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下班,市里突然通知让提前送明天下午会议上的材料,只能赶快在办公室打印装订。
去办公室领打印纸时,果不其然,负责后勤的老郑按点下班回家了。
想着让办公室主任老高把人叫回来,老高也聪明,直接把自己打印机让了出来,让我随便用。
打印着材料和老高聊起来老郑现在的神仙日子,羡慕不已。
老郑现在只管单位后勤,说白了就是采买和发放。
每天上班到点来,下班到点去。
再也没有开会、写材料、打请示、做报告这种事儿去劳心费神。
特别是又重新拾起来写作的爱好,自己运营个了订阅号,每月收入不菲。并且,还帮好几个单位弄公众号,人脉广泛。
想着当年小郑的意气风发到现在变成老郑的无欲无求,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老郑比我俩来单位早的多,有赖于原局长慧眼识人才,专门从基层遴选中挑出来的,是公务员队伍里精英中的精英。
用当年领导的原话就是那种“提笔能写、开口能说、遇事能办”的全能复合型,并且记忆力惊人、外观出众、精力旺盛,完全符合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并且那些年还有一条“上摊能喝”。点此加群
老郑当年不仅是工作上的佼佼者,也更是老局长眼中的“红人”,局里还专门为他设出来一个科室,帮他解决了正科问题。
他也很争气,不仅工作上兢兢业业,经常加班加点,屡屡斩获省级、国家级的荣誉;还很会做人,与同事、领导关系处的非常好,并且与外单位交际很多,人脉宽广,是所有人都看好的潜力股,大家一致认为他跟处级领导干部就差一个机会了。
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接连二次提拔名单里都没有他的名字。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被提拔的这些同事们,论工作实绩、论个人能力、论理论水平确实都不如他。
并且随着一直力挺他的老局长退休后,局里向组织部干部推荐动议名单里,也渐渐没了他的名字。
听单位的老人说,当年他也闹过,甚至还专门跑到组织部去问过。
但所有人的提拔程序、原由都合理合规,至于为什么不提拔他,谁也解释不清楚,更也没有必要向他解释。
慢慢地,老郑自己也开始反思,付出和努力只收获了一张张荣誉证书,值得吗?
结果,他在遭受到自认为的不公平后,争权夺利的心也渐渐弱了下来。
先是向局党组申请“改非”,即退出领导干部序列。
再是申请去边缘科室工作,不参与单位的中心工作和市里的重点工作。
最后是走上了彻底躺平的道路--不再加班加点、不再承担重点工作、不再积极去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点此加群
终于将自己的重心从干好业务工作转到了过好自己的生活。
局领导当然不同意,想了很多办法,试图重新激发他的斗志、唤起他的野心,但没有人成功。