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萃
重磅推出
的艺术家线下交流活动——
艺术说
,上周六成功举办了第一期!
话说当天上海下了一场十年不遇的大雪,萃花都准备好听一场个人专属讲座了,甚至连到时怎么跟孔达达先生打招呼才能显得不那么尴尬都预演了几遍!
但令萃花感动的是,现场竟然
满!座!
看来,大家对书法都是真爱呀!
当然,还有很多不在上海,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到现场的朋友们,萃花并没有忘记你哦,重点都已经划好了!
火力全开diss当代书法
听完讲座萃花最明显的感触就是,孔达达先生,这
diss起当代书法
来,简直是火力全开呀!
孔达达指出,当代书法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显著弊端:
形式至上与技巧至上
。前者的显著特点是,跟古人相比,虽然拿笔练习的时间少,但人家想得多呀。
所以一张写字的纸也能搞出千百种变化,用花哨的外表来弥补自己书法功力、技巧的不足。而后者呢,可能有点矫枉过正,极其讲究提、按、顿、转等笔法技巧,So,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卖弄技巧。用技巧掩盖因为自身文化、内涵上的不足导致的作品缺乏气韵的问题。
而在气韵生动、形意合一、点线结合、虚实相生、笔墨交融、文采优美这鉴赏书法的六要素中,气韵生动恰恰是第一位的。
中国书法何去何从
中国古代绘画有“文人画”与“院画”之分,院画虽工致,但画师仍被视为“画匠”。可见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书法家个人的文化内涵
才是支撑作品气场和气韵的根本
。否则,所谓“书法家”也只是个“字匠”而已。
所以当代书法家最应该做的,不是用形式夺人眼球、哗众取宠,不是以技巧掩饰问题。(当然技巧也不可少,但不能唯技巧至上)而是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知识量。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孤寂的,所以面对现实社会给予的重重压力,艺术家要耐得住寂寞。
兰亭序可看不可临
除了剖(pao)析(hong)当代书法,孔达达还为到场的书法爱好者们提出了书法练习上的建议。只要谈到中国书法,千古名篇、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总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
但孔达达就成功地……呃……没绕过,不过,他的观点倒是跟萃花认知中的不太一样,在萃花看来,临帖自然就要临最好的。
但孔达达却说,《兰亭序》可看不可临,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在到达顶峰之后都不可学,因为当你无可超越时反而会受其禁锢!(话说,萃花宁愿被禁锢成王羲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