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行圈
投行圈是您身边垂手可得的互联网投资银行!助您创业、展业、传业;助您创富、聚富、传富!【温馨提示】本系统展示的信息并不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调研心得  ·  万亿巨佬暴涨! ·  4 天前  
投行小兵  ·  2024年IPO处罚案例分析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行圈

一事一修行,一步一人生

投行圈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05-17 16:17

正文

曾看过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文字与声音的结合诠释,让我对“匠心”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一种倔强的坚持。同时给我震撼一击的是匠人身上那种致命的气质:坐得住、有耐心、不将就,追求的绝不是差不多,亦或基本可以,而是完美、寻找真我的人生价值和品格。

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在其《专业主义》一书中倡导:在21世纪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已无处退缩。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跨越国界,胜利者与失败者的区分变得更为清晰,唯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兼备的专家才能在全球化经济社会站稳脚跟。(引用)

曾国藩亦如是教育子孙后代:一事一修行,一步一人生。

这都是告诉我们:匠人之所以能打动人心,靠的不是侃侃而谈,而是长年累月始终如一的尽职尽责。


(一)从“大我”谈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中演变成“世界工厂”。当下,中国迎来了作为朝阳产业的互联网+的创业大潮,促使中国走向一条新的经济探索之路。那么,在这漫漫长路里,中国凭何能屹立于世界舞台?

万科集团的创始人,王石先生曾在演讲中提到:“中国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都缺少一种东西,就是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本身在中国就有,但是我们缺失了”。在他看来,“应该让一种新的文化——东西文化的结合往前走”。西方专业主义的坚持,中国匠人精神的倔强,便是王石先生提及的新文化内涵,也是我们的立业之本。

只是,在人心浮躁的现今社会,在利益驱动下,我们很多人忘了初心,失去真我。所以,各类黑天鹅、山寨、假冒伪劣等事件层出不穷,都成为当下中国最具特色的民生新闻。相较于日本,他们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有位经常去日本出差和购物的朋友,每每提及日本这个国家,总是称赞日本的卫生环境特别干净、工人认真效率高,并且街上卖的饮料都非常新鲜。

或许可以说,领悟了“匠心”,才能领悟日本绝大多数企业,甚至是日本这个国家的做事之道。也可以说,企业和创业者的“匠心”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比净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都更加重要。

当然,华为——堪称“中国的iphone”,28年来,一如既往地坚持以“科技创新、严格品质”制造国货。从深圳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厂房,走到如今全球通信业第一。正是因为华为的专注和坚持,才渐渐让它成为极少数的屹立于世界舞台而被世界所熟悉的的中国制造。这,便是中国匠心的代表。

这种对于匠心的坚守,是古老中国的传承,也是我们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底子,我们不能丢!

(二)从“小我”做起

依稀记得小时候,家乡的小路上会想起弹棉花、磨剪刀等的吆喝叫卖声。

模糊记得弹棉花的是一对中年夫妻,一声声、一下下,到处是棉花絮在阳光里飞舞起来又飘落的样子。如今,压在身上厚重而又温暖的棉被早已被轻薄保暖的蚕丝被所替代,似乎再也没有见过弹棉花的工艺了。

最近有则新闻:千年徽墨濒临失传。这家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徽墨厂有100多人,员工年龄都已经偏大,尽管熟练工月薪可达五六千元,但依然很难吸引年轻人加入。

千年徽墨,正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除了徽墨工作对技术有要求,进入工厂需要培训好几年,最重要的原因是,徽墨制作工作不仅脏,味道难闻,而且是个力气活,年轻人都不愿意干。

回头看看我们自己,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又渐渐失去了什么?

我们失去的是“心”:本心和痴心。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里,那些文物修复师们正是因为能保持自己的本心,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修复精密的钟表,可能一坐就是半天、一天,要慢慢地让装饰盘上每一个翅膀、每一处关节动起来;修复漆器,每一滴漆都得在深夜去山里亲手采集;丝织品要亲自缂丝,女子不能涂香水、化妆,保持最本真的状态,用肉眼去调节每一点色差;面对陶器、青铜器,一点点的调色、上釉,做旧如旧,点滴也马虎不得;书画作品复原,拉起薄如蝉翼的纸张,稍有不慎就可能毁掉一幅无价之宝……年复一年地做着这样的工作,纪录片里的修复师们个个却是性子温和、耐心、平和……真的非常难得和感动,仿佛可以看到中国人祖辈的生活态度:倾注时间、精力、痴心,换得情怀和真我的风骨。

前不久,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如是说:匠心,早已走出手工匠的范畴,成为各个领域里追求专业和极致的代名词。

所以,只要拥有一种纯粹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匠人。不只是专注、认真,更重要的是痴迷。

看完纪录片后,结合自身数年来的工作心得,我亦对匠心的职业精神做了分解和总结,期望自己以后可以做得更好:

第一,专注,并坚持。这一点是指集中精力,并持之以恒的做好每一件事的态度。平凡的工作岗位,也会成就不平凡的你、我、他。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王津老师,日复一日的进行着重复的、机械的修复钟表工作。在这不知不觉中,他的技艺已成为国之工匠,并成为文物传承的贡献者之一,何等有意思。

第二,谦恭、懂自省。这一点是指踏实、认真、求真务实的职业品格和职业精神。现实生活中,越是能力强的人,越是低调。有篇文章曾提及,在一定程度上,看一个人缺少什么,在乎什么,就看他/她喜欢炫耀和张扬什么。真正的大成者,从不炫耀,因为他们不需要。

第三,痴迷、且入魂。这一点是指我们要将觉得不得不干的事情转化成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情。只有喜欢和感兴趣,我们才会越来越专心,越来越享受专心制作出的工作成果和拥有满满的幸福及成就感。带着痴迷,才能让我们的精神更加充实,心志更加坚定和成熟,人格更加饱满。

当我们满心热忱的去工作的时候,我们就拥了有一颗开放的心,多了宽容心去看待问题,甚至看待别人的错误和自己的不足。如果,我们带着无奈、悲切和不愿意,在工作中,不得不对抗自己的情绪,度日如年,满心的不舒服。这时候,哪里还有什么认真、细致、周全,更没有办法调动自己的智慧。

放下包袱,接受辛劳工作(或很难应付的事情)是我们的使命,喜悦的工作、喜欢的应付视作我们的本分,这时候工作将和参禅一样,也能充满快乐,而这片天与地都将属于我们自己。

最弱小的人,只要集中力量于一点,也能得到好结果。相反,最强大的人,如果将力量分散到许多杂务上,也会一事无成。

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坚持,我们需慢慢踏出脚步。蚂蚁要如何吃掉大象?当然是一次吃一口。

总之,专注是一个习惯,只要习惯养成了,自然就会对工作专注了。成功就是,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一事一修行,一步一人生。相信我们,可以做到。

二零一七年五月十七日

之所以想在投行圈周年之际抒发对“匠心”二字的感受,恰恰源自投行工作本身的艰辛性和长周期性的特色,更需要我们拥有这种精神,去坚持,直至走出新的洞天。——新未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我在故宫修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