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毅资产管理
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是国内领先的平台型私募基金公司,致力于为优秀的投资经理配备一流的平台支持,让优秀的投资经理专注于投资,全力以赴地为投资者创造更佳收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高毅资产管理

如何培养不内耗的做事能力?| 方法论

高毅资产管理  · 公众号  ·  · 2024-06-28 15:00

正文

来源 | 帆书樊登讲书

作者 | 帆书 · 李慢慢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纳瓦尔宝典》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有10个或15个不同的优先事项,都不分主次地被丢到同一个筐里,那就等于没有优先级,最终你一件事都做不成。”

职场中真正重要的工作,只占20%。

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专注去做最有价值的事,才不会被无数琐事绑架消耗。


稻盛和夫在《干法》指出,工作就如僧人扫塔,打扫的顺序对了,工作就简单了。

你之所以焦虑内耗,是因为把工作做反了。



01
只顾为“人”内耗,忽略潜心做“事”



曾听过一句话:
“我们的许多烦恼,都是因为在人与事之间琢磨错了方向。”
把别人看得太重,就会把工作看得太轻,以至于简单的工作也会变得棘手。

纪录片《不想去公司》中,科长尹熙秀的业务能力出众,对项目有独到的见解和看法。
在一次会议上,因项目的细节问题,她与企划部的负责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散会后,她怀疑对方针对她,故意挑刺,但又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她越想越烦躁,决定以后不会再与这样的同事合作。
后来,她要做一份客户的预先方案,但因为没有相关经验,几天下来,也没做出结果。
同事建议她去咨询企划部的刘经理,因为他对这类方案的流程很熟悉。
然而得知刘经理就是那天与她争吵的负责人后,她很担心对方会因此为难她。
她纠结一番后,选择独自完成这份没有接触过的业务。
本来两小时就能搞定的方案,因为她不熟悉业务,愣是忙了一个礼拜。
好不容易做完方案,结果因缺乏新意和材料不全,被上司点名批评。

职场中常常会有这样的场景:
因为同事的一句反驳,就揣测对方的看法,自己做事畏手畏脚。
因为上司的一次批评,每次汇报就战战兢兢,不敢发言。
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耗费太多时间,到头来耽误的是自己的工作。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就无法顾及自身。
很赞成一句话:

“每个纠结应该喜欢谁或者讨厌谁的人,都忘了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工作。”

收起负面情绪,在工作中修炼自己的心态;专注事情本身,在挑战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把工作置顶,很多困扰都会具体的行动中烟消云散。








02
只顾埋头赶路,忽略升级认知


微博上曾有个热门话题: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工作,却还是收效甚微?
无数网友留言讨论,其中有一个回答,让我印象深刻:

“因为你忙的是没有价值的事,积累不了任何经验。”

一心埋头赶路的人,就像一只蒙眼拉磨的驴子,只会在原地打转。

职场上,只有主动提升技能和认知的人,才能不被市场轻易淘汰。


知乎网友@青铜战神小呆宝在一家顶尖的摄影公司当经理。

两年前,他只是一名剪辑师,主要任务是给短视频剪辑调色。

因为工资与接单数量挂钩,很多同事为了多赚点钱,都会主动延长工作时间。

一开始,网友干劲十足,每天一大早到公司,一直忙到晚上12点。

渐渐地,他发现,即使起早贪黑地拼命工作,依旧拿不到很好的业绩。

这样的现状一度让他心力交瘁,找不到工作的意义。

这时一位老同事提醒他, 如果不能花时间打造属于自己的专长,迟早会面临淘汰。

听完这句话,网友才彻底醒悟。

他完成了手头上的工作后,准时下班,一回到宿舍,他就全身心投入到高级摄影的学习中。

一边根据主题和受众群体,进行视频风格的创新,一边学习数据分析,跟踪视频效果并进行优化。

后来公司引进AI剪辑技术,很多人都失业了。

他因为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许多创新性成果,被留了下来,晋升为创意经理。

很多人误以为,加班熬夜,可以为自己的事业添砖加瓦。

于是夜以继日地工作,可是最后才发现,人越勤奋,效率越低,业绩也越差。

只顾埋头赶路而没有深度思考的人,只会在迷茫中挣扎,永远也走不出底层认知的囚笼。

猎豹的CEO傅盛曾经说过:

“最大的竞争差异,在于认知。只要能够突破思维障碍和思维边界,就能够变成不一样的人。”

抓住问题本质,聚焦目标,才能避开无效努力;

及时总结反省,持续精进,自然会脱颖而出。





当我们提升自己的认知,打破思维的壁垒,所有的困难,都会成为你工作的跳板。









03
只顾过度负责,忽略内心弹性


自媒体作者吉佳初入职场时,被领导安排做一个海外项目。

为了把项目做好,她绞尽脑汁思考方案,还向其他部门的同事寻求帮助。

白天她拜访客户,调研市场,和同事核对信息,不放过任何一点细节。

下班后她整理资料,认真分析数据,做好汇报PPT,不怠慢任何一件小事。

她拼尽全力,只为把每个环节做到最好,让项目完美上线。

出人意料的是,甲方突然调整了投资方案,把投入的资金降为原来的一半。

资金减半,就意味着目前的方案就要全部推翻重做。

可是对方要求如期上线,无奈之下就只好采用目前的方案。

但是项目的很多流程因为资金短缺,结果非常不理想,有的连预估效果的一半都没达到。

最终,项目以失败告终。

身为负责人的她,自责不已,把项目的失败归咎于自己没有履行应尽的责任。

她的情绪十分消沉,工作也不在状态,没过几天,整个人憔悴不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