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细菌,广泛存在于人类的肠道中,是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然而某些种类的大肠杆菌对任何动物具有病原性,严重时甚至致命。近期在德国就暴发了一起大肠杆菌致多人生病死亡的事件。
据
foodsafetynews.com
的消息,近期在德国发生了一次致病性大肠杆菌
O157
暴发事件。致病菌被认为可能来自肉或者肉馅产品,已导致
30
人患病,
1
人死亡。此次食源性疾病暴发主要是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
O157
产生的志贺氏毒素导致,最近一次确认发病的时间为
4
月
13
日。
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
14
个样本中分理处了大肠杆菌
O157
,患病者有男有女,年龄跨度从
1
岁到
36
岁,主要是柏林及德国西北地区的居民。在确诊病例中,已有
13
例发展为溶血性尿毒症,部分病患正在医院进行重症监护。
此案例中发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
O157
菌株目前尚未在其他欧洲国家发现过。根据敏斯特大学和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疫情调查,患病者的共同食物列表包括肉馅(猪肉和牛肉)、维也纳热狗香肠和酸奶布丁等。根据对照试验,肉制品似乎是致病菌的主要来源。
此次疫情是德国
2002
年以来发生的最严重事件之一,致病菌株的影响力也非常大,已经持续了
4
个多月,而且仍可能导致更多人患病。德国的健康和食品安全部门正在努力寻找事件的源头,但截至目前并没有有效成果。
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 coli
)通常被称为大肠杆菌,是
Escherich
在
1885
年发现的,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
E.coli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
0.5×1
~
3
微米。周生
鞭毛
,能运动,无
芽孢
。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几乎占粪便干重的
1/3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
肠道菌群
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
致病菌
。直到
20
世纪
中叶
,才认识到一些特殊
血清型
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
病原性
,尤其对
婴儿
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
败血症
,它是一种普通的
原核生物
,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
6
类: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
EPEC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ETEC
)、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
(
EIEC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
EHEC
)、肠黏附性大肠杆菌(
EAEC
)和弥散粘附性大肠杆菌
(DAEC).
。大肠杆菌属于
革兰氏阴性细菌
(
G-
)。(摘自百科资料)
其中对人类健康影响比较大的一种,也是上面案例中提到的,就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HEC
)了。大肠杆菌
O157
:
H7
血清型
属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自
1982
年在美国首先发现以来,包括中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报道,且日见增加。
日本
近年来因食物污染该菌导致的数起大暴发,格外
引人注目
。在
美国
和
加拿大
通常分离的
肠道
致病菌中,目前它已排在第二或第三位。大肠杆菌
O 157
:
H7
引起肠出血性
腹泻
,约
2%
~
7%
的病人会发展成
溶血
性尿毒综合征,儿童与
老人
最容易出现后一种情况。
致病性大肠杆菌
通过
污染
饮水、食品、娱乐水体引起疾病暴发流行,病情严重者,可危及
生命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传播,目前尚未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导致广泛传播的证据。
大肠杆菌
O157:H7
主要通过食用污染的食物向人类传播,例如生的或未煮熟的碎肉制品和生鲜奶。受粪便污染的水和其它食物以及食物制备期间的交叉污染
(
与牛肉和其它肉制品、受污染的板面和厨房用具
)
也将导致感染。
导致
O157:H7
大肠杆菌疫情的食物包括未煮熟的汉堡包、风干肠、未施行巴氏消毒的新鲜压榨苹果酒、酸奶、由生鲜奶制作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