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昊
著有《大国诸城》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战略
公众号
ID
:
Luotianhao99
罗天昊国与城
进博盛会,开放普惠。
国家领袖曾宣布,中国的发展要造福全球,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未来
15
年将进口
40
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震惊世界。
美好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远非全部。
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社会管理升级,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同时,中国男多女少,性别比例严重失衡,未来更需要在两大软性领域加大引进力度。
广开国门,引进更多全球人才;
富强繁荣,吸引更多全球女性。
简言之,中国急需发动两大全球战役:
抢人才,抢姑娘。
(
1
)抢人才:先争取华人归国,再争取国外人才
中国正处于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的关键时期,需要大批人才,且急需实现人才升级。
为此,国家设立了移民局,其中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引进国外高端人才。
当下国内抢人大战,如火如荼,但是,这更象是窝里横。中国更需去国外抢人才。
美国成为全球领袖,某种程度上在于其成为全球人才最大流入地。二战期间,欧洲强国人才不停流向美国,爱因斯坦就是这个时期从德国移民美国。和平时期,全球各地人才都流向美国,美国因此成为最大的全球人才收割机。
中国能否也能像美国一样,成为全球顶尖人才收割机?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此前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之中,虽然近年增速略回落,但年均
6%
以上的增速,在全球人口过亿、疆域过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国中,仍数一数二。广泛的机会,安定的社会,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逐步增大。
海外抢人才,两步。一是吸引海外华人回来,二是吸引其它国家人才来中国。
近年来,中国出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生归国潮,截至
2017
年底,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
313.2
万人,其中
2017
年回国
48.09
万人。而改革初期的
1978
年,归国人员仅几百人。增长几千倍。据相关统计,大约每
7
名海外留学生中,就有
6
人回国,而在十年前,只有一人回国,局势完全逆转。中国出现历史上罕见的人才回流潮。
归国海外人才,曾对中国的历史进程,造成了巨大影响。
近现代归国留学人才代表
(自然科学工作人员)
这些理工科留学归国人员,使中国的科技实力加速了数十年,是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功臣。
近现代归国留学人才代表
(社会组织工作人员)
这些从事社会工作的归国人员,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功臣。
当下,国家推动了
“千人计划”,各地也开展了引进海外归国人员的高潮。杭州成为海外人才净流入率第一城,这里不仅民营资本发达,拥有阿里巴巴和网易等新兴企业,还有中国最为财雄势大的民营西湖大学。武汉、郑州、成都等城市在抢人大战中,也成绩显赫。
据美国方面统计,中国大陆出生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在美人数为
12.4
万,占全美博士学位移民的
16.4
%,居第一位,在其它国家的也不少。
去年中国已经成立了移民局,未来,应该对海外高技术人才,实行更为宽松的政策。
第二步,是华人之外更广泛的群体。
第
16
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发布了
“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前十名为上海、北京、合肥、青岛、深圳、杭州、苏州、成都、南京、广州。
中国已经在
2016
年加入了全球移民组织,希望能吸引越来越多国际人才加盟。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国家兴盛,是留守者和海外归国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就本土人才而言,中国逐步实现了诺贝尔奖的突破,但屠呦呦老年才获得诺奖,是喜剧也是悲剧。当下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全球第一,优势巨大。希望未来更多喜剧。
海归的孙逸仙创立民国,做成了千古大事。
从未留过学,留守的毛润之同样雄霸天下。
重点不在于海外海内。
关键:舍得奋斗终身吗?敢于誓死力拼吗?
留住本土人才,吸引海外华人,引进外国人才,三管齐下,不可偏废。
引进海外人才,但也要
用好和善待本土人才,这是根基。
具体政策建议:
推出华人卡,
海外回归博士以上学历可以永久居住。
同时,特别强调
善待本土人才。
废除户籍管制,让人才自由安定。
(
2
)吸引女性移民:东南亚为主,兼顾欧美
智者谋于未来。
从表面看,中国还有部分大城市房价狂飙,似乎青年过剩,但是,不能只看眼前,不用十年,中国将成为一个青年奇缺的国度。
长期推行的计生政策,致使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
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
0-14
岁人口占人口总量的
33.6%
,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下降到
16.60%
,不到三十年竟降低一半以上。儿童少,老人多,中国已成全球最大老人之国。人口结构畸形。
2010
年,罗天昊即预见到中国迟早要暴露人口的问题,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呼吁中国开放计生。
致力于推动中国废除一胎化政策,但是,中国青年既受高房价之压迫,又无适度社会福利托底,内外交困,鉴于此,
罗天昊从
2012
年起,就呼吁奖励二胎。
还有第三步。
应急之策,是在废除计生并奖励生育的同时,适度开放移民。以东南亚为主,女性为主。
中国不仅总体青年少,而且男女不平衡。男多女少。
2018
年末,中国男性人口
71351
万,女性人口
68187
万,男女比例为
104.64
:
100
,男性比女性多出
3164
万。
人口大省多广东,男性比女性多
500
万以上。
连吸引巨量女性就业和生活的直辖市,都无法避免男多女少。盛产美女的重庆也是男性略多。天津更是重灾区,男性比女性多出
100
万。
吸引移民两大重点。一是文化和种族,
东南亚长期受中国文化影响,同文同种,不会引起信仰和文化危机。二是性别结构,以女性为重点。
2018
年,中国人均
GDP
大约为
9608
美元。基本达到全球中等水平,在亚洲仅低于日韩和文莱、新加坡等极少数国家。但是相对东南亚多数国家比较优势明显,收入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全面领先。
部分东南亚国家
2018
年人均
GDP
移民具备梯度性,中国处于全球节点位置。中国比欧美落后,比东南亚多数地方发达,对于东南亚青年来说,暂时不能去欧美,中国也应该是不错的选择。菲律宾女佣进入中国,只是东南亚女性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开始,高潮尚未来临。
同时,
数据也支持,东南亚青年移民,应该以女性为主。
东南亚“中华文化圈”六国女性比例(
2016
年)
(六国女性普遍占比超过
50%
以上,女多男少)
越南、老挝,缅甸等国,不仅与中国人文接近,而且女性多于男性,是亚洲著名的女儿国。
在高峰期,女性比男性多出数百万以上,近年越南新一代男女比例逐步平衡,当下女性仍比男性多出
100
万左右。
缅甸也是女多男少。
2014
年的人口普查,缅甸男女比例为
93
:
100
。
5000
万总人口中,女性人口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