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y 董嘉怡
从拉萨到当雄需要160公里的路程44元的车票,这里不仅仅只有美丽的纳木错,扎根于此的还有中国最著名的地热发电。
那就在西藏羊八井镇。羊八井地热位于拉萨市西北90公里的当雄县境内。过去,这里是一块绿草如茵的牧场,从地下汩汩冒出的热水奔流不息、热汽日夜蒸腾。而今天,这里有规模宏大的喷泉与间歇喷泉、温泉、热泉、沸泉、热水湖等,地热田面积达17.1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已探明的最大高温地热湿蒸汽田,这里的地热水温度保持在47℃左右,是我国大陆开发的第一个湿蒸汽田,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热发电站。
注意:这不是一篇游记,而是一篇正儿八经的科普文!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
地热发电实际上就是把地下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能量转变过程。
地热发电主要划分为地热蒸汽、地下热水、联合循环和地下热岩四种发电方式。
平时,我们经常会看到燃煤电厂高高大大烟囱,路边看上去像是装饰的风力发电机,以及家家户户房顶的光伏发电板。目前因为政策的大力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已经普遍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大家又知不知道地热发电也是一个潜力股,它虽然做不到完全取代燃煤发电,但是对新能源发展却有着重大意义。地热既能发电,又能供暖,对治理雾霾,大气污染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持续稳定高效供电的方面,地热发电更是尖子生。
据了解,地热发电至今有接近百年的历史,在美国、菲律宾等国家普及率可是不低。在中国,地热能这个概念对于大家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地热发电事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然而时间已经过去40年了,除了文章开篇的西藏羊八井地热发电外,中国的地热发电事业一直得不到突破性进展。这里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仔细数一下。
据了解,开采地热井的造价颇高,如果按照2千多米的钻井深度,每口井的造价成本为500万人民币左右。如果国家没有大力投入资本,仅靠企业的力量是无法满足开采的需求。再者,中国目前还没有对全国适宜发电的地热资源做过摸底,地热资源禀赋的特殊性决定了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落地生根。
但是换个思路来看,地热发电的成本非常低廉,它的电力价格不取决于任何的化石燃料,这就决定了如果建成后,地热发电的收入将是比较稳定的。但是万事开头难,政策的到位将对地热发电起步有着决定性作用。
自1977年建成西藏羊八井地热发电后,国家在地热开发利用上基本不再投入,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也停止了相关的地热资源勘查与评价工作,这使得我国的地热发电事业停滞不前。
根据网上的资料显示:目前地源热泵还存在着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壁垒。鉴于空气源热泵和燃气、燃煤供热技术较为成熟,相较于这些传统供暖形式的便利性,地源热泵还得考虑普通的供暖空调技术与钻井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利用。另外,由于钻井费用或能占到整个系统初始投资的30%以上,再加上安装维护费用较高,这些因素均使得部分投资者们仍然不敢放开投入。而目前的市场,特别是9号文的出台,电改后,电网的普及,电力往往供过于求,地热发电靠市场拉动是不现实的。
地热能也是清洁能源中的一员,可是为什么会对环境有影响?归根到底,我们还是回归到技术问题,地热能是地球“土生土长”的,也是可再生的。但是如果开发不当,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比如过量抽取地下热水,会造成地面沉降的发生。
总而言之,妨碍地热发展的主要有三座大山:政策的不到位、人才的缺乏、技术的瓶颈。
但是,近年的地热能仿佛迎来了新生,忽然变得备受瞩目。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国土资源部共同印发
《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
,这是中国出台的第一份地热发展五年规划。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地热能供热(冷)面积要达到16亿平方米,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30兆瓦,总利用量7000万吨标准煤,其中,地热能供热利用量4000万吨标准煤。
虽然大多数的文章都指出 “十三五”已过去近两年,地热发展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新建地热发电装机容量530兆瓦的规划至今还没有得到实质性落实。
但是1月13日,一则《云南瑞丽:分布式地热发电项目试验成功》的新闻,让大家知道技术正日渐成熟。
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的地美特瑞丽地热发电站内,分布式地热发电集装箱组项目一期工程全部四台发电设备发电试验成功,机组生产过程中设备各项参数正常,状态控制良好。分布式地热发电集装箱组项目是瑞丽市根据当地地热资源丰富的特点引进的新能源项目。这一地热发电项目建设完成后,装机容量可达10兆瓦。
国家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地热能完全可以担起重任,就目前的发展基础而言,到2020年完成或者部分完成530兆瓦装机容量的发展目标估计主要依靠分布式地热发电。再者,云南瑞丽的分布式地热发电具备一定的可复制性,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发展是具有非常好的推广势头,潜力非常大。对于地热发电来讲,这将是一条必走的康庄大道。
如果回归到人民的日常生活,最近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茶余饭后是北方地方清洁供暖的话题,2018 年 1月 8 日,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发布
《关于加快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促进北方采暖地区燃煤减量替代的通知》
,《通知》要求,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等北方采暖地区为重点,到 2020 年,浅层地热能在供热领域得到有效应用,应用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在替代民用散煤供热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到时是不是可以真正让人体会到屋子暖暖,天空蓝蓝呢?
所以在2020年以前,地热能任务繁重,它要完成的目标虽然很多,但是这条路正逐渐明朗起来。
除了国内政策的发力外,在最近的2年时间里,一些有地热能开发能力的企业在国内地热能开发难以打开局面时,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将目光放到了海外市场上。2016年8月, A股上市公司
开山股份
投资并落地了印尼地热项目,随着储备地热资源的陆续开发,开山股份的营收也在走高。同时,国家的优惠政策也很给力,开山股份可谓是任重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