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二胎鄙视链上,生两个儿子的排名可是垫底的,毕竟女儿总是给人“温柔懂事,贴心小棉袄”的印象,可要知道,一个伟大的妈妈,是绝对能够把调皮捣蛋的儿子培养成“小暖男”的。家有男孩的家长,快向这位妈妈讨教讨教吧。
来源 | 大手牵小手
(ID:babyhandinhand)
“暖”的两个层面
前一阵被有个台湾妈妈给女儿写的信,什么“女儿你千万不要随便结婚”刷屏,朋友圈里还有女娃妈实力补刀:“就是呀,我们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女儿,怎么能随便被你欺负”……
我心里好苦啊,说得好像我们养的儿子都是充话费送的一样。
不过,
身为未来要做婆婆的人,我一直觉得,把儿子培养成“暖男”倒是真的很有必要,能体察别人、能换位思考,还要独立有担当。
这样的男生,不仅能开拓自己的人生,也能带给他喜欢的女生幸福。
但什么样的男孩可以称为“暖”?
每个小孩都有撒娇发嗲的时候,这些甜言蜜语不叫暖。我觉得对小男生来说,真正的“暖”分两个层面:
首先他要具备一定的自我行动力。既不过度依赖别人,也能做到不给别人添麻烦。
他先能照顾好自己,才会有多余精力去关注别人。
他要能体察别人、能换位思考、能准确地用言语和行动表示关心。
记得去年的某一天,我跟他聊起是否要生二胎。
他当时是小学二年级,想了想回答:“还是不要生。”
我以为他是觉得我们爱他就够了。
没想到他解释说:“你年纪比较大了,听说这个年龄生孩子,对你的身体会很不好的,对小宝宝的身体也不好,代价太大。”
然后他又马上补充:“当然,如果你愿意生,我也很支持你。毕竟将来我长大了要离开家,不能每天回来看你。要是有两个孩子轮流来看你,你就没那么寂寞了。”
小小年纪的他,在思维上已经学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交代得有理有据非常周全。这,大概就是思维表达上的“暖男”吧。
秘诀只有一个
团子成为一个小暖男,我想来想去,可能秘诀只有一个——
让他从小做家务!
团子从三岁上灶台到六岁就能炒一桌菜,这些图片让朋友们惊叹:这么小的孩子竟然会做饭,简直不可思议。
团子三岁第一次炒鸡蛋
其实这并非难事,任何事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从进厨房打下手开始,剥剥蒜、洗洗菜、削削土豆开始。
再逐步教会他上灶台、切菜、炒菜。
一步步慢慢来,相信他并且给他时间。
如今八岁了,炒菜的动作已经非常熟练
无论中式还是西式,简单的料理都可以做
他烹制的料理不但品相不错,味道也实打实的好哟!
我始终觉得做家务这件事从来不分男女。
这方面我蛮反对“伪女权”的,并不是说以前都是女人做家务,地位得不到保障,现在女性翻身做主人了,就应该换男人“买汰烧”。我也不是出于“方便讨老婆”才让团子学习烧饭做菜。
他们这代孩子将来大多数要出国的,即便不留学也会有更多机会走南闯北,
不管男孩女孩未来都是独立的人,要应该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
如果开车、游泳都被认为是孩子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那么,和温饱息息相关的做饭、家务又怎么能被忽视呢?
还记得曾经刷屏的《番茄炒蛋》吗?
之前看过一个数据调查:中国的男女性别比已经达到了116.9:100,这意味着在未来20年里,平均每年处于结婚年龄的男性要比女性多出120万人。从目前的趋势看,年轻人对婚姻的期望越来越低,愿意结婚的人越来越少。
男性与其做一个“靠老婆伺候”的美梦,不如现实点学会伺候自己。
嗯,作为一个未来的婆婆,心态要摆正,要摆正。
挫折训练
不好意思,继续做家务这件事举例子,因为男生尤其要进行挫折训练,而做家务真的是很好的锻炼方式。
说到烧菜做饭,经常有家长问我:“不怕孩子受伤吗?”、“不怕他被火烧到吗?”、“怎么敢让他拿刀?”
确实,大家担心的问题我都担心过。而且,我和团子都是胆小鬼。
但我始终坚信一点:
让孩子远离伤害的方法,就是让他充分掌握,而不是逃避。
比如
用刀这件事,要从他三岁帮厨开始说起。
我们会安排他做简单的削土豆皮、削胡萝卜皮,用的就是简单的削皮刨。
刚开始手把手地教,真的很累,要不断按着他的手告诉他怎么转土豆、怎么用力,怎么防止划到手上,远远不如我自己削得快。这样慢慢练多了,他也能削得又快又好,所以
要耐心,一定有这么一个过程。
找不到削土豆的照片了,这是团子三岁帮着剥大蒜的照片,这些简单的帮厨都是三四岁孩子可以做到的。
到6岁左右,我们发觉他的臂力和控制力进步很多,于是试着教他切菜。同样,刚开始慢,要反复演示左手手指弯曲的动作,然后帮他把东扭西歪的菜刀调整好。讲真,看着都提心吊胆的。
但是不用过度担心,只要先教他保护自己的正确方法,再进一步要求切得速度和质量,就能减少受伤的几率。
同时我们也会告诉他,所有的大厨都有伤口,就像一个好将军一定有伤疤一样,
从精神上增强他面对小伤小痛的抗压力。
如今他切菜已经比较熟练了,但只要他拿着菜刀,我的眼睛就不会离开他,隐形的保护还是很重要。
教孩子做家务,一定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但是,孩子的学习能力比我们想象的更强,你要选择的就是保持耐心和信任他。一定要抱着一个信念,就是——
教会他,你就解放了。
其实大多数小孩对家务是很有好奇的,但是大人通常不信任他们,觉得小孩子哪里做得来,这样慢慢孩子自己都会觉得自己做不来,不需要做。
我恰恰相反,总是尽量教他做,不遗余力地夸他,毫不掩饰地感谢他,他的成就感爆棚,自然觉得做家务像打通关一样好玩。(这样我们就有时间刷手机喝咖啡了~~)
教对一个男孩
可能保护一群人
对男孩而言,妈妈就是女人的范本,妈妈是什么样的女人,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他怎么看待女人。
我有时会在他面前适当地示弱,让他来照顾我,保护我,如果他做到了,我会非常开心地表示感谢,赞扬他是个值得信赖的人。如果他没顾及到我,我就会跟他诉苦,说说我为什么不开心了。
有时候和团爸会产生矛盾,我也会跟团子诉说我的真实想法,为什么生气,爸爸哪句话让我伤心了,要是他能换个怎么样的说法多好。
渐渐的,他就开始了解女人在想什么,和男人、和他有什么不一样。
在这些方面,我没把自己当妈妈,而是像好朋友一样的知无不言。
还有一些小细节,比如要给女生让路,要让女生先上下电梯。
之前因为发生三原色的事,我就热点写了篇稿子,也因此查阅了性侵报告数据,采访了一些小时候遇到过性侵的真实案例。让我比较感触的是,性侵女性的男罪犯中,18岁以下的比例非常高。
这些男孩未必是坏人,但他们把愚昧和欲望同时发泄到了更小的女孩身上。
因此我觉得,防止女性被侵害的根本,除了教女孩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
教育男孩,让他们了解正确的性观念,学会处理和释放自己青春期的骚动,学会尊重女孩、保护女孩。
教对一个女孩只能保护一个人,教对一个男孩可能能保护一群人。
聊天
建立平等视角
聚会时有朋友家长说,为什么同样年龄,我们家孩子话还说不清,你们团子已经可以很顺畅地对谈了,而且语言很有逻辑。
仔细想一下,一部分来自先天,他开口比较早,很小就能准确用词。另外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后天的平等交流。
我眼中的平等交流不是“大人降低身段和思维”去说小孩子的话,而是“把孩子当成
“平等思维能力的人”
去沟通。
大概5岁开始,我发现他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思考力和判断诉求了,换句话说,就是不那么“听话”了。
这绝不是坏事,相反,这是非常好的让他学习表达、培养价值观的时机。
我之前试过一些教育达人的方法,比如:孩子放学回家后问他在学校开不开心呀?发生了什么呀?再模仿一下老师或者同学。
说实话,试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套在团子身上完全没用。或许是他不知道怎么描述吧,总之答案总是很简短,也没兴趣持续聊下去,嗯嗯啊啊的就打发了我。
于是我换了一种方式——
先主动跟他谈谈我的工作。
如果他睡前还有点空闲,我会躺下来和他聊天:“最近我工作上遇到一些烦心事呢。”他问:“怎么啦?”
我慢慢描述最近在做什么、需要达到什么目标、我遇到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困难、现在的进展如何,以及我为什么烦恼和烦恼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