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欧罗万象EuroScope
热门的欧洲政治新闻,冷门的欧洲政治常识,直击2017欧洲各国大选,观察欧洲社会走向。关于欧洲政治的一切,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应急管理  ·  生产再忙,安全不忘,这几类企业尤其要注意! ·  13 小时前  
哔哩哔哩  ·  30秒,教你手绘敖丙 ·  昨天  
哔哩哔哩  ·  网购一座桥,是一种什么体验? ·  昨天  
哔哩哔哩  ·  用300天从零制作游戏,最后上架Steam ·  2 天前  
知识星球精选  ·  小编节后已下岗,本文完全由DeepSeek生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欧罗万象EuroScope

法国铁路工人罢工——1995年的重演?| 欧罗万象·法国

欧罗万象EuroScope  · 公众号  ·  · 2018-04-11 19:16

正文


本文删减版曾发表在澎湃。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自网络。



导言:宋迈克


2018年3月22日开始的铁路工人及公务员的罢工与示威是马克龙上任以来的第二波社会运动高峰。2017年9月,反对劳动法改革的抗议运动因为声势有限,没有赢得明显的民意支持,加上左翼力量的分裂,未能阻碍政府通过法令改革(réforme par ordonnance)的方式完成了对法国劳动法向“弹性保障”(Flexisécurité)方向的改造。而如今,工会力量与左翼政党再次试图发动大规模社会运动,以迫使政府在公务员改革和国家铁路公司改革上做出让步。


自由化改革与大规模抗议、罢工的对立,让人回想起1995年的法国:“坚定不移”(droit dans ses bottes)的总理朱佩最终在规模空前的抗议声浪中撤回了部分改革措施。而在当年那场社会运动中,从工会到左翼知识分子都陷入了分裂。在各大工会中,总工会(CGT)到工人力量(FO)到团结工盟(SUD)都积极号召动员抗议,而法国劳工民主联盟(CFDT)则延续了改良派传统,没有加入抗争。在知识界,以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为首的一些知识分子支持抗争,呼吁保护公共服务,停止自由化改革;而罗桑瓦隆(Pierre Rosanvallon)、朱利亚尔(Jacques Julliard)等另一些知识分子则采取了改良派立场,支持改革福利国家,反对强硬冲突。


当前正在展开的抗议是否能和1995年的社会运动相提并论?为了回顾和对比,《世界报》同时刊登了1995年时立场相对的两位知识分子对当下抗议的评论。历史学家臧加里尼-富尔奈勒(Michelle Zancarini-Fournel)回忆了1995年的社会运动中工会力量和知识分子内部发生的分裂,认为这种分裂体现的是“由市场开放与生产体系转型所决定的经济逻辑”和“扎根于历史中、体现在员工身上的社会逻辑”之间的对立。她认为,今天的罢工行动“又让这段回忆重现”,各方诉求汇合成一股强大社会运动的可能不能排除。而哲学家罗曼(Joël Roman)则认为,如今的情形已经与1995年大不相同,政治格局的重组、社会利益的分化都使得“运动派”左翼“带着阴谋论的口吻谴责一个幻想出的新自由主义”的说辞失去了市场。马克龙政府虽然也面临重重挑战,但仍握有主动权,而这部分左翼所幻想的“斗争汇合”不可能实现。


“1995年铁路工人罢工的记忆重新涌现”

历史学家米歇尔·臧加里尼-富尔奈勒是当时一份反对朱佩计划的宣言的签署人之一。在《世界报》的评论文章里,她回顾了1995年的罢工。当时,布迪厄、工人力量和法国总工会站在一边,而与法国劳工民主联盟立场接近的“改良派”知识分子站在另一边。

原文« Le souvenir de la grève des cheminots de 1995 resurgit »,2018年3月22日发表于《世界报》(Le Monde)


作者:米歇尔·臧加里尼-富尔奈勒(Michelle Zancarini-Fournel),里昂第一大学当代史教授。《克利俄——女性、性别、历史》杂志(CLIO, Femmes, Genre, Histoire)主编,著有《斗争与梦想——1685年至今法国的平民史》(Les Luttes et les Rêves. Une histoire populaire de la France de 1685 à nos jours, La Découverte, 2016)


翻译:杜卿

校对:宋迈克


里昂火车站,1995年12月12日:聚集了数十万人的大游行结束时,皮埃尔·布迪厄发表了演讲。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这一演讲属于“知识分子的抵抗武器”。这里的知识分子,指的是布迪厄想要扮演的“集体知识分子”(intellectuel collectif),与萨特式的介入型知识分子或米歇尔·福柯提出的特殊知识分子(intellectuel spécifique)不尽相同。


1995年11月24日至12月16日,1968年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后,法国经历了一场规模甚大的社会冲突。它针对的是总理阿兰·朱佩于11月15日发布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退休制度的改革计划,它的焦点是如何对待几个特别退休金账户(国家铁路公司、巴黎大众运输公司、法国邮政等)这一富有争议的问题。正是这一点引发了公有机构员工的激烈反应,其中,铁路员工首当其冲。计划中的改革瞄准的,正是他们的特殊退休制度。


这个问题导致了工会运动的分裂:一方是由妮科尔·诺塔(Nicole Notat)领导的法国劳工民主联盟,他们支持改革;另一方是总工会与工人力量,他们维护现有的社会保险和退休制度。这场社会运动规模庞大,获得了民意支持,显出法国人对这套诞生于二战解放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钟爱。在法国全境,有数十万人参与罢工,两百万人参与游行,动员规模可谓巨大。无论在各地区的中心城市还是在中型城市,这场社会运动都有多路游行队伍共同参与。


为了获得更多的教学与研究资源,学生(以罢课和占领学校为方式)的抗争在公共机构员工的罢工之前便开始了,随后与后者同时进行。也不能忘记1995年11月25日的那次游行——3万名不同年龄层的男女老少为捍卫堕胎自由而聚集在一起,当时多数党派某些议员的行动威胁到了这一自由。这次游行事实上成了对政府行动的总体抗议。


值得思索的范例


1995年11至12月,两种逻辑在互相较量:由市场开放与生产体系转型所决定的经济逻辑,以及扎根于历史中、体现在员工身上的社会逻辑。知识分子群体分裂了:一边是《精神》杂志、保罗·利科——关于他,布迪厄曾说:“这位哲学家在12月10日的《星期天日报》上称,他惊异地发现了‘在对世界的理性理解’——他明确地说道,朱佩就是这种理性理解的化身——‘与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之间的鸿沟’、圣西门基金(la Fondation Saint-Simon)与法国劳工民主联盟的领导层,他们支持改革;另一边则是布迪厄发起号召,支持罢工。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和他的学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作为民族国家的核心架构,公共服务被视为是抵御全球化与经济自由主义的破坏性效果的唯一壁垒。1995年的示威者们呼唤共和国,就是在呼唤对福利国家模式的一种想象、一种已经成为历史的局部认知。


为维系(铁路员工、马赛有轨列车员工、电信行业员工的)特别身份与退休制度所进行的抗争把一些社会群体的特殊利益与维护公共服务这一整体利益联系起来。这或许解释了为何私有机构员工在当时支持罢工,而1993年巴拉迪尔改革(réforme Balladur)时工会并未作出反应,尽管1995年交通行业的罢工给出行带来了很大困难。

1995年12月15日,在三周的罢工之后,铁路员工决定复工,而复工的依据是社团主义式的:国家铁路公司的退休金账户和社会保险账户得以保留,而国家和国家铁路公司联合计划(译者注:contrat de plan Etat-SNCF,计划停运大量亏损线路)也被取消。而社会保险改革则在12月底通过法令(ordonnance)的方式得以完成。阿兰·朱佩撤回了他的福利国家改革方案,这次投降让政府的支持率下降,而这最终体现在1997年的选举中。


1996年1月9日可被视作运动结束的日子。这一天,马赛有轨列车员工的运动获得了标志性的胜利:罢工者为年轻的、新加入公司的员工争取到了同等的身份。


如今,这一范例值得思索。1995年时,平时在维护轨道时使用的红色火炬照亮了的铁路员工大罢工,它被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如今,国家铁路公司的运动又让这段回忆重现。今天的运动能否将其他诉求——比如医院和老年人看护机构(Ehpad)员工们的诉求——凝聚在一起呢?


“各种不满的叠加并不构成一场‘社会运动’”

哲学家约埃勒·罗曼认为,1995年的大罢工再现的可能性很小。


原文« L’addition de mécontentements ne fait pas un “mouvement social” »,2018年3月22日发表于《世界报》(Le Monde)


作者:约埃勒·罗曼(Joël Roman),哲学家,《精神》(Esprit)杂志编委会成员。他是当年支持法国劳工民主联盟(CFDT)立场的宣言《支持深度改革社会保险体制》(Pour une réforme de fond de la Sécurité sociale)的作者之一。


翻译:清鹿

校对:宋迈克


在集体记忆中,法国国家铁路公司(SNCF)此次罢工很容易使人想起1995年秋季的大罢工。那次大罢工使法国陷入瘫痪长达一个多月,并把所有受阻而无法上班的人都以“不在场罢工”(grève par procuration)的名义算进了运动之中。


回顾一下当时的背景:时任总理的阿兰·朱佩提出了一项社会保险体系(Sécurité sociale)的改革计划,并辅以其他的一些措施,包括使民意火上浇油的铁路工人养老金改革计划。当时被称为“朱佩计划”的这些措施得到了相当广泛的支持,并受到法国劳工民主联盟(CFDT)的欢迎,但针对国家铁路公司的专门措施却引发了一场甚为壮观的罢工运动。


当时,一些知识分子和社团负责人对社会保险体系的改革表示了支持,他们认为这是一项根本性的改革,可以确保社会保险体系长久的资金来源并巩固共同分担的原则(principes de solidarité)。而作为回应,以皮埃尔·布迪厄为首的另一些知识分子则发起了一个支持罢工运动的号召,号召将罢工描述为一场超越了单纯的集团利益、代表着不亚于“共和国最普遍的已得权利”(les acquis les plus universels de la République)的社会运动。


经过一个月的激烈冲突,政府放弃了铁路工人的养老金改革,而社会保险体系改革则获得通过。而几年后,在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解散国民议会后,利昂内尔·若斯潘(Lionel Jospin)带领左翼重新执政,他们保留并深化了这一改革。


这场冲突后,一道深刻的裂痕一直留在左翼中:一派是改良派,他们首先顾虑的是要重建一个能适应当代挑战的福利国家;另一派是“运动派”,他们迫不及待地欢迎所有社会抗争,将其视作一个广泛的集体斗争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的,这一派的特征就是拒绝一切的工会主义和“教授极左”(gauchisme de la chaire)的联盟,前者的各路代表包括总工会、团结工盟,工人力量也时常在其中;而后者则充当了许多学者的政治指南。


这一派常常借用“共和派主权主义”(souverainiste républicaine)的论调,他们最辉煌的胜利就是2005年欧盟宪法公投中否决方的胜出,这一胜利的取得,离不开来自国民阵线(Front national)的右翼主权主义的贡献。而支持欧盟宪法的改良派则遭遇了失败,这一失败开启了欧洲理念退潮的漫长时期,直到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当选,这一时期可能才算终结。


不可能的“斗争汇合”


左翼这两派的对峙会在3月22日重新上演吗?不太可能的。从当时到现在,两派争论中的诸多因素以及力量对比都已发生改变。运动派左翼从未能将社会抗争转化为政治主张,2017年4月,“不屈法国”(la France insoumise)的失败就是明证,他们受困于共和派主权主义者与不可能实现的“斗争汇合”(convergence des luttes)的倡导者之间的紧张关系。而改良派左翼也难以在当权者的倡议中看到他们所呼吁的宏大改革蓝图,当权者似乎认为在团结、社会公正和现代化的效率追求之间的调和难以实现。


此外,工会的情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人力量明确地放弃了拒绝一切的战线,而在过去十多年中他们一直是这条战线的推动者之一;而法国劳工民主联盟则表现出许多不耐烦的迹象,因为政府总是顽固地忽视他们的友好示意。


法国三大工会领导人:工人力量的马伊(Jean-Claude Mailly,左一)、法国劳工民主联盟的贝尔热(Laurent Berger、中)、总工会的马蒂奈兹(Philippe Martinez)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