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洞察
更真实的视角,更有深度的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胖东来,新动作来了! ·  15 小时前  
生态梦网  ·  滨海新区幼儿园将免费?专家回应来了 ·  2 天前  
河南新闻广播  ·  蜜雪冰城今起招股,预计3月3日挂牌上市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洞察

中国科协主席:“体检根本无意义”!

新洞察  · 公众号  ·  · 2024-06-14 22:57

正文

有些问题虽然过去了10年,但到现在也具有讨论价值。

比如,据中国之声、央广网报道,2014年在一次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没有像往年那样致开幕辞,而是做了一篇报告,报告中关于普通人体检有没有意义的问题,备受关注,引发了巨大讨论。



韩启德所做的报告题为《对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和疾病筛查的思考》。他也颇有兴致的告诉议会者,这个思考将涉及一些颠覆性的一些意见,但都有依据,是个人一家之言,只提供一个测验。


报告首先提出了三个问题:高血压是疾病吗?高血压需要治疗吗?如果你得了高血压你治疗吗?


答案出乎意料,他说医疗并非如你想象中那么全能,一定要摆正医疗的地位。



“高血压是疾病吗?”

“高血压需要治疗吗?”

“如果你得了高血压,你治疗吗?”


在提出第一个问题后,韩启德自问自答:“不是,高血压只是危险因素。”他援引《辞海》里的说法,疾病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有一定表现的病理过程。


疾病必须要有劳动能力受到限制或者丧失,并且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而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没有这些情况,因此不是疾病,是危险因素。


既然不是疾病,需要治疗吗?


韩启德曾面向500多位博士生提出这个问题,当时,有1/3的人没有举手,没举手的说:“既然不是疾病,我为什么要治疗呢?”


那些举手的人则说,“大家都知道高血压要治疗,而且是危险因素。”


接着,韩启德告诉这500多人一个研究结果:对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治疗可以降低25%~30%的心脑血管事件危险,这个作用很显著。


说完以后,他再次问,高血压需要治疗吗?这一次,大多数人都举起了手,“是需要治疗的”。


紧接着的问题就是: 如果你得了高血压,你治疗吗?


很自然的,大家都举起了手。


这时,韩启德又给出一个出人意料的数据:我国40岁以上高血压人群,10年心血管事件(心肌梗塞和脑卒中)发生率最高统计为15%左右。降低30%发生率,即降为10.5%,也就是100个40岁以上高血压者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只有4~5个人受益,还有可能存在药物副作用,加上服药的经济负担。


现在再问: “你愿意终身服药吗?”


全场静默了。


医疗并非如想象中的那么全能,一定要摆正医疗的定位。韩启德说:“医疗对人的健康只起8%的作用,更多的是由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经费保障来决定的,因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更好、更全面的看法。”


“小概率要干预效果绝对是很小的,但是要落实到个人的话,谁也不能确定自己是在1%的人里面,还是在99%里面的人。”韩启德接着以高血压、 糖尿病前期 、骨质疏松举例说,当前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实际结果是,极少有个人因采取措施而受益,绝大部分干预没有任何效果,其中有些人的健康反而因此受到损伤。


让韩启德担忧的是,这是公众所不了解的,尤其这种情况在疾病筛查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


他以美国一项研究为例,这项研究涉及7.6万例病人,55岁~74岁的男性,一半人每年测一次PSA(前列腺癌的一种筛查方法),一半人不做检查,结果怎么样呢?


筛查组发现前列腺癌每1万人中有108人,对照组只有97人,前者增加了12%,也就是说PSA筛查以后发现的病人增加了。


但是13年以后,结果是,这两组检查和不检查,死于前列腺癌的人没有任何差别。


无独有偶,再来看肺癌,美国做了45万人的研究,做各种筛查办法和不筛查比较,发现每年做X胸片和不筛查的差别,每年做两次以上高频度的X胸片检查,肺癌死亡率反而增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