气质。在120km/h的高速行驶中,尾翼将会自动升起,低于70km/h会自动收起。此外,尾翼还能手动开启/关闭。




两辆车都延续了一些老款车型的经典设计,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外观造型也在演变。将前辈们那圆润的造型逐渐抹去,犀利、丰富的线条随之而来。进而打造出如今的SLC与TTS。




尾部造型视觉效果更加圆润的TTS,与凹凸有致的SLC,在尾灯及刹车灯的点亮效果方面,均延续了各品牌家族化的设计。而究竟谁更胜一筹,就要看个人喜好了。




内饰运动品质感出众


坐入SLC车内,你似乎无法在这台跑车里找到令人熟悉的奔驰氛围,内饰中采用了不少独特的设计元素,营造出良好运动氛围的同时仍然不失豪华感与品质感。




注重科技感的奥迪,则为TTS打造出了极简的内饰氛围。中控屏幕及娱乐系统全部集成到了全液晶仪表盘中,进而为这台跑车营造出了简约却不简单的气质。




多功能三辐方向盘采用真皮包裹,在3、9点位置采用打孔设计。




不同于SLC,TTS的三辐多功能方向盘仅采用了真皮包裹,并未做其他处理,但同样具有不错的手感。




选择与奔驰家族化仪表盘造型相同的SLC,依然采用了双炮筒式造型。而左右炮筒内的黑白格子旗图案,则为驾驶者营造出更加浓郁的运动氛围。




TTS浓郁的科技感,几乎全被这块全液晶仪表盘所包揽。这项奥迪近期最具科技感配置的配备,的确为TTS加分了不少。




视线移至中控台后,便会被银色面板装饰着的中控台所吸引,SLC依旧延续了与老款车型相似的中控面板设计。除了常规的多媒体与空调系统之外,电子稳定系统关闭按键、驾驶模式选择按键等也被设置于此。




TTS的中控台,被能显示空调温度及风向的空调出风口,和驾驶模式选择、电子稳定系统关闭、尾翼开启/关闭等按键所占据。极简的中控台面板,也更符合一台跑车的设定。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SLC还自带了特殊的撩妹配置,一块可渐变颜色的天窗,其控制按键位于车顶上常见的天窗开启/关闭位置。在摁下控制按键后,天窗玻璃将由浅蓝色变化为深蓝色,若继续摁下按键,天窗玻璃将恢复至浅蓝色。这项配置的配备,足以让男性车主在撩妹时,自带炫酷光环。




空间运动兼顾舒适


相比TTS的座椅,造型更为接近桶椅的SLC,在打造运动座椅的方面,明显更胜一筹。而在座椅调节方面,SLC明显更适合身材高大的驾驶者。身材较为娇小的驾驶者,会在座椅调节范围上稍显尴尬。




此外,在跑车座椅头枕上常见的空调出风口,也在SLC上所配备。同时,在座椅上还设有安全带出口卡扣,且为硬塑料材质,能够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相对来说,TTS的座椅调节范围更为广泛,因此可应对不同身材的驾驶者。而座椅造型方面,TTS的座椅明显更注重舒适性。不过,S标识、菱形格子造型及可调节的腿部支撑,则为其赢得了不少分数。




而上述两项出现在座椅上的配置,TTS上也有所配备。只不过安全带出口卡扣为与座椅材质相同的皮质材质,因此,固定性稍显不足。




位于座椅防滚架后方的风挡玻璃,SLC采用了左右各一片的设置方式,并支持手动开启/关闭方式。




而TTS的风挡玻璃为整片设计,并可通过前排车内按键,直接进行电动开启/关闭控制,比SLC更加便捷。




驾驶体验各有特点


SLC 300与TTS均搭载了2.0L涡轮增压发动机,其中SLC所搭载的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80kW(245Ps)/5500rpm,峰值扭矩为370Nm/1300-4000rpm。传动系统方面,与发动机相匹配的为一台9G-TRONIC 9挡手自一体变速箱。



而TTS所搭载的发动机最大功率则为210kW(286Ps)/5300-6200rpm,最大扭矩为380Nm/1800-5200rpm。因此,仅从账面数据来看,TTS更胜一筹。传动系统方面,TTS匹配一台6挡双离合变速箱。



低矮的坐姿,让坐入驾驶席的一刹那,便战斗感十足。对于一台2.0T发动机来说,SLC为驾驶者带来的加速感受,是直接且不犹豫的。在踩下油门踏板的时刻,感受蓄力已久的动力,瞬间迸出。




悦耳的排气系统电子声浪,让TTS在不同转速下,能为驾驶者带来不同的听觉享受。而稍优于SLC发动机数据的TTS,加速过程中涡轮迟滞与介入均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过,也因此少了一丝暴躁感。




配备动态操控选择系统(DYNAMIC SELECT)的SLC,为驾驶者提供了ECO、舒适、运动、运动增强与个性化五种驾驶模式。在运动增强模式下,车辆会以极为躁动的状态去鼓舞着你用力踩下油门。




随之而来的是,SLC会以0时差的反应,领会到驾驶者的意图,瞬间打开排气系统阀门,高亢的排气声浪完全不输TTS。而前置后驱的驱动方式,在强大的扭矩输出下,也赋予了SLC不安分的车尾。




双离合的换挡速度及严谨性不言而喻,反应迅速且平顺,大大提升了TTS在释放动力过程中的行驶效率。而先前为之诟病的换挡顿挫性,在这台6挡双离合变速箱上,也几乎感受不到。




而9挡自动变速箱的配备,让驾驶者几乎感受不到换挡的存在感。而随着驾驶模式的切换,变速箱也会随之变化,进行换挡逻辑、换挡速度的调整,以应对驾驶者的不同需求。




丰富的路感,让SLC的行驶质感像绞牙避震器一般强硬,路面信息的传递在进行简单、细腻的处理之后,便传递给驾驶者,极富运动感的底盘调校,让SLC的操控性名副其实。




TTS赋予驾驶者清晰的路感,并能够在过弯时,提供着出色的支撑性。相对于SLC,TTS的底盘并不会表现得过于生硬,而其营造出的高级驾驶感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豪车比拼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