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求知即是行善2
本公众号仅发原创内容,其他推荐的干货(书、公开课、纪录片等),详见公众号:kekexilimemo。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王  ·  钱穆:读这五类书,做高境界的人 ·  昨天  
哲学王  ·  荒诞的时代没有干净的人 ·  2 天前  
哲学园  ·  乌克兰:自由的代价 ·  2 天前  
哲学王  ·  三联的猛料,刺痛了多少中国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求知即是行善2

从始皇同志开始,国人就喜欢集中力量办大事

求知即是行善2  · 公众号  ·  · 2017-08-01 13:56

正文

最近听秦晖老师讲秦汉史( 公开课 | 秦晖老师专题课程及讲座视频合集 ),觉得秦老师实在是可爱,讲历史讲得如此妙趣横生。

中国人喜欢面子工程,真的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虽然人口只有两千万人,虽然秦朝寿命只有短短十几年,但始皇同志就喜欢集中力量办大事,喜欢搞重点工程,而且一鼓作气能办成。来50万劳动力修长城,50万劳动力修始皇陵,再来50万修阿房宫。嗯,这两天的月饼,还有满朋友圈的绿帽子,我只想说:人家过人家的节,关你什么事?连army大门都没进去过的,玩你的王者农药去,瞎凑什么热闹?

回过头来讲我们的秦汉史。秦老师讲历史呢,从来都不只是讲过去,也不会把古代中国脱离世界的范畴,而是会对比当下,会从世界看中国。说到这个中国传统,这四个字,从民国以来仿佛就是万能膏药。跟西方价值体系发生冲突时,就摆出来我们的“老祖宗”如何如何。跟西方科学技术发生冲突时,又摆出来中国古代科技有多么多么发达,“四大发明”“九章算术”之类的。可是,到底什么是“中国传统”呢?是大清朝时期的?还是魏晋南北朝呢?还是秦汉呢?还是先秦呀?是“女人要三从四德裹小脚嫁人前不能出闺阁呢”?还是“儒家道家法家诸子百家”?甚或又是“科举八股文言文国画书法”之类的艺术呢?你一问他们具体的吧,很多人又喃喃说不上来。那么,如果很多“传统”只是元明清时期才有的,那又怎么好意思贴个“上下五千年”的标签?

参考贴:

西方只是物质文明发达,而精神文明落后于东方?

普世价值是西方人虚伪的体现;国际法是西方的法,不适合东方?

我们今天继续谈儒家、道家跟法家。秦老师讲的特别好,说,你想真正了解儒家的思想,并不只是去读儒家著作,去看儒家怎么讲的,而是要看其他的流派(比如墨家、法家)怎么批判儒家的。也就是说, 思想流派之间的争锋,才是最要紧的。

先说儒家,得看是哪个时代的儒家,经历过周秦之变,曹魏之变的儒家,跟先秦的儒家都是不一样的。先秦时期的儒家跟墨家,基本上就是对着干的,儒家最不喜欢墨家推崇的“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

法家在政治上的主张是御权术,这个我们以前讲过( 为什么说“法家、老子和佛教本质上都是主张愚民去智的?” )。而且法家非常反福利制度的,韩非子明确说,穷人不是懒汉就是酒鬼,所以,万万不可以拿富人的钱去救济他们。商鞅又继续说了,这些穷人懒汉在社会上游手好闲,有碍于体现我们法家制度的优越性,所以,见一个,逮一个抓进去劳改。秦晖老师太幽默:“ 秦国崛起,真的是使秦国人民站起来了,再也不能坐下了……

道家(尤其老庄)的主张,就是相对主义,“是”和“非”差不多,“善”和“恶”差不多,“我”跟“蝴蝶”差不多,“老婆死了”跟活着差不多。世间的一切全都差不多,你要是看不开,那是你境界不够高。只有“难得糊涂”,“看破不说破”,“说三分留七分”才是世间最高智慧。

参考贴:

别再迷信什么《道德经》《易经》包含宇宙真理的鬼话了

谎言横行的世道,还“说三分留七分”,那不是变相助纣为虐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