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杂学杂问
每天第一时间发布人气早读,各类知识,经验及信息的杂学交流分享平台。交流交友,互学互助为主题的综合人脉圈。知识&智慧,创意&经典随时掌握。不做“专”学问,只做“杂”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小小冰箱贴,凭啥这么火? ·  2 天前  
澎湃新闻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适时降准降息 ·  3 天前  
新华社  ·  13人失联!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杂学杂问

西方媒体在菲律宾挖好了大坑等中国,然后……就自己跳了……

杂学杂问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04 05:30

正文

东盟涉南海声明姗姗亮相,与西方媒体两次爆料都不同!


第30届东盟首脑峰会4月29日下午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就落下了帷幕,然而各方期待的最终主席声明却在30日的上午才姗姗来迟。


  

在这份主席声明中,大家最为关注的南海问题是这样陈述的:我们注意到一些领导人对地区最近局势发展表达的关切,重申需要增进相互信任和信心的重要性,在行动上保持自我克制,避免采取进一步使局势复杂化的行动,致力于和平解决争端,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这段话看似平平淡淡,只是一段寻常的外交辞令,但实际上它“出炉”的过程却不可谓不一波三折,甚至可以说背后充满了“看不见的硝烟”


时间还要推回到4月26日,这一天美联社突然出人意料地爆出了一份据称是他们在前一天得到的“主席声明草案”⬇️


美联社报道截图


这份草案是这么说南海问题的:“我们分享了一些领导人对地区内最近局势发展和行动升级严重关切,这些行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地区内紧张局势并损伤互信”,很明显,这是在不点名指中国


美联社报道截图


尽管用了“严重关切”、“行动升级”、“加剧紧张”等在口气上已经挺重的外交术语,但美联社似乎觉得并不满意,指出这份草案中少了去年东盟峰会声明中提及的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岛与军事化”的内容。


然而这件事却实在有几分“诡异”之处:从记者以往的采访经验来看,一般在峰会的采访中,记者在声明发布前几小时得到草案并不奇怪,而且很多时候线人也会叮嘱记者只能看不能发。


但诡异的是这次美联社居然提前4天多就拿到了声明草案,还立刻对外发布了,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一场故意的“漏料事件”。



而更值得玩味的是,这篇新闻还取了这样一个标题,“东盟领导人在海洋争议上似乎要软下来”,煽动民众情绪的意味十分明显。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接下来,一大波舆论的“狂轰乱炸”接踵而至:“杜特尔特让东盟其他领导人失望了”、“中国依旧在统治东盟”等各种带节奏的新闻标题层出不穷



一大波“不具名的东盟外交官”也在这时候纷纷冒出来,向欧美媒体评论称,“杜特尔特拒绝用南海仲裁案对中国施压”、“菲律宾总统已经为东盟50周年会议成果定调了”、“菲律宾受到很大(来自中国)的压力”。然而,此次峰会是一次东盟内部的会议,中国根本就没有派代表团前往参会。



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中,29日下午,一份据称是经过修改的最终声明草案被爆了出来,并在记者之间广为流传。环球网也得到了这第二份草案,很快发现,它比此前美联社公布的草案多了不点名说中国“填海造岛与军事化”的关键内容,这样一来声明对南海问题的口气就一下子严重多了,而这很显然是后来添加的。


路透社和“CNN”也都得到了这份草案,据他们从“不具名人士”那里得到的消息,这是因为四个东盟成员国不同意省略这一内容。“CNN”还在报道中很兴奋地说,“这就是即将发布的声明。”

  

就当记者认为也许结果已经难以更改之时,事情却再次出现了峰回路转。在29日晚上举行的杜特尔特的新闻发布会上,这位菲律宾总统关于南海全程就只释放了一个信息:我们欢迎《南海行为准则》早日达成,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而至于最终“出炉”的声明是怎样提到南海的,他则巧妙地回避了。这在记者看来,这应该是一个“可能有变”的信号。

  

果然,原本29日当天晚上就该发布的声明,迟迟不见踪影。一般来说,这样的文件拖得越久不发布,就证明背后各方角力、争执的力度越大。


直到十几个小时之后,最终版本的声明才终于出炉,而这其中不仅没有了第二份草案中的“填海造岛和军事化”,甚至连第一版中“严重(关切)”、“行动升级”和“加剧紧张”等术语也都消失不见了,看来真的是经历了一番大改。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博弈自然不是外人所能知道的,只是第二版声明草案中曾经出现的一句话或许能让我们找到一条线索,“我们注意到了一些东盟国家和中国双边关系的提升。”

来源:环球网


杂圈BOSS
推荐阅读   

一个领导发给下属的邮件遭到传疯,醍醐灌顶!

杨柳絮满天飞,城市里为何偏要种杨柳树?背后竟有大学问!

在中国坐高铁是怎样的体验?这些老外的回答被赞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