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党课参考
让你在快乐阅读中获得有效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政事儿  ·  占雅静,已履新 ·  3 天前  
政事儿  ·  特朗普给马斯克下令 ·  4 天前  
中国政府网  ·  2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  3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中方强烈谴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党课参考

这些知识,教你掌握上党课的正确姿势

党课参考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10-26 14:37

正文



“三会一课”掌中宝

【编者按】

  

        南航老师徐川因为把党课上得很生动,所以学生听得很开心,教室常常因此“一座难求”,甚至阶梯台阶上面都坐满了人;很多人由此吃惊,上党课这么枯燥的事情,也能玩出花样来?专业人士告诉你:能!把党课上出新花样的,不只有一个徐川!只要你掌握了正确上党课的姿势,你也能成为下一个徐川!


  以下内容,纯属干货,来自一位思政老师的独家经验。

为什么要上党课

  想上好一堂党课,首先你得搞清楚,为什么要上党课?


  如果连你自己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要上党课,只觉得这是党章规定的,上级要求的,上党课就必然变成应付差事,变成扎扎实实搞形式,必然是讲不好的。


  为什么要上党课?必须建立在你对“党”的正确认识上。什么是党?“党”这个词本来指一群人。《汉书》里记,“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一党是指500家这样多的一群人。后来,行政单位的意思没了,但一群人的意思还在。


  社会很大,分歧很多,因为利益、观念不同,全社会的人总是分成不同群体。每群人都想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都想让自己的观念作用于这个社会,那怎么办?就要争取政权。为夺取和巩固政权而努力奋斗的一群人,就是我们所说的政党。


  一个政党,要想让越来越多的党员紧紧团结在你的周围,首先得让非党员了解你,理解你,认同你,这就需要比较懂的人上党课来帮助。也就是说,上党课是有明确价值指向性的,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传授某方面的专业知识,而是为了增加对党的价值认同,所以,上课的落脚点一定要放到建立“认同感”上面。


上党课要把握的几个原则

NO.1: 站位要正确

        明确立场,不能站到别人的队伍里去,这是上党课的第一原则。


  2013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上很多意见和建议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但也有些意见和建议偏于极端。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也在那里摇旗呐喊、制造舆论、混淆视听……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对此,我们要洞若观火,保持政治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强调的就是立场问题。


  站位正确,除了立场不能错,还有一点需要掌握,即跟上形势的变化: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党的政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淮海战役都打完了,你还讲减租减息,都西部大开发了,你还讲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党课就上得跟不上形势了,起了反作用。怎样才能跟上形势,只有一种方法:看最新发布,看党的报告、各种公告,看原文,别人的解读只能作为参照,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掌握中央的最新动态。


NO.2:理论要彻底

  任何一个上党课的,面对的听众都会分成四类人:一是认同你的观点,找到了共鸣;二是将信将疑,不确定你讲得对不对;第三种人直接否定,他觉得你说的都是胡扯;第四种人是根本就没听你说啥,他在玩手机呢,他在睡觉呢。我们之所以要把党课上好,就是想尽力地把后面三种人变成认同者,要对他们采取不同办法。


  怀疑者和否定者,其实是积极思考问题的,说服他们只能靠理论深度。自己理论功底不行,说服不了别人,被人家问得理屈词穷,只能怪自己。提高理论功底,最根本的办法是多看书,在大量的阅读和学习中打牢理论基本功。有许多上党课者没有经过政治理论专业训练,又想上好课,怎么办?那就用另外一种办法弥补——充分备课!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所讲问题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理论彻底的基础。如果自己想来想去还弄不明白,还有一个办法解决,就是集体备课,让别人帮你弄明白。


  对于第四种人,那就不是靠理论深度所能说服的,需要靠技巧,课要讲得生动、不枯燥,具体参见第三部分。


NO.3:话要由心出

  性质、宗旨、路线、方针、政策本来就都是些抽象的东西,听起来容易让人犯困,怎么才能让这种使人犯困的东西让听众入脑入心?这需要转化,需要上课者把所要讲的东西理解、消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而不是像搬运工那样,把抽象的搬来塞进听众的脑子里,或者在网上荡来一篇讲稿像传声筒一样传给听众听。


  2016年2月,新华社发了一篇关于解放军理工大学青年政治教员群体的稿件,标题是教员张德湘的一句话:“我讲的,必是我信仰的。”这句话表达出了上好一堂党课最根本的东西。一个人讲话,只有真情实感、话由心出,才会有感召力,上课者不是表演艺术家,要想获得价值认同,走心是最根本的,一切演讲的技巧只能排在第二位。


NO.4:要联系实际

  党的性质、宗旨、路线、方针、政策很宏观很抽象,这就需要各级各层把中央的宏观的抽象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具体的实际去落实,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如果中央的东西很抽象,到基层继续抽象,全国上下,全党上下,全都在云端飘着,脚不着地,那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将党的方针政策与本单位的实际联系起来,不仅是上课者的能力,更是上课者的责任。                                                                                                           

讲党课的技巧

NO.1:一次讲一个问题

  有经验的上课者都知道,口子要开得小,位子要站得高。一个小时,你能让别人认同你一个小观点就行了,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只有讲一个小问题,才能讲清、讲透、产生震撼力,讲的内容多了必然浅尝辄止,这就像用相同力度的板子打人和锥子扎人,感觉是不一样的。围绕上课主题,逻辑要清楚,中心要明确,可以形散,但是神不能散。有人上课喜欢跑题,但听众很喜欢老师跑题,因为老师跑题都是跑到他真正想讲的那个东西上了,自己本来要讲的主题自己都忘记了,怎么能说服听众?


NO.2:表达要口语化、接地气

  上课的过程其实就是心与心的交流,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呢?一定要有跟听众相同的话语表达方式。前几年流行的《甄嬛传》,讲的就是话语表达方式问题。表达是有语境的,口头和书面是不同的两种表达方式,你把书面话语用到交流过程中,是很让人不舒服的。另外,字斟句酌的话自己也很难记住,难免会不断埋头看稿,看都不看听众一眼,怎么交流,怎么达到心与心的沟通?


  有些专业素养很高的人,容易犯另一个毛病,就是话语表达学术化,越是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人,越容易犯这个毛病,比如学哲学的人习惯用“建构、现代性、却魅、返魅”,搞经济学的人喜欢用“均衡、供给、机制、增量”,如果听众跟你的专业素养不一样,差别很大,最好少用专业性的词语,因为听不懂,你讲得再深刻,没用,越听越犯困。


NO.3:给听众留下思考空间

  上党课的人,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只顾灌输,从不启发,过个三五钟就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搬出来晒一下,似乎不如此就不是上党课,立场就不坚定,但他忘了一点,上党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寻求价值认同的,让听众赞同你的观点才是最根本的。


  怎么样才能最快地让听众认同你?最好的方式就是你想讲的观点正好是他思考出来的,这就是孟子说的“引而不发,中道而立”。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引而不发”,不是讲得云山雾绕,让大家猜去,而是指让大家有一个思考的空间,最后归纳到自己所要明确提出的观点上,你要让听众知道,你原来这里等着他呢,让听众知道“中道”在哪里,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启发式教育。


NO.4:案例要有穿透力

  上课必须要有案例,以说明主题,深化听众对主题的认识。案例的使用可长可短、可繁可简,根据上课内容具体分析,但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主要案例要有新鲜感。一堂党课总要有一两个主要案例要详细说,这种案例的使用,最忌老生常谈。从幼儿园就知道的故事,除非能讲出新意,否则就不要在成年人的党课上用了,显得上课者知识面太窄,难以产生效果。


  第二,案例要有真实感。有许多人上党课,为了效果喜欢使用极端的案例,如果没有极端的案例,也会造一个极端的案例,中国古代文人最喜欢干这事,“二十四孝”当中有个《埋儿奉母》的故事,鲁迅后来说看这个故事的感受:“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案例说得人家都不信了,这案例就起反作用了。极端案例不能让人产生代入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NO.5: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

  现代讲课为强化教学效果,手段已经越来越复杂多样,PPT要做得漂亮,可以做各种数据模型、可以加播音像资料,还可以搞各种动画图表,总之一句话,只要能强化教学效果,百无禁忌,都可以用。


  上好一堂党课,还有很多细节性的内容。总结来说,就是两个原则:第一条,讲党课,立场是第一位的,理论性是第二位的,技巧只能是第三位的,所以不要过度追求技巧;第二条,法无定法,各尽所能。所有的技巧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用的,每个人有自己的优缺点,根据自己的特点使用自己的方法。


  一堂好的党课,上课者应该有不吐不快的感觉,学员应该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讲课的人心中有话,课上完了,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轻松愉快,听课的人听讲授者海阔天空,侃侃而谈,听完了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效果就是达到了。

  (作者系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来源:荔枝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编:肖华智   编辑:冉彪  审核:周神青    美编:余丽竹


特别声明: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认领(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直接在公众号留言),我们会在后续文章声明中标明。
如需党课教材,请打联系电话:
(023)63859564 63631815




推荐文章
政事儿  ·  占雅静,已履新
3 天前
政事儿  ·  特朗普给马斯克下令
4 天前
中国政府网  ·  2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3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中方强烈谴责
3 天前
禅茶一味  ·  茗茶添香,风流尽得
8 年前
钱皓频道  ·  深度思考:痛,是为了进化!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