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体记忆中,法国国家铁路公司(SNCF)此次罢工很容易使人想起1995年秋季的大罢工。那次大罢工使法国陷入瘫痪长达一个多月,并把所有受阻而无法上班的人都以“不在场罢工”(grève par procuration)的名义算进了运动之中。
回顾一下当时的背景:时任总理的阿兰·朱佩提出了一项社会保险体系(Sécurité sociale)的改革计划,并辅以其他的一些措施,包括使民意火上浇油的铁路工人养老金改革计划。当时被称为“朱佩计划”的这些措施得到了相当广泛的支持,并受到法国劳工民主联盟(CFDT)的欢迎,但针对国家铁路公司的专门措施却引发了一场甚为壮观的罢工运动。
当时,一些知识分子和社团负责人对社会保险体系的改革表示了支持,他们认为这是一项根本性的改革,可以确保社会保险体系长久的资金来源并巩固共同分担的原则(principes de solidarité)。而作为回应,以皮埃尔·布迪厄为首的另一些知识分子则发起了一个支持罢工运动的号召,号召将罢工描述为一场超越了单纯的集团利益、代表着不亚于“共和国最普遍的已得权利”(les acquis les plus universels de la République)的社会运动。
经过一个月的激烈冲突,政府放弃了铁路工人的养老金改革,而社会保险体系改革则获得通过。而几年后,在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解散国民议会后,利昂内尔·若斯潘(Lionel Jospin)带领左翼重新执政,他们保留并深化了这一改革。
这场冲突后,一道深刻的裂痕一直留在左翼中:一派是改良派,他们首先顾虑的是要重建一个能适应当代挑战的福利国家;另一派是“运动派”,他们迫不及待地欢迎所有社会抗争,将其视作一个广泛的集体斗争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的,这一派的特征就是拒绝一切的工会主义和“教授极左”(gauchisme de la chaire)的联盟,前者的各路代表包括总工会、团结工盟,工人力量也时常在其中;而后者则充当了许多学者的政治指南。
这一派常常借用“共和派主权主义”(souverainiste républicaine)的论调,他们最辉煌的胜利就是2005年欧盟宪法公投中否决方的胜出,这一胜利的取得,离不开来自国民阵线(Front national)的右翼主权主义的贡献。而支持欧盟宪法的改良派则遭遇了失败,这一失败开启了欧洲理念退潮的漫长时期,直到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当选,这一时期可能才算终结。
不可能的“斗争汇合”
左翼这两派的对峙会在3月22日重新上演吗?不太可能的。从当时到现在,两派争论中的诸多因素以及力量对比都已发生改变。运动派左翼从未能将社会抗争转化为政治主张,2017年4月,“不屈法国”(la France insoumise)的失败就是明证,他们受困于共和派主权主义者与不可能实现的“斗争汇合”(convergence des luttes)的倡导者之间的紧张关系。而改良派左翼也难以在当权者的倡议中看到他们所呼吁的宏大改革蓝图,当权者似乎认为在团结、社会公正和现代化的效率追求之间的调和难以实现。
此外,工会的情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人力量明确地放弃了拒绝一切的战线,而在过去十多年中他们一直是这条战线的推动者之一;而法国劳工民主联盟则表现出许多不耐烦的迹象,因为政府总是顽固地忽视他们的友好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