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回阳光
打造健康幸福人生,重拾生命之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提醒】今天起,可以查分了→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最新】故意杀人案,警方悬赏缉凶!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迎春花开了!附近很多地方都有,你看过了吗? ·  2 天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2 天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回阳光

90岁济公养生秘笈:吃素,运动,弘扬真善美

重回阳光  · 公众号  ·  · 2024-05-28 05:08

正文

温馨提示

投稿请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不忘初心,恢复正常,身心健康。


90岁济公养生秘笈:吃素,运动,弘扬真善美


当谈起游本昌时,大家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位和尚的形象,他身穿破烂袈裟,手里拿着一把扇子,嘴里哼唱着歌谣。


济公的形象深入人心,即便过了多年观众依然印象深刻。 我国拍摄了多个版本的《济公》电视剧,最为经典的要数游本昌老师饰演的济公,他就是观众心中的“活佛”。

说起来他和寺庙还是很有缘分的,曾经有人说 他命里有大劫,想要化解灾难只能去寺庙待几年。 于是小小年纪的游本昌便去了寺庙生活,长大后才离开了那个地方。

长大后的游本昌成为了一名演员,出演过很多影视作品,直到出演济公一角,才真正大火。





低调的“戏剧人生”



1956年,游本昌以全五分(每门功课都是满分)的成绩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央实验话剧院当话剧演员。1980年,他在话剧《一仆二主》中,凭借“仆人”这一角色,获得了文化部授予的表演一等奖。



▲话剧《一仆二主》剧照



三十年低调认真,迎来“济公”



1982年,一批外国哑剧大师来到中国。次年,爱好哑剧的游本昌搞了一台自己的哑剧晚会,这台晚会给他带来了转机。那年底,晚会搬到上海演,剧场经理起初比较担忧,认为有声的戏票都卖不动,更不要提哑剧了。谁知,票一开售,一个半小时内全部卖完,原定3场的演出增加到11场。


轰动一时的游本昌由此进入了正在筹拍《济公》的上海电视台的视野。


三十年间认认真真塑造79个“小人物”后,游本昌终于迎来了“大人物”,经典的济公形象诞生了。对此游本昌解释说,“正是前面对小角色的举轻若重,才有了对济公的举重若轻。”


▲《济公》剧照




演员的使命,促成《济公游记》

“当时在一个华侨宴会上,一个老华侨对我说,游先生我们特别感谢你。我们的下一代都是英文教育长大的,看了你演的济公,才知道我们中国有这么优秀的文化遗产,这么好的戏。通过电视剧,他们开始注重了亲情,孝义,做善事,中国传统美德对他们开始有了影响。”



正是这次对话,使游本昌感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感,让他知道自己的观众不止在国内,全世界当时八千多万华侨都是自己服务的对象。用他的话说,“我对于演员的使命感一下子确认下来了。”


1991年,游本昌随文化部艺术团去往西藏,参加西藏解放四十周年的大庆。


“演出完了之后,我还没脱衣服呢,工作人员说后台有两个藏族小朋友等着你签名,等了好半天了,结果他们给我献了一条用自己所有的零钱买的小哈达。当时在藏区,藏语版的《济公》刚放完,那两个小朋友说,就六集吗?我们还想看。在我接受了这个哈达,听了两个藏族小朋友的愿望之后,我就决定一定要拍续集。藏族小同胞代表了全国各族的观众嘛,因为我当时演出时,在朝鲜族地区、蒙古族地区、新疆地区也都受欢迎。”


其后游本昌投资拍摄了20集《济公游记》,从1991年一直做到1996年,1998年开始在全国187个电视台播出,当时正值《天龙八部》等武侠剧热播之际,但《济公游记》还是争得了一席之地。


▲《济公游记》剧照

“学佛就要学周总理,为人民服务”

在游本昌的观念里,学佛没有那么深奥,活着的人,济世为公,就是活佛。而在他所接触过的人中,周恩来总理无疑就是他心中的佛。


1956年,游本昌就到了北京实验话剧团,当时剧团的总导演是孙维世,其父孙炳文是周总理的早期战友,全家都牺牲了,总理于是把她收为义女,所以每场戏总理都会都来看。



“我亲眼目睹了周总理的风范,他跟台上所有的演员握手,眼睛看着你,很认真的握手,不是赏你三根手指头。所以我们从他那里感受到一种亲切的教导,感受到平等。有时候演员坐在前头,总理站在后头跟我们合影。有时候看侧边还有人,拍不了照了,羡慕的看着拍照的人。总理坐下了又起来,主动过去跟人家握手。这些东西都是模范啊,一点架子都没有。所以我们多年来也没有一点架子,架子都是臭的。我认为学佛学什么?就要学周恩来总理,始终带一个像章:为人民服务。”



游本昌毫不掩饰自己对周总理的景仰。

“周总理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始终是那身制服,那双皮鞋,我都亲眼见过的。他那么平易近人,所有的工资都是拿来救济烈士的子女,没有一分钱的存款。所以在他死后联合国为他降半旗致哀,这是没有过先例的。在我心里,像总理这样纯净的人,像毛主席夸手术台上的白求恩,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即使他不是宗教界人士,有那颗善心,他就是大觉悟者,就是佛。”





短期出家,“斩去三千烦恼丝”




2009年,游本昌在大觉寺短期出家,那次剃度之后,他便不再蓄发。“这样省事儿,斩去三千烦恼丝嘛。”游本昌说完哈哈一笑。


走进游老的家,见他迎面走出屋来,79岁的老人,并无老态,腿脚利索,声音洪亮。在采访的过程中,说到兴起处时常手舞足蹈,笑声爽朗,依稀间恍惚有济公的影子,自由快乐。因此有媒体称他为“老顽童”,他毫不介怀,反而幽默地说,“这样叫也可以啊,我年纪虽然大了,但心态还很年轻,我也是80后啊,明年不就80岁了吗。”





游氏健身法——动、素食



游本昌注重运动和养生,甚至自创了一套“游氏健身法”,谈起养生之道,他认为就是一个字——动。因此天天运动是游本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


“每天活动每天练,这个身体要保持,虽然是个臭皮囊,但它就是你的舟啊,你要坐着它到达彼岸,彼岸是什么,就是我的理想和目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也是一个演员的基本功,很多演员松懈了,但是我还一直保持着硬朗的身体,随时准备着投入新的演艺事业。”


研究佛教多年的游本昌坚持吃素, 他说佛家给人一种良好的心态,所谓“济公”就是“周济为公”,这和我们共产主义的理念是一致的。“所以我既能演好济公,也能演好列宁。”


家中有几个孙辈绕膝为乐的游本昌如今热衷儿童戏剧事业,他说和孩子们在一起的人心态总是年轻的。


游本昌说听音乐也对健康有好处,而且要兼容并包,广泛吸收营养,他挚爱贝多芬的《命运》,也是杰克逊、梅艳芳的支持者,而中国各种传统戏曲同样令他着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