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海南迎来全球目光的聚焦,正式开启一年一度的“博鳌时间”。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于3月26日-29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的波折,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加剧,亚洲和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犹存的局面,本届年会将主题定位“共同命运 共同行动 共同发展”。世界各界期待与会精英聚焦共性问题,提出“博鳌方案”,期待“博鳌声音”,缓解难题、共克时艰。
此外,外交部发言人22日宣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3月28日应邀出席在海南博鳌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博鳌看什么?看关键词:开放、多边合作、创新
在此前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博鳌秘书长李保东介绍,2019年年会的主题和议题,是在与论坛发起国、理事、咨委、会员、企业、媒体伙伴以及多家智库经过多轮讨论后确定的,涵盖了各方最为关注的问题。
在这一主题下,本届年会初步拟设置50场左右的正式讨论,包括开幕大会、分论坛、CEO对话、圆桌会议等。具体议题拟设五大版块,包括开放型世界经济版块,多边主义、区域合作、全球治理版块,创新驱动版块,高质量发展版块,热点前沿版块。
李保东表示,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多边主义、对话合作是大多数国家的愿望,开放、创新是世界经济和全球化持续前行的不二选择。“本届年会要为参会各方搭建开放包容的讨论平台,也要为凝聚全球治理共识向世界传递明确的信息。”
据介绍,在开放型世界经济版块,年会将突出“开放”这一关键词,下设世界经济展望、服务业开放、WTO改革、跨境电商、自贸区与自由港等议题;
在多边主义、区域合作与全球治理版块,年会将突出“多边合作”这一关键词,下设全球治理、“一带一路”、岛屿经济、亚洲区域合作组织对话等议题;
在创新驱动版块,年会将突出“科技创新”这一关键词,下设可持续发展、5G与物联网、“AI+”时代、大数据、分享经济、海洋经济等议题。
此外,年会还将围绕乡村和城市建设、制造业、金融、消费等领域进行探讨;聚焦政治、外交、教育、文化、健康、民生等议题,拟设置南海分论坛、健康分论坛、大学校长对话等活动。
博鳌看什么?看“报告”:四大学术报告首日抢先发布
此前,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发布消息,年会期间,除了延续历年惯例发布《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新兴经济体发展》和《亚洲竞争力》三大学术报告外,今年还将推出《亚洲金融发展报告》,这也是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首次与亚洲三家国际机构合作的学术成果。据悉,这四份报告将在2019年年会首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发布
。
2019年的四份报告各具亮点。亚洲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之一,在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加大的背景下,能否持续推进一体化是《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9年度报告》关心的核心议题;
中美贸易摩擦、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美联储加息等全球性热点议题,都成为《新兴经济体发展2019年度报告》的重点议题;
《亚洲竞争力2019年度报告》则认为,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和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亚洲经济体,抗风险能力大大提升,经济开放与合作保持动力。
此外,《亚洲金融发展报告:基础设施融资篇》是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首次与其他国际机构合作撰写的旗舰报告。报告分总览、东亚、南亚、中亚和西亚五个板块,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各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融资方面的机遇与挑战。
其中,《亚洲竞争力2019年度报告》公布了过去一年亚洲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居前四位的,仍然是
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和中国香港
,其中韩国由上个年度的第3名上升至本年度的第1名。日本、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 中国、阿联酋分别位列第5—10名。
中国连续6年保持第9位的排名。
越南排名上升幅度最大,较上年排名提升了7位,位居第15位。
综合来看,今年亚洲经济体竞争力有五个主要特点:
第一,整个来看亚洲地区经济体竞争力稳中向好,总体增强
,就是各经济体的竞争力相比上一年度都有所提升,而且各经济体中差距在缩小。
第二,仍然保持了雁形梯队的模式,大致是四个板块。
第一个阵列是亚洲四小龙,第二个阵列是新兴传统的发达经济体,第三是东南亚、中亚、西亚地区,第四是南亚经济体。板块相对稳定,但是在板块内部竞争在加剧,说明竞争活力在提高。
第三,一带一路建设对亚洲经济体的竞争正面影响正在体现,
特别是对沿线国家的地区基础设施指标,还有经济活力指标、社会发展水平三个指标都有比较大的提升影响。
第四,中国的经济体仍然非常稳固,排在第九位。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整个亚洲地区的竞争活力都是非常强,在这么一个环境当中不进则退。实际上中国在五个维度方面都有提升,在商业行政效率方面,从十八大以来在坚持推进“放管服”的改革,整个竞争环境有了大幅度提高。在创新忙面,我们也持续加大研发的投入,现在的研发投入已经达到了OECD国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