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卢泓言
且慢。且松。且定。戒急。戒紧。戒躁。降伏此心。唯此一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舰大官人  ·  真不错!就喜欢看大恐龙🦖吃人!-202502 ... ·  2 天前  
视觉志  ·  顶流凉了,青春黄了 ·  2 天前  
审计芸  ·  春节福利!2025年度公众号订阅限时优惠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卢泓言

李录的偏见

卢泓言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4-09-18 12:00

正文


李录那几个常识,简单说就是:相信市场,相信制度,小政府,保障人身安全,激励自私的人性,激励自由,包容不同价值观,过度反腐伤害社会。


这些好东西,他应该先推销让他定居的美国,如果他们买单,很多事就不要干了,美国会焕然一新。


相信市场。就不要拒绝中国的廉价商品,不要以举国之力去封杀华为。


相信制度。就不要把自己造起来的wto破掉,千辛万苦的另起炉灶。也不要拒绝俄罗斯加入北约。


小政府。就不要驴象两党和参众两院,天天搞针对中国的各种法案。也不要搞补贴,想把制造业生拉硬拽回去。


保障人身安全。就不要对小国说打就打,也不要把爱泼斯坦在监狱里弄死。


鼓励人的自私。西点军校就要把“责任”从校训里抹掉。约翰肯尼迪总统就不要说,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哦,差点忘了,肯尼迪是被弄死了。


鼓励自由。那未成年人都要有变性和堕胎的天赋人权,父母说了不算,就不要讨论了,法案要一路绿灯通过。抽大麻也不要分区了,哪里都应该可以,鼓励流浪汉去富人区抽。


要包容。就请对东方土壤里生出来的文化先包容一下,不要拿着西方的价值观去否定东方的价值观。不要用自由去压制责任。


过度反腐伤害社会。这一点倒是无力反驳,可能就是美国把腐败合法化的原因,都是旋转门,政客下了台,大大方方去华尔街当董事。再等红脖子来占领华尔街,进攻国会。


这些“常识”,无非是资本主义200年的经验,但这些老东家自己已经不守了。老大自己不守,倒勾引小弟们去守。杀人还要诛心。


李录的老师芒格的搭档巴菲特,曾经在看到美股连续熔断的时候说,我89岁,还是太年轻。又说,我不愿意在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世界被改变很多次。


所以,巴菲特是承认自己有盲点,有未知的。但好像李录不具备这个常识,他好像觉得知道一切。就像之前那个美国学者福山预言“历史已经终结”一样。


最可怕的一种可能是,今天的主要问题是百年霸主掀桌子,整个世界在地震,有人却偏要你相信,这是我们内部系统的问题,然后让你自爆,这是最悲伤的故事。


我也来说几个常识,看看是不是比李录的常识更底层。


如果一个人离开自己的国家,去一个更强大的国家,他在那里发个财,生儿育女扎了根,那这个地方就是他的屁股,他的信念,他的ego。


好像《教父》一开头那个意大利人说的,我爱美国,美国让我发了财。这是常识。


如果一个人过去几十年收入都在涨,忽然有一天不涨了,他不会反思是不是运气结束了,调整终于来了,他会想,是别人做错了事,把老子连累了。这是常识。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这是常识。但有人只想过春天,会讨厌冬天,这也是常识。


自然喜欢平衡,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一路畅通,打遍天下,统治所有历史。这也是常识。


我们当然有问题,没人不承认。但我没看到,有一个人把整个系统梳理透彻之后再抱怨,再给意见的,一个都没有。


这是一个国家之间全面对抗的局面,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文化战,不战而屈人之兵,再有潜在的热战。再叠加互联网对舆论场的颠覆,人工智能即将对工业社会的颠覆。


因为没能力把整个系统理解透,所以对任何局部问题都给不出穿透性的答案,所以只能拿出一些教条,不管三七二十一,照着这个做,不照做就是违背常识。


人都是既蠢又坏,不管哪个地方都是,却偏偏觉得自己天生该享福,不能回撤,不能起伏。但这是幻觉,是通向地狱的大门。


每个人都自己照照镜子,再看看网上这满满的骗子婊子傻子,男盗女娼,真觉得很好搞?真觉得世界应该平安富裕?


在人性这个底层系统上,再怎么打补丁,都是有问题的,而且补丁已经打太多,一环扣一环,越在压强极大的时候,越要有定力,越不要病急乱投医。


西医把人都洗脑了。就是哪里坏了割哪里,不管身体系统怎么反应。


西医背后的科技,就是不断拆分的逻辑,盲人摸象的逻辑。化肥好东西,激素好东西,用了十年才知道上当了。核电站好东西,被地震搞塌了才知道摁不住。


归终,承认人这种东西,有各种几乎不可改变的缺陷,人类是在沼泽之上建高楼,这是讨论问题的前提。


然后再看,这个系统是怎么设计的,怎么运转的,怎么以最低的代价获得尽量大的好处,怎么断臂求生。


不过这已经超出99%的人的心智能力了。


网上天天有人推销各种中国故事,那我也讲一个我理解的中国故事。


古龙有本小说叫《风铃中的刀声》。


天下两大刀客相约决斗,姜断弦没把握,设计陷害丁宁,让其困于囚房,承受非人折磨。


后来丁宁为人所救,按约决斗。本来两人伯仲之间,但丁宁很快胜出。姜断弦大惑不解,他这段时间勤学苦练,而丁宁连眼睛都被缝起来,暗无天日,为何刀法反而精进。


最终丁宁说,大凡高手到一定境界,常规练习再也无法进步。我过去一段虽然身体上备受折磨,但心里反而更宁静,手中无刀,但心中有刀。


电影《钢琴家》讲了一个真故事。


二战时纳粹入侵波兰,一个钢琴家,全家人都死了,就他一个人侥幸活下来。在集中营里,成堆的人被当着面打死。


他被朋友藏在一间小屋里面,不能出去,不敢发声。朋友偶尔带一些食物给他,有时候一个土豆要撑几天,后来这个地方也被发现了。


他逃到废墟里面,像一个老鼠一样,喝脏水,在犄角旮旯里找东西吃。这样过了几年。


有一次找食物的时候,被一个纳粹军官碰上,军官问他做什么的,他说我是弹钢琴的。军官就找了一架钢琴,让他弹。


钢琴家已经几年没摸过钢琴,刚开始有点生疏,但很快就流畅的弹起来,他所有的痛苦和希望,都在指尖下爆发。


纳粹军官被震撼了,反而成了他的保护人,给他带食物,告诉他,战争很快就结束,纳粹正在撤退。


跟丁宁一样,失魂落魄、出生入死的那几年,钢琴家手上无琴,但心中有琴。


《肖申克的救赎》是另外一个真故事。无辜的银行家被困在那个监狱里,那间单人牢房里,那个地道里,被困在一群恶魔中间。但最后他活出来了,无比强大。


他从禁闭室里出来,说这是最轻松的时光,因为莫扎特陪着他。狱友说,难道你带了留声机进去。他说,不,留声机在我心里。


2012年,我从大厂离职,离开北上广深,在物理上离开那个江湖,离开中国经济的中心,现代商业的漩涡。


2015年,我把亲手搞起来的创业群解散,断绝从这个行业直接获得营养的渠道,以及拓展人脉的可能。


我想找另一种活法。那个时候在潜意识里觉得,按传统的套路,我会一直作为这个行业的附庸而存在,只有自己主动断奶,跟它隔绝,才有可能活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这十年里,有一件事不得不发生,那就是我的内在里长出一种新的东西,独立的东西,鲜活的东西。那是在市井里,在江湖里,在循规蹈矩里长不出来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