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4关于洋河,关于泸州老窖
醉兄:我倒认为行业调整期间,泸州老窖运营模式好,把大小经销商利益捆绑在一起,并且利用数字管理,能清楚知道库存,不像以前两眼一抹黑,我估计洋河现在就是两眼一抹黑。
散户乙:洋河的未来业绩,就要靠投资者自己判断了,这个公司自己都没法确定。因为洋河的销售,更多的是直接终端,公司控制的空间小。
老窖的销售前五大占比高,相对洋河,公司对未来业绩更容易判断。
他这个不是说哪一种销售模式好的问题啊,就跟国情一样是吧,不同国家有不同国情,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那么咱只从这个就是管理层来对未来业绩判断,老窖就更容易判断。因为他这个前五大占比比较大,那么他有多少库存他也容易掌握。那么这部分库存的消化程度呢,是快还是慢,他也容易掌握。所以呢,他就对这个未来业绩,他就看的更清楚一点儿。
那么洋河呢,他因为太分散了,所以公司他也搞不清楚,他回旋的余地很小,只能稍微平滑一点。
洋河的业绩调整更多是从什么呢,就是各种费用啊,各种那个什么稍微少一点儿,然后呢,业绩让他保持一个稳定,他只能从这个角度。从其他的呢,他就不如老窖这么控制力这么强啊。
公司和经销商都是命运共同体,都是利益共同体。他这个经销商呢,不管是老窖这种前五大也好,还是那个洋河、五粮液这种就是特别分散的也好,它其实都是命运共同体,都是利益共同体。
只不过呢,像这些比较分散的五粮液和洋河呢,他那个业绩就比较真实。这个其实都也很好理解,是不是?
那么到了老窖这边儿呢,其实前五大他也是这个是分开那个,就是利益也不是一样的。虽然是利益共同体,你老叫猛压货,人家也是不干的啊。
但是呢,他这个因为它比较大,他这个利益共同体,那他这个利益结合的就更深一点儿,是不是更深一点儿呢?
那么当老窖有困难的时候呢,让他们适当帮点儿忙,他这个出力呢,就比那些小的要大,这个是个事实。
其实很简单,就比如说咱两个,你如果开个公司,我是你的分销商,我是你最大的分销商,多少年以来都是这样,而且我通过你靠你那赚了很多钱。是不是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哎,我可以适当帮你多弄一点儿。
但是你要说啊,不顾我的利益,盲目的吧,那也是不可能的,是不是?但是呢,在你那个需要什么的时候,我适当稍微多进点儿,这个都是很有可能的。
那小的他就不行了,小的他那个利益本身捆绑不深,是不是?那么他遇到困难,我小的首先考虑我的利益。你让我帮呢,我第一个能力有限,第二个我也不想帮你啊,能做就做,不做明年我投五粮液,我投洋河儿,是不是?我搞舍得,我搞水晶坊,是不是啊?
他这个呢,他利益捆绑不深。老窖这个前五大呢,他利益捆绑比较深。
但是利益捆绑比较深,别人就有个误区,就好像是老窖可以控制了,想怎么样怎么样,这个也是一个误区。他是不可能的,是不是?
但是呢,因为他前五大的承受力比较强,而且利益捆绑比较深,之前靠老窖也赚了很多钱,那么在老窖需要,就是比较困难时候,帮他多进点儿货,这个也是人之常情,很好理解的嘛。
疫情这三年老窖增长全靠压货不可能的。但是疫情这几年呢,不单是老窖这个增长的比较快,其他很多酒增长的也都比较快。
那么就说明什么呢?老窖儿这个增长也不完全是压货,也有大环境的问题啊,就说虽然疫情三年,真实消费还是存在,而且呢,很多小酒厂一不干了以后呢,那么等于是这个大的酒厂他那个份额挤占了小的,可以这么理解是不是?
所以说呢,我一直说的比较什么,就疫情这三年,正好赶上那个老窖的这个股权激励,那么适当多进点儿货,这个都是有可能的。但是你说这疫情这三年这个增长全靠压货不可能的,因为其他的很多没有股权激励的。
因为其他,没有这个股权激励的公司,是不是增长也是很快,像茅台呀,是不是啊,这些还有一些其他公司,它这个增长速度也是很快的,包括五粮液。这几年就疫情这三年增速也都是可以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呢,这个老窖前三年这个增速加快呢,绝对不能理解为就是靠压货,不能这么理解。
醉兄:咱们理解,很多人不理解,赚的就是这个钱。现在 A 股市场疲软,大家都是对未来信心不足,大环境什么时候改变?
散户乙:他不是就是大部分人他那个思维呢,我也他们有说二极管(二季报),我也不知道二极管(二季报)是什么样啊,就是说他看问题很难客观。
就是说五大这个呢,他确实对老窖控制这个销售是有好处的。没有好处,老窖也不会搞这个,说心里话是不是。那么他好的一面是什么呢?老窖他这个干这么多年,他这个全国宏观,那么呢,他有一些的这个政策也是正确的。
那五大这些呢,他经销商有的时候眼光比较短浅,是不是?那么老窖这个跟他同时制定战略呢,这个也是有好处的啊。否则的话,也不会这么搞这个东西。
那么搞这个东西呢,因为是利益共同体呢,比较紧密呢,那么,比如说这个就我还是之前说的是不是,那比如说老窖一算,如果达到这个条件,必须要增速28%才行,但是现在实际增速呢,只有24%,是不是那么差一点儿。多弄一点儿,调节一下,怎么弄一弄就完成了,是不是他绝对是这个情况。
那么有人就说,哎,既然这样,那么这个就全都是压货了,他一下就走到另一个极端上去了。
这个投资就是个人的判断,这个没揭盖儿之前,大家都是判断,你说服也没有用。
2024.9.6 它这个都是情绪化的,这些就不用看基本面了啊
下午那个抛盘就出来比较大,所以跌的深一点儿,他这个都是情绪化的,这些就就不用看基本面了啊,这些都是根据盘面那个买卖的,你说资金量大也不算大,因为全天成交量也不多啊。其他行业一样跌。
2024.9.12 你就发什么呢,老窖300的时候,我没有信心,老窖200的时候呢,我有一定的信心,
老窖现在100,我是当初老窖200时候的信心的一倍。
茅台也是同样如此。我对两千六的茅台没有信心,两千一千八的时候呢,我比较有信,现在一千三的时候呢,我的信心是两千六十的一倍。应该是越低越有信心嘛,而不是越跌越觉得,肯定是有一个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一个利空,我一定要那个这个仔细研究研究,那你不就认为这个股价是对的了吗?
如果市场都是对的,那我们价值投资还投资个屁呀,是不是?
那我们价值投资不就是你看老窖20块钱以下,是不是市场都认为不行了,我们买嘛是不是?涨到两三百,这都认为好的时候,我们就抛一抛嘛是不是?
那神华是十六七、十七八,那时候就认为不行,我们就买嘛,不都是这样吗?
如果老窖不跌到一二十,老是100多,那我们怎么买?我根本就不买,是不?
神华如果老是三四十,我根本就不买,是不是?只有他跌到净资产了我才买,那么就是说这个市场他就是因为他错。
我今早不跟你说了嘛,我说老窖什么时候到底,什么时候我都不知道,是不是?
但是有一条是肯定的了嘛,现在100块钱比150块钱的时候离底部近了嘛。那这是肯定的了嘛,是不是?离底部越来越近,不就是我们越应该买,然后信心更足的时候才能才买嘛,是不是?
那反过来他股价越来越高,那应该是信心不足的,这才是价值投资正确的这个情绪反应嘛。哪里有茅台两千六说拼命说好怎么怎么的,这个永远不卖,怎么到了一千三了,哎,这个股价既然这么低,肯定是有一个不好的消息,那我就要小心点。
2024.9.13 如何能将自己当初正确的判断转化为自己实实在在的投资收益(增加自己在公司里的份额)
我记得老窖200左右时有不少看空的观点,也有精准预测到老窖会到100块的球友。
有投资者可能会觉得自己判断对了很高明很厉害。
我来聊聊这事。
其实,
一个成功的投资,离不开两个关键点:
1,首先是要有正确的判断。
2,如何能将自己当初正确的判断转化为自己实实在在的投资收益(增加自己在公司里的份额)。
第二点尤其重要。
如果当初200块看空老窖,自己也没有老窖且现在也没打算买的人。就只有了一个正确观点,就只完成了投资的第一步,并没有将这一正确判断转化为收益。也就是俗话说的:只负责了正确。
我将老窖在高位抛出一半转为神华,这一动作其实和当初在老窖200块钱看空相比,就更实际一些,不仅有判断,还有实际动作。
而在老窖跌破150开始大举加仓买入,且越低越买,只是用了这几年的分红,就已经将当初抛出的老窖超额收回(加五粮液和茅台),且未来还会不停买入,且仓位里还有净赚的数百万股神华可供每年分红继续买入。
这些举动都是在将四年前的判断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股权增加),当然,现在说这话还早,如果这个股权在未来是一个一路走下坡路永不恢复的股权,那我也没做到将判断转化为盈利。
关于当初老窖跌到100,散户兄说卖神华买老窖回答:因为我这个分红分两批嘛,神华一个是A股先到了,那个H股是8月21号和老窖一块儿到的。那么这个期间呢,因为白酒还在跌嘛,所以我就卖了一点儿神华H加了一点儿那个老窖,那么现在呢,我等于分红还没用完呢。我分红现在还有xxx万,前两天我不跟你说xxx万吗?已经买了xxx万,还有xxx万,我等这部分卖完了再再买,现在钱还没用完。
2024.09.14——与战术相比,战略赚的才是大钱
我发现,大多数投资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分不清战略和战术的区别,分不清道和术的区别。也就分不清投资中的主次。
其实,在投资中,战略格局或者道是否正确,才是决定投资能否获得成功赚大钱的关键所在。
而战术或者术,仅仅是在执行战略中的技巧,能否锦上添花节省点成本。
比如,我在我认为的老窖或神华低估区域开始分批买入,而不是一次性买入,就是不知底在哪里,分批买入摊低成本的战术。
而当初投资老窖和后来老窖换神华,就属于战略层面。
与战术相比,战略赚的才是大钱。
而大多数投资者他们在当下总是特别关注术的层面。比如,在他们看来:老窖现在100块了,那么之前140,150买的就都是错的。他们总是崇拜那些能买在最低点,跑在最高点的人。
他们陷在细节里面不能自拔,严重干扰了投资战略大方向。
我还用我当初买老窖,和老窖换神华来举例。
几年后,现在大家都在说我当初买老窖英明(也是运气),老窖换神华是神来之笔(其实也是运气)。
而不再有人纠结:你为什么当初25块就开始买老窖了,而不等到它跌到十五块再?或者,你为什么在老窖250就开始跑而不等到300块再跑?为什么神华19块就开始买而不等到它跌到17一次买入?那样多完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节或者战术,早就不重要了。
2024.9.18
在我认为的价值区间内,就要抛开价值,利用市场共识,尽可能低的摊低成本。
散户乙:刚看了下就剩98.93那单没成交,最低98.95。
在我认为的价值区间内,就要抛开价值,利用市场共识,尽可能低的摊低成本。
2024.9.25——股票大涨,又没涨到我该抛的价格,都属无效波动
2024.9.25 大部分人对未来所谓的展望,不过是当下自我感觉的延伸
凡是短期估对了股价底或者顶的人,其实都没脱离术的层面,虽然很博眼球,看似赚了不少,其实,赚的都是小钱。
我希望自己能在战略布局上提早几年布局。这样做,短期看操作很笨拙很傻很莫名其妙,大家都不太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若干年后回头看,越来越觉得当时的操作是正确的,甚至是高明的。这就是战略,赚的是大钱。
2024.9.25——对我来说,今年投资就容易得多
当有人说:今年投资很难。他的意思很可能是说:今年很难赚差价。
当我说:今年投资很难。我的意思是:今年股票都很贵,收益率就太低,拿着现金没什么可买的。
当昨天大涨,很多人高兴时。我的感觉是这样:当前的大涨距离我当下投资预期的回报率差的很远,属于无效波动,这种涨,对我的投资收益没有任何影响(股价涨不涨分红都是一定的)。
唯一对我的影响是:股价涨了,同样的资金买入的股数就少了,减少了每年自由现金流(分红)。
但对我来说从去年底到现在,我把这几年的分红加上今年分红差不多五千万都投出去了。
9月26日
股市复利非常厉害,要抓对大方向,只要大概正确的,时间一久,你赚的钱都不得了,根本没必要纠那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