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星火下南洋
星火在手,天下我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2024年气温影响评估:全球或已进入平均气温 ... ·  8 小时前  
果壳  ·  一颗榛果的求职之路 ·  10 小时前  
科学世界  ·  这些虫怎么都蛇里蛇气的......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星火下南洋

代理人战争,如何演变?

星火下南洋  · 公众号  ·  · 2024-03-01 23:37

正文

乌克兰战争已经打了两整年。目前的形势是:大反攻后的乌克兰节节败退;美欧对俄展开“毁灭性制裁”;中国启动第二轮穿梭外交;美欧对相关中企进行制裁。不管主动还是被动,中国都已经介入到战争之中。那么,美俄的代理人战争将如何演变?

目前乌克兰战争已经打了两整年,可以说是有太多意料之外。

首先是美国绝没有想到乌克兰是如此不堪。 在美欧 50 余国的强力军援之下,乌军的大反攻竟然是以失败收场。泽连斯基不得不调整战略,以守代攻。

更没有想到的是,经过两年的战争消耗和严厉的制裁,俄非但没能被削弱,反而是愈战愈勇,经济上还取得了发展。

当然,也绝没有想到, 50 余国家竟然支付不起与一个国家战争的武器弹药消耗。

其次就是俄罗斯也可能没想到。 原本是一场实力碾压速战速决的战争,却硬是打成了持久战。

俄也没有想到,美国北约会的战争介入度会这么深。美国不仅纠集了 50 多个国家向乌提供军援,而直接向乌军提供战场信息指挥,并以顾问和雇佣国的名义间接派兵参战。

更没有想到俄军的伤亡会如此之大,俄军的主力战船战机装甲装备的损失会如此之多。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要想能过战争把俄军赶出乌克兰,应当几乎是不可能了。乌克兰战场上就是一个无底洞,美国北约添再多也无济于事。

正因为如此,美国目前也只能是寄希望于长期且继续加大制裁能够拖垮俄罗斯了,所以也才有了新近推出的号称是毁灭性的制裁措施。

目前对俄有利的是,战场上的主动权已经牢牢掌握,这一次大反攻的失败严重打击了乌军士气。如果俄军在阿夫杰耶夫卡要塞缴获的大批武器弹药是真的话,那说明乌克兰根本不缺少装备弹药,而是士兵失去了战斗的勇气。

泽连斯基四处装可怜“化缘”的目的就是在想尽办法把北约国家拖进战场之中。而美国北约国家近来停滞提供武器弹药,显然是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虽然停止的提供武器弹药,可对俄的制裁则是加强了,这至少可以让乌克兰人意识到对俄的敌意,也可以给乌克兰人制造一些俄会崩溃的胜利幻想, 这样就不会迅速失去战争意志而投降。

也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 美欧同时向中企发出了制裁令,等于让中国卷入漩涡之中。

也就在同时,中国则宣布将启动穿梭外交以促和止战。中国欧亚事务特别代表将访问俄乌以及欧洲的重要国家。

美国在推出对俄毁灭性制裁的同时,也捎带着制裁了中企,表面上看是欲阻止中俄正常贸易,逼中国站队美国,以增加对俄的削弱效果。 而实际上却有可能是意在把中国拖入乌克兰战局之中。

在美国宣布对中企的制裁之后,欧盟也在对俄制裁的同时制裁了中企,这是美国最想要的场面。

表面上看,这一是对中国表达不满情绪,二是意有阻止中俄合作,甚至是有逼迫中国站队美国北约的意图,这样才有利于美国战略削弱俄罗斯。

因此,此时美国推出的对俄严厉制裁,实际上并非完全针对俄,而是间接把矛头指向了中国。

战争已经打了两年了,中国的立场始终没有变。用王毅外长的最新表态就是: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但我们没有隔岸观火,更没有借机牟利。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应该得到遵守,各国的合理安全关切应该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应该得到支持。

王毅外长的这段话字数不多,但能包含的意义也都在其中了。

首先,美国北约才是危机的制造者 。尽管俄应当遵守联合国宪章,尽管乌的主权应当得到尊重,可在乌积极配合北约东扩严重威胁俄国家安全的情况之下,特别军事行动就有了某种正当性和必要性, 换了中国也会打。

其次,也正因为俄有一定的正当性,所以停战的关键就是美国明确保证停止乌克兰加入北约进程,而乌克兰也要做出不加入北约的保证。 否则,在严重威胁俄安全的情况之下,俄是不可能停止战争,或者说俄只能以战争手段维护国家安全。这就中国与俄保持正当合作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或者说中俄关系不受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中国并非是中立也并非没有立场。错的当然要反对,情有自然就可原。

其三,中俄合作的增强,并非因为是中国借机牟利,也并非是给俄以“致命性支持”。

正因为俄受到了代理人战争的消耗,以及美欧违反联合国宪章和世贸规则的制裁,使俄罗斯没得选,中国自然而然成为了俄最佳的合作伙伴。

互利合作或合作共赢是中国一贯的原则,中俄互补性极强的情况之下,加强合作是不二的选择,中国不会因为美国的利益而损失自己的利益和放弃正常的合作。这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其四,中国不是当事方,但中国也并非是完全的旁观者。 这场战争是战后欧洲最大的安全危机,也是二战后最危险或最容易引爆大战的战争。

中国要做动荡局势的稳定力量,就不能不有所作为,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将启动第二轮乌克兰危机穿梭外交行动,劝和促谈是中国的宗旨。以上四点则是表明了中国的立场。

虽然美国可以不理会中国的穿梭外交,可中国表明的立场原则,中国目前在这场战争中占据的地位,迫使欧洲相关国家不得不多考虑考虑利弊得失,至少会扰乱美国北约的思维和增加北约内部的分歧。

这就完全不符合美国利益了,自然也会增加美国对华的敌意,因为美国拱火战争的目的是削弱俄的同时加强对欧洲的控制。目前这两点目标都没有实现的情况之下,反而受到战略牵制。

重要的是,不仅受乌克兰战争的牵制,还要受到中东战争乱局的牵制。在大国竞争最关键的当口,这么多节外生枝,对美国自然是相当不利了。

美国原本是想拉欧盟北约与中国对抗的或打压中国的,可欧盟不愿意。要想把欧盟拉下水与中国对抗,就必须制造中欧之间的矛盾。

显然,中俄合作并不符合欧洲利益。 制裁中企,必然影响到中欧关系。中俄合作不停止,对华相关企业的制裁就会不断的增加,中欧矛盾就一定会增加。欧盟与美国的合作就越紧密。逐渐的,就会形成美欧联盟针对中国。

这与美国推动的去风险战略是一致的。去风险会逐渐演变成去中国化,最终就是脱钩。而一旦形成脱钩的局面,自然就是阵营对抗。

与中国单打独斗,美国不敢,也压制不住中国。正如拜大统领所说:有了盟友的支持,美国才更强大。反过来,没有获得盟友的支持,美国就不敢与中国对决。

其实,乌克兰战争打到现在这个样子,中国恐怕不想介入也不得不介入了。

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不外乎三种结局。一是乌克兰支撑不下去了,只能投降认输。二是美国北约继续深度介入引爆战争外溢或俄与北约大战。三是俄罗斯支撑不下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