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绝大部分地方正值酷暑难耐之时,这里的夏天却如秋天般的凉爽。一清早,沁人的凉意让人的头脑一下子清醒起来,我们一行人按着约定,去拜访藏文化传承人,民间唐卡画师——扎西多杰老师。
扎西多杰,9岁开始学习唐卡,师从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传承人娘本,在学习期间,先后与师兄,青海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尕藏才让一起参与了内蒙古成吉思汗陵园释迦牟尼壁画及唐卡的修复,参与了投资两个多亿、长105米的巨幅唐卡制作。后来在征得娘本大师同意后,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创办了“唐卡艺术馆”。
扎西多杰老师邀请我们去他的茶室喝茶。墙上的毛主席等各国领导人的画像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他们对于新中国,对于红色革命的尊重和热爱。
图为他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家境困难,扎西多杰老师在无偿传授他们唐卡艺术的同时,还管着这些孩子的午餐。他说:“在教授唐卡绘制之前,要先教他们做人。我的宗旨是弘扬民族文化,因此我的学生不分民族,不分大小,不分性别,只要心是虔诚的,我就教,不图回报”。
每天早晨吃早餐之前,他们在佛祖面前感恩生命,感恩他们依然活着。每天下午,在佛祖面前忏悔,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日行三善—言善,行善,心善。这是这里每个人的必修课,他们把这当做修行,人世是许多世轮回修来的福气,人生难得,所以要对生命无比珍惜。
这些画师正在完成一幅唐卡,这幅唐卡已经花费了几年的时间,只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花纹,都要画师们花费一天的功夫才能画好。老师告诉我们,因为颜料是各种稀有金属,粘度太大,没有十年的功夫是拉不开的。
颜料大多有毒,又需要用唾液来溶,所以每一副唐卡都是画师们用生命完成的。这代表着他们对佛祖的虔诚,对民族文化的真诚,对自己民族信仰的矢志不渝。
也正因为如此,画师的戒律极其严,忌酒色,忌贪欲,忌恶习,只有如此,才能画出佛的大慈大悲。还要心如止水,才能生净,净能生慧,故生悟性。
扎西多杰老师的妻子正在拿碗打磨棉布,这块棉布要经过刷胶,擦拭青稞酒,用几种石头打磨后,再用碗口打磨数遍,最后用玉石打磨,再用清水洗过,才能在上面勾勒,用各种金银珠宝做成的颜料作画长达数年,所谓“千年不褪色”的唐卡便由此而来。
老师带着我们参观他的唐卡展厅,为我们讲述唐卡的历史,分类,以及它的发展。老师很无奈的告诉我们,现在的市面上出现了许多仿制的唐卡,以次充好,让他们很气愤。的确,对于这个信仰高于一切的藏民族来说,这无疑是对佛祖的亵渎,对民族文化的不尊重。所以我们也在此呼吁,请保护和传承这种神圣的艺术文化!
回过头再去欣赏这一件件艺术珍品,不禁被它的神圣所震慑。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独特的艺术风格,题材更是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是一个个画师的生命之作,更是他们对于佛祖的虔诚,对信仰的忠诚。这虔诚,经得起岁月数百年的风雨侵蚀;这忠诚,历得起人间无数次的轮回磨练。
活动结束后,扎西多杰老师通过我们特地向兰州大学的同学们发出邀请,如果对唐卡艺术感兴趣,利用假期,他依旧提供免费的食宿和教学,在大学生中弘扬这种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