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晒爱思PsyEyes
教心理学的唐映红老师个人专栏号。以心理学为基础诠释世间万象。只要有人,就有江湖;只要是江湖事,无不可用心理学来诠释、解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易职说  ·  忘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这两个字 ·  3 天前  
简单心理  ·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等别人主动?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晒爱思PsyEyes

人性 | 在不道德的社会,屈原无法独善其身

晒爱思PsyEyes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5-30 23:17

正文


HQ&A170530



  今天端午节,也是一年一度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日子。尽管端午节并非起源于屈原投江,但因为他的投江从此端午有了更丰富的意蕴。他在《离骚》中所叹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后人们因此缅怀他忧怀天下苍生的高洁,端午以为祭。


  传说中,屈原因为与当时的楚国现实有着难以调解的冲突,因而以死明志。从心理学角度,一个人与环境长期不适应而有着持续的冲突,往往反映了他心理健康上存在某些问题。那么,像屈原这样与楚国国情有着难以调和的冲突,是否也应该视为有心理健康问题呢?


  在解答这个问题前,必须要先澄清一个概念,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与是否应当做某些事,没有必然关系。前者是健康问题,后者是权利问题。


  仅仅从屈原被放逐后与渔父的问答所述,他与身处的情境存在明显的冲突与不适应。根据心理健康的一般性定义,“适应环境”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指标。当个体与环境之间存在冲突或不适应,都可能损害其心理健康。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甫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都可能需要一段与环境的适应磨合期,这时个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某些不适应因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不适应的因素会逐渐消弭。这种情形下,不能认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但如果我们与环境之间并非因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而是因价值观、生活方式、态度,等人格特质性因素导致冲突和不适应,那么就可能损害个体的心理健康。


  例如,过于极端的观念和态度,以及不合时宜的举止行为,都可能与环境格格不入。如果个体从与环境的冲突中及时调整观念、行为,那么就不是问题。但如果其偏狭的观念和不合时宜的行为源自人格特质性因素,那么,冲突就可能难以消弭,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就会有明显的影响。屈原对渔父所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其实反映的就应该是一种特质性的冲突,他不认同环境中他人普遍持有的观念、行为规范。那么,这种情形下,持续的冲突必然会损害屈原的心理健康。


  同时,屈原最终的投江自杀,也反映了他心理的焦虑和抑郁可能已经达到严重的程度。尽管,从道德情怀和文化伦理的角度,人们倾向于美化和诗意化屈原的自杀,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任何个体出现自杀行为,都绝不可能是心理健康的反映。无论观念性自杀还是情绪性自杀,都往往反映为某种心理的问题,甚至疾病。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个体与环境冲突反映了某种心理健康的问题,但“适应环境”本身不能反推就是心理健康的指标。当一个社会环境表现出不道德、扭曲、反人性的特点时,适应那样的环境肯定不能认为是心理健康的;而与之发生冲突或不适,也同样会损及心理健康。换言之,在一个不道德、反人性的社会环境中,个体无论表现出怎样的环境适应水平,都难言“心理健康”。屈原在一个不道德的楚国,他无法独善其身。


  对普通人而言,渔父歌曰“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可能更能反映一种与环境的妥协适应,尽管不够积极,但至少能合理化情境,减少情绪困扰和极端化的行为。



苹果手机专用扫码,谢谢!

2017-05-30

-------------------------------

(近期文章消失?可以去目录中的“来读禁书”或“去读禁书”中找找,没发出的文章,也在那里。)


推荐

坐谈风月(ID:psyeyes2)。本师另一个专谈两性话题的公号,撰写和发表中国最好的爱情心理学和性心理学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